影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2019-12-23杨永刚薛靓靓
杨永刚 薛靓靓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自身思维的培养和提升。课后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和教学的补充,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一直是影响学生掌握相关数学概念的重要因素。教师怎样设计一份高效、合理、吸引学生的课后作业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实践,对于影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因素做出一些分析探讨,望广大业界同仁加以斧正。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因素分析
课后作业对于教师教学效果的巩固是十分明显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是较为复杂的,在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理解情况来布置作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课堂教学知识点以及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并且,课后作业还有着提升学生解题效率和锻炼学生解题技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起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三个因素对于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影响较大。
一、作业布置的层次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就是面对知识接受能力、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能力和习惯都不尽相同的学生,但是传统的作业布置往往会“大帮哄”的作业布置,教师仅统一布置作业,这就让各方面能力都不相同的学生很难对数学作业产生动力。由此可见,作业布置的层次性是影响作业有效性的首要因素。
首先笔者会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数学基础较好并且具有一定数学思维的学生,B层次为数学基础一般但是能够跟上课堂进度的学生,C层次为数学基础较差也缺乏数学兴趣的学生。然后笔者在进行作业的布置过程中,会针对A层次布置一些提升性的题目,锻炼A层次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针对B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基础强化类的题目,强化B层次学生的数学思维;针对C层次的学生,笔者会布置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夯实C层次学生的数学基础。这样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作业布置,不仅极大地增加了作业的有效性,还满足了素质教育要求的差异性教学。
二、作业布置的开放性
开放性不仅仅是素质教育对于高中课堂的要求,更是对于课后作业布置的要求,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布置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还会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很大的提升。高中阶段是夯实学生、完善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当结合现阶段的高考命题趋势来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通过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不仅仅能够培养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在日常作业中适应高考试题,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数学问题的分析。
笔者在课后作业的设计过程中,会遵循则开放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基于高考试卷题目设计特点的基础来对学生进行考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根据自身整体所学的知识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还能够让学生在举一反三的问题练习过程中充分训练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和答题能力。笔者还会根据学生指定的知识点内容来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多元化、多角度的课后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还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三、作业布置的适量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依旧采取的是“题海战术”。大部分教师认为作业布置是多多益善的,学生做题时熟能生巧的。殊不知,这种作业布置的形式不仅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也会讓学生对于完成数学作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最终很难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研究表明,学生的成绩是与作业布置的数量成正态分布的,由此可见作业布置的适量性也是影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是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知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大量的作业布置只不过是让学生重复一个又一个的运算操作,但是仅仅依靠这些运算操作达到深入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过度的训练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形成固定思维,还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笔者在进行作业的布置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业布置,将数学作业控制在一个较为适合的范围内,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作业接受度的提升,还能够提升教师课后作业的质量,减少简单重复的计算练习,达到精炼、精讲、精通的目的。
总之,课后作业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高质量的作业布置更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对于课后作业有效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一基础上提升自身的作业布置有效性,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余万军.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7.
[2]张正玉.高中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提效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7.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高一数学课后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8]GHB2890)系列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