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步之遥

2019-12-23张正耀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狂野对付冲突

张正耀

上午第四节课正在进行中,我突然发现隔壁班的小 Z同学从教室里冲了出来,脸涨得通红,手里还拿着一份什么材料。一会儿看到他的班主任也冲了出来,在后面大声吼着,直觉告诉我,他又与班主任干上了。我快步走出去,在行政楼下拦住了他。他一边抹着泪水,一边哭诉着说要去找校长“告状”,请校长“评理”,请校长为他主持公道,并要把班主任几年来对学生所做的“坏事”全部揭发出来。我谎称校长出差了,有什么事请先跟我说。我是他的语文老师,平时他和我的交往也比较多,我说话他是信的。

原来他手里拿的是一份“毕业生登记表”,已经被撕扯得不成样子了。班主任在布置填写表格时,有的地方他没有听清楚,结果填错了,想换一张新表,但班主任不同意,说“责任自负”,并严厉批评他:“为什么不认真听讲?”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争执了起来。班主任一怒之下,当即把他的表格扯破了。

小 Z与班主任的冲突已经不止一次了,好多次我都充当了“和事佬”的角色,但效果并不明显。他曾经被罚站过,被拳打脚踢过,被勒令“回家反省”过,每一次都闹得不可收拾,甚至也曾惊动校长出面干预。这一方面是因为班主任太年轻,脾气暴躁,火气很旺,眼里揉不得沙子,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有效的方法,更谈不上什么教育的技巧,所以经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不断。另一方面是這位学生性格非常倔强,典型的“服软不服硬”,认识和思考问题比较简单,思想自由,说话随便,做事容易冲动,公然表示对班主任的不满,甚至到了公开对立的程度。

其实他身上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肯吃苦,爱劳动,生活非常节俭,集体荣誉观念强,有很强的上进心,情商比较高,喜欢写诗,爱琢磨人生问题,也很爱“做梦”。班主任却看不到这些,一心要学生“低头”和“臣服”,所以冲突就不可避免了。近三年里,我是一直担心小 Z能不能完成学业,顺利毕业的,经过无数次的调和,总算快毕业了,但我还是没有想到都临近高考了,他和班主任之间的积怨却这么深。

很明显,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思想认识是偏激的,思维方式是偏颇的,行为方式也是有偏差的。在他眼里,学生俨然成了“敌人”。学生一旦犯错,哪怕是很小的错误,也是不能容忍的,必须“残酷斗争,无情打击”。问题是,在某种语言和行为的淫威之下,学生对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真的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在用简单与粗暴的手段进行“镇压”之下的学生,是否就能成了老师心目中的“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如果离开了宽容与理解,失去了欣赏与赞美,没有了机智与委婉,那么年轻的生命就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当学生对老师缺乏敬重、信赖、仰慕之情时,又怎么有师生间的和谐、合作、伙伴关系?

作为班主任,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要与一颗年轻而狂野的心斤斤计较呢?如果学生的为人品性、心智发展、认知水平、行事能力都已经达到老师所认为的程度了,那老师还能做什么呢?年轻就会“气盛”,就会狂热、狂妄、狂躁甚至狂暴;年轻就会容易冲动,且不计后果;就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会做出冒犯准则、藐视尊严的事情。让年轻远离幼稚甚至野蛮,让年轻变得成熟而富有理性,让年轻永远成为向上的力量之源,让狂野之心得以宁静而安详,这是一种堪称伟大的事情。但如果我们试图用狂暴对付狂野,用怒斥对付急躁,用报复对待睚眦,用强制对付不服,那不是很可笑吗?

伟大与可笑,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猜你喜欢

狂野对付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夜里的光
冲突管理
Choker风尚
玩趣纹样
我们俩
恐龙怎么对付干旱?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美日韩碰头商讨对付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