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空间站位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2019-12-23陈正红吴均媛余忠香袁冬菊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床护士长病区

陈正红, 王 蓓, 吴均媛, 余忠香, 吴 乔, 袁冬菊, 张 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1. 护理部; 2. 泌尿外科; 3. 骨伤科; 4. 手术室; 5. 妇产科, 江苏 南京, 210028)

手术后患者转运是指各种大中型手术后患者经过躯体手术处理,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了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在手术室和院内各个外科病区之间的必要转运交接过程。该阶段的患者基本处于需要一级护理甚至更高级护理的危重症时期,患者的交接转运是诊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监护、治疗、护理的过程[1]。院内交接转运易导致手术后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如跌倒、意外拔管、循环、呼吸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甚至出现窒息、心跳骤停等[2]。为了保证手术后患者安全,2019年医院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术后交接转运相关的不良事件,通过根本原因分析,以循证护理和空间管理为原理,制订患者手术后在手术室、病区单元间运转交接的不同场景下交接双方护理人员所在空间方位,以及责任分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8月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手术;②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患者;③择期手术患者。排除标准:①除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以外科室的手术患者;②局部浸润麻醉或静脉基础麻醉患者;③急诊手术患者。共纳入150例患者,其中骨科手术患者4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50例,泌尿科手术患者3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30例。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此外,医院手术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共310人。

1.2 方法

对照组沿用普通模式交接患者,研究组采用护理人员空间站位管理模式交接患者。

1.2.1 成立护理质控小组

由大外科护士长、骨科病区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室护士及科室总带教组成。小组成员均具备10年以上外科护理经验,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其中,大外科护士长为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和质量标准的把控;手术室护士长和骨科病区护士长负责梳理患者手术后交接转运中转运方和接收方护理人员的站位确认、职责分工和相关培训;手术室护士及科室总带教负责落实、记录和评价。

1.2.2 专项培训与考核

检索国内外患者转运指南[3],以情景培训的方式,对全院护士长、护理骨干、护理专项组长实施1~2次“护理人员空间站位管理”培训。由骨科病区护士长负责,和手术室护士长共同设计手术后交接情景,手术室护士及科室总带教承担其中一个角色并完成演练全过程。演练完成后,参与的全体人员积极讨论,分析不足,将最终确定的规范标准用于科室培训。大外科护士长、骨科病区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针对全院培训结果,随机抽查2~3个科室,根据转入前准备、转入护理、转入后处理内容制作专项考核表单,完善评分标准。

1.2.3 运送过程中场景划分和护理人员站位及履行职责

1.2.3.1 患者手术复苏后由手术室到外科病房阶段: ①参与人员: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外勤人员。②配备用物:专用手术患者转运床及相关配套床上用物,必要时配备急救护理箱,配备物品包括简易呼吸器、张口器、皮肤消毒液、棉签、22-24G静脉留置针、250 mL生理盐水1袋、肾上腺素(1 mg×1支);③护理人员站位点和职责:手术室护士站于患者头侧,确认手术患者转运床两边护栏抬起到位,约束带固定患者胸部,做好患者保暖。确保输液通道、引流管在位和畅通。确保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预防术后躁动。手术室外勤人员站在患者脚侧,确认急救护理箱、患者病历在固定妥当后,确保运送中无破损。手术室护士和外勤人员共同推送转运床,保证运送途中的患者安全。

1.2.3.2 患者由手术室护士护送至患者病床阶段: ①参与人员:管床护士。②配备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输液架(或输液挂架)、过床易、全麻护理篮(包括电极片、引流袋、固定魔术贴、胶布、纸巾);③护理人员站位点和职责:手术室护士继续站于患者头侧,协助外勤师傅将手术转运床推至病床边。放下转运床对侧护栏,并将转运床与病床靠拢。取下转运床上输液袋悬挂于病床边的输液架上,确保输液装置在位完好。检查患者引流管在位情况并妥善固定。患者移送至病床过程中,应保持头部固定,并密切观察呼吸状况。患者移送病床成功后应立刻拉起近侧病床护栏,与病房护士完成患者病情交接。病房护士站在转运床和病床对侧,提前安置好心电监护仪和连接吸氧装置。转运床和病床边缘靠拢后放置过床易,与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患者引流管在位和固定情况。发送搬运患者主导口令,保证患者移动中的安全。患者移送病床成功后,立刻拉起病床护栏并确保病床护栏在位,与手术室护士完成患者病情交接。手术室外勤人员站于患者足部,保持转运床相关用物、急救护理箱、患者病历在位。协助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借助过床易移动患者。确认患者病床护栏拉起后及时撤离转运床。

1.2.4 关键点梳理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室护士及时通知病区,做好患者入室接收准备。病区办公室护士接到手术室电话,立即通知管床护士做好患者回室的治疗用物和环境准备。患者运送至病区后,管床护士立刻承担主导角色,负责现场指挥。患者安全运送至病床上,护理交接内容包括切口、管道、皮肤,以及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进程是否顺利。

1.3 观察指标

1.3.1 转入护理质量标准

从转入前准备、转入护理、转入后处理3个方面对专科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每个方面5个项目,每个项目20分,满分100分。考核设合格(≥80分)、基本合格(70~79分)与不合格(<70分)3个等次,合格中分优秀(≥90分)和良好(80~89分),对每例患者均在转入前准备、转入护理、转入后处理进行3次评价,计算3次护理工作质量的平均分值。

1.3.2 护理交接时间和医护满意度

护理交接时间由手术室护士(固定3位手术室护士负责转运)承担。本研究实施过程中手术室护士佩戴计时器,从到达转运病区护士站开始计时,直至与病房护士交接完成后为止,每次及时做好记录。

医护满意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针对手术患者所在交接科室的医生、护士展开,调查内容包括交班内容的全面性、病情重点、管道管理、书写规范、语言表达。每方面10个问题,按很好(10分)、好(8分)、较好(6分)、一般(4分)、差(2分)进行评价,满分100分。总分越高,表示效果越满意。满意度调查表在每月随机考核时发放,当场收回,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计算交班内容每个方面的均分。调查项目齐全、无空项的答卷为有效问卷。计算交班内容每个方面的平均效果合格率。该问卷信、效度经检验均大于0.7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转入护理质量评价

研究组转入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2组护理交接时间和医护满意度评价

研究组护理交接平均时长(13.50±1.50) min, 短于对照组的(17.50±2.5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医护满意度评价方面,观察组术后交班内容的全面性、病情重点、管道管理、病历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2组转入护理质量对比 分

表2 2组医护满意度评价 分

3 讨论

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明确指出应“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强调规范的交接班的重要性。日常护理交接班基础核心内容包括每个班次的交接、危重患者交接、患者转运交接等,如何真正地落实交接班工作,全面践行患者安全目标,需要医护人员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加强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多的护理管理者将精细化管理融入护理管理之中,与其相关的社会科学、物理学、工程学等理论与护理干预效果的相关性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学者的关注。空间管理的概念是指在是设施管理中,为使组织所拥有的空间得以有效而经济的利益,通过合理安排,整合人力、资源、技术、进程等使之达到最优的利用效率。空间管理最重要的是进行空间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医学领域,空间管理最先应用于医生手术站位管理,从而有序高效地保证各类手术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中将空间管理融入手术后患者入病区的交接转运过程,尤其针对护理人员的站位空间进行了规范,配合方位格局下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岗位职责的落实,旨在提高护理交接质量和患者转运安全。结果显示,研究组转入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交接平均时长(13.50±1.50) min, 短于对照组的(17.50±2.5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实施护理人员空间站位管理,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之间的满意度。表2显示,医护满意度评价方面,观察组术后交班内容的全面性、病情重点、管道管理、病历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传统的交接班护理中要求交接患者病情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专科情况、管道、皮肤、静脉通路及用药等。护理人员年轻化是目前各个医院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护理管理者期望通过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缩短年轻护士的培养周期,促进护士的成长。空间站位管理方法的引进,就是将工程学理论与护理管理学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在护士空间站位管理中链接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真正实现在“在其位,谋其政”的工作方略。这样的管理模式,无疑起到护士实践工作中的“拐杖效应”,护士根据患者运送过程中不同的场景实施不同的站位,依照不同的站位践行不同的护理工作任务,在进行人力重组和责任重组过程中,以团队的方式开展工作,从而确保各项护理交接工作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4-5]。护理质量的提升,首先得到的是护理的合作伙伴—医疗团队的认可,同时,护理人员也在成长中感悟到自身的岗位价值和职业认同感,护理相关满意度也随之提高[6-7]。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空间站位管理作为医院手术室和病房单元交接中较为理想的管理方法,在院内得到了积极推广。医院同期还完善了一整套手术室和病房交接规范。期望在今后能结合相关理论和管理思路,更多地将空间管理思维融入护理管理的各个层面,为推动护理管理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

猜你喜欢

病床护士长病区
等 你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2088年的病床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