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输注英夫利西单抗的护理体会
2019-12-23王守丽
曹 慧, 王守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 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可伴有营养不良、贫血等,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1-2]。克罗恩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因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易反复发作,有终身复发的倾向[3]。英夫利西单抗为人鼠嵌合IgG1单克隆抗体,可特异地结合可溶性和膜结合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 从而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4]。英夫利西单抗是首个经FDA批准用于治疗克罗恩病的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药物[5]。科室在2017年9月—2019年8月共对164位患者进行了524次英夫利西单抗的输注,发生不良反应4次,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输注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克罗恩病患者输注英夫利西单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4例克罗恩病患者中男122例,女42例;年龄15~50岁;病程5个月~10年零2个月。每次输注前,均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使用。推荐剂量为5 mg/kg,诱导期治疗间隔周期为:0、2、6周分别应用此药,使用3次后,每隔8周进行1次药液输注。效果良好则继续维持治疗,若效果降低,可抽血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调整治疗方案,根据医嘱缩短间隔周期或加大药量继续治疗。
共对164位患者进行了524次英夫利西单抗的输注,发生不良反应4次。输注过程中大腿内侧、前胸、后背分别出现荨麻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调慢滴速后未见好转,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及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后症状缓解,给予40 mL/h滴速缓慢将药液输注完毕。其余患者输注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设置生物制剂输注室
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患者通常表现为体抗力低下、易感染。科室设置了专门供炎症性肠病患者输注英夫利西单抗的生物制剂输注室。在常规清洁的基础上,每天对输注室进行空气消毒2 h,确保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输注环境,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
2.2 专职输注护士培训
选取从事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进行规范化操作流程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为患者输注药物。定期组织学习,采用PPT教学、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晨间提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对英夫利西单抗药物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以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该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观察要点。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全面践行“十个一”护理服务理念。
2.3 建立患者微信输注群
炎症性肠病患者需要提前告知专职输注护士自己输注的时间。专职护士做好登记工作,并在输注前1 d电话通知患者确认有无床位。专职输注护士根据每位患者输注的时间合理安排患者入院的时间。专职输注护士也可以通过微信群为患者进行答疑解惑,提升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
2.4 药品的管理
2.4.1 药品的储存: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生物制剂,规格为100 mg/支,该药品为白色固体,需要在2~8 ℃低温避光干燥保存,禁忌冷冻。
2.4.2 药物的配置: ①配置药物前,检查药物、药瓶是否完好无损,在有效期内方可配置。②配置药液时应使用21号(0.8 mm)或直径更小针头的注射器抽取10 mL灭菌注射用水,沿药瓶壁利用药瓶自身的负压缓慢注入,并轻轻旋转药瓶,禁止摇晃,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切勿用暴力等外力注入灭菌注射用水。静置5min后,从0.9%生理盐水250 mL药瓶中抽取与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等量的液体弃去,将溶解好的药液加至该液体中方可使用。③药液溶解后,观察药液是否为乳白色或淡黄色,若溶液中出现不明物质、变色等现象,应严禁使用。
2.4.3 药物的性质: 英夫利西单抗不含防腐剂,一旦溶解,需在配置好以后3 h内使用,以减少污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2.4.4 药物的配伍: 英夫利西单抗不宜与其他药物一起输注,静脉输注时应单独静脉通道输注,输注前后应用0.9%生理盐水冲管。
2.5 输注流程管理
2.5.1 输注前管理: 每次输注的前1 d,应完善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检查,排除患者处于感染期等情况。第2天接到医生下达的医嘱后,遵医嘱实施床边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确认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各种炎症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后可配置药液。
2.5.2 输注时管理: ①选择专用可调节滴速输液器连接无菌、无热源、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孔径≤1.2um)输液装置。②选择粗直、弹性好的双上肢血管,用7号钢针进行穿刺。先用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排气和冲洗,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需要制动。③输注英夫利西单抗前,应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缓慢推注,5~10 min后换上配置好的英夫利西单抗药液进行输注,并备好抢救药物[6]。④输注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注的滴速,总输注时间应≥2 h,应用专门设计的输注表(表1)进行调节。⑤将输注过程完整记录在医院内科护理记录单续页上,每隔30 min详细记录患者整个输注过程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记录时间≥4 h。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及时根据医嘱处理。
表1 英夫利西单抗输注单
2.5.3 输注后管理: 药液输注结束后,患者常规卧床观察2 h,若无不良反应,可办理出院手续,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2.6 输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6.1 轻度输液反应: 患者可出现皮疹、瘙痒、低热、血压轻度上升等症状[7]。对于轻度输液反应者,一般减慢滴速至10 mL/h后可缓解,每10 min监测生命体征1次,观察20 min。若症状未缓解,可遵医嘱给予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若症状缓解,可逐渐重新调速至20 mL/h、40ml/h、80ml/h,每15 min调节1次。患者可以耐受,则继续输注至完毕。
2.6.2 重度输液反应: 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显著升高或降低等临床表现[7]。患者若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皮条,立即实施抢救。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准确、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给予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必要时吸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备好各种抢救药物。
2.7 患者管理
2.7.1 心理护理: ①克罗恩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容易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8]。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的主诉,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②该药为进口药品,价格昂贵,护理人员配置好药液后将空瓶留存备用,以便患者查看。③该药是一种生物制剂,应用该药物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初次使用该药的患者可能会担心疗效及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药物治疗原理,确保积极配合治疗。④对于长期多次使用该药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药效降低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变得焦虑、抑郁。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及时告知主管医生,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2.7.2 预防感染: 应用英夫利西单抗后会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易诱发感染[9]。用药期间,患者应避免去人流量较大、空气浑浊的地方,避免接触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必要时佩戴口罩。如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8 健康教育及随访管理
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告知药物输注流程,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指导合理饮食,避免空腹输液[7]。告知患者在疾病好转的前提下,也应注意饮食营养的补充,多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质、低脂、少渣的食物,少量多餐,注意补充维生素,避免进食油炸、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另外,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期间禁止注射减毒活疫苗。陈禾凤等[10]研究表明英夫利西单抗可显著增加克罗恩病患者的体质量、降低红细胞沉降率、改善黏膜愈合情况,建议克罗恩病患者应规律使用英夫利西单抗, 以保证疗效。告知患者及家属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用药间隔时间,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群进行随访,通过健康宣教及随访来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及用药的依从性,促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3 讨论
TNF-α单克隆抗体是近年来出现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型生物学制剂,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TNF-α单克隆抗体,由于结构中有鼠源性成分,在使用时输液反应较常见。此外,术中过程中患者也可能发生心悸、气促、发热、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该药物的特殊性和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同时,要重视患者心理,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针对性健康宣教和指导,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确保输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