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理论在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2019-12-23赖菊梅邱礼强豫章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10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田径积极性体育教师

□ 赖菊梅 邱礼强(豫章师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3)

引言

在高校对学生开展田径训练活动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就必须要与激励理论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首先,教练员应当以科学的角度对每个大学生的行为作出有效的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力求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随着新的教学体系的不断深化改革,学校以及相应的教学人员也开始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其中田径运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项目。要想使得学生具有较高的训练热情,应用激励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使得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1、激励理论的模式以及核心价值

1.1、大学生田径训练现状

通过相关调研表明,当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顶尖水平的田径运动员不多,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一些高校体育教师或者教练比较年轻,没有足够的自身体育教师,这样就会造成由于教师经验不足,而且不能够对每个参与训练学生的实际状况有全面的掌握,进而难以对学生开展系统的训练,对学生的的田径训练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很大的精力。

其次,很多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较长,也可能会有训练计划不能够如期进行的情况出现,另外,一些高校由于受到训练经费投入不足而对训练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也就没有较强的热情。

最后,不同的学校招生要求也不相同,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尽管部分田径运动员水平已经较高,然而却没有更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另外,在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加之田径项目分部不够均衡,比较集中于短跨项目以及跳跃项目。所以,高校的田径训练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充分利用激励理论,使得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热情被充分的激发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综合体能训练得到有效提升。

1.2、核心价值和相应的模式

其中,在对大学生开展田径训练活动过程中应用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了使得学生的训练热情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提高训练的积极性,这就是其核心价值。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对训练规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掌握,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从而使得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别充分的调动出来,并且能够依据预计的方向进行发展。另外,还需要认识到,激励不单单是管理的核心职能,同时也有着特殊的含义,能够对学生进行鼓励。实际上就是借助于外部的一些因素来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进而使得达成目标的驱动力得以提升,这样才能够与预定目标更近一步,这是一个过程。与此同时,激励是行动的开关,也是行为的钥匙,在学校对学生开展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实际效应。我们知道,人的行动是由心理需求而出现行动的动机,然后逐渐达成目标的过程,这也是激励理论的具体模式。

2、大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时应用激励理论的必要性

当前,在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纷纷应用激励理论,而且表现较为显著,激励理论的应用是极其必要的。另外,人的行为和激励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特别是具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通过激励能够提高其动力,进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达成目标。不管是训练还是其他,动力源自自身强烈的需求,需求是一种动力源泉。由于心理上具有强烈的需求,进而主动的为达成目标而不断努力,这就是由动机产生行为。相应的,人的需求或者动机越强烈,训练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反之,人的需求或者动机越弱,训练的积极性也就越低,甚至完全没有积极性。因此,不管是田径训练还是别的行为活动,要想使得训练热情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就必须要对自身的动机或者心理需求有充分的认识,进而进行积极的引导,提高行动的动力,充分提高行动的积极性。

3、激励理论高校学生田径训练中的具体应用及具体方法

3.1、精神激励理论的应用

精神激励理论是激励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神激励理论的应用能够产生极佳的效果,而且能够使得训练人员的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这种理论分支在无形之中对训练人员达到激励的目的,它是需要结合人的心理活动通过非直接的方式与人的心理影响因素产生作用,它是针对人的一种独特的激励形式。在高校学生田径训练中的精神激励基本上是以学生的情感层面的激励,结合学生的较强的自尊心以及荣誉感来完成。另外,精神激励理论又有荣誉激励这一重要分支,比之别的精神激励形式,荣誉激励形式众多,比如荣誉证书、奖状和称号等,对于大学生田径训练而言,荣誉激励效果极佳,而且投入成本不高,同时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另外,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田径训练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过程,给学生传道受业的过程,不能够对学生进行批评对待。如今,随着新课改不断地深化,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在进行田径训练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训练热情,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通过激励的方式,学生也会乐于接受。另外,精神激励理论的应用还可以使得学生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更加自信,从而能够自发主动的进行田径训练。

不仅是高校学生,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情感需求,结合学生的不同的情感需求对学生进行激励,其本质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来激励学生进行田径训练。通常,学校体育教师都会为使得学生合理需要得到有效满足而努力的,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一旦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就会带来一种全新的心理体验和感受,这种美好的心理体验也可以使得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动机更加强烈,进而激发出学生想要参与训练的欲望,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

3.2、目标激励理论的应用

在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目标激励的应用,首先就要设定训练目标,学生在心里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也就有了训练的动力,进而能够自发主动的进行努力以求达到训练目标。目标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预先制定目标来提高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自觉性以及积极性,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来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在高校对学生开展田径训练活动时,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员一般都会为学生制定一定的训练目标,目标的制定首先要对每个学生做出全面的了解,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及个性,结合每位学生的体能素质,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田径训练目标,然后在制定团体的教学目标,借助于相应的竞技活动为学生进行排名,不断激励学生实现目标。另外,每个学生的目标还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在某位学生达到小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及时的进行表扬,进而使得学生完成目标的动力更强,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大的动力,驱使着学生能够一步一步地达成最终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在为学生制定田径训练目标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目标的跨度和目标的难度系数以及目标的适度,这样才能够保证目标的可行性,学生通过努力达成预定目标时,因为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心理上就会产生很大的满足感,进而使得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更加具有动力,从主观意识上也就乐于参与训练,而且力求达到最好的结果,因此运动员参与训练的意识也就更加强烈。通过目标激励理论使得学生田径训练的目标内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训练目标的实现。

3.3、强化激励法的应用

实际上,强化激励的方式不仅有正向强化,同时也包含负向强化,在参与田径训练的学生有可以被接受的动作时,对他们进行奖励以及撤销刺激。其中,正向强化就是针对参与训练学生的积极态度或者行为给予肯定的表扬,及时的向学生反馈,进而驱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田径训练。负向强化实际上就是要针对学生的消极行为加以刺激,进而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改正。通常情况下,对参与田径训练学生应用的强化激励法通常是在团队协作之中,对于优秀的表现或者良好的表现向学生及时的反馈,给予肯定和赞赏的眼光,通过对学生的鼓励使得学生更加具有进去心,而且有一定的成就感,当再次进行训练时学生也能够更好的保持或者做的更好。通过强化激励法使得学生更加自信,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热情。此外,针对团体之中的消极行为或者是消极的训练态度等执行相应的出发措施,进而使得这种不良行为或者消极态度从根本上得以消除,这样,在学生进行团体田径运动训练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进而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4、激励理论在大学生高水平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4.1、田径运动训练中大学生的角色概念

社会学理论表明,某个人在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景行为模式,角色扮演是以外人在期望和个人的社会地位而决定的。另外,每个人都扮演这双重角色,因此,在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参与田径训练,提升田径运动的水平,同时还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训练过程中,制定的训练计划以及训练目标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结合激励角色以及相应的模型理念,从如何合理的应用激励理论来充分的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出发。另外,各种动机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训练方向和训练效果。

4.2、满足学生的需求,确立激励目标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是从实际需求出发的,教练员首先要对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总体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尽最大可能使得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使得学生的训练热情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提高田径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另外,还要确立激励目标,这就需要结合生理和心理因素使得学生能够确定如何获益。如果确定的目标过于简单,难以达到激烈的效果。如果激励目标难度系数过大,学生心理上可能受挫,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更不可能实现。所以,必须确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够达到激励的效果。

5、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体育训练而言,激励理论及其重要。在高校田径训练活动中应用激励理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训练质量,从而取得相应的成绩,同时通过高质量的田径运动训练还能够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在教师对学生开展田径训练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以及训练规律,对每个学生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猜你喜欢

田径积极性体育教师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