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9-12-23杨山梁邦意重庆电信职业学院重庆4009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技能院校人才

□ 杨山 梁邦意(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重庆 400900)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也重新做了定义,在一定的现代教育模式与教育思想教学之下,再按照国家所需求的特定培养专业型人才,以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内容与教学方法、管理和评估人才的方式,实施对应性人才教育的教学过程,用比较简便的公式表示就是培养目标+过程与结果(专业型培养人才目标+管理与评估人才的方式+对应性人才教育的教学过程)。高职院校中对于体育型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高职教育的理念之下,培养出高端的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整个高职教育内容。在这一教学内容中,不同的国家和区域,根据自身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培养人才的目标,确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4年批准新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师范的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从1994年到如今,已经经过了20几年,社会体育专业已走向了成熟,且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现在社会体育专业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文凭情况、课程内容的更改、以及课程难度的加深,专业教育理念的停滞不前,专业教育内容与现代社会不符,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随着发展矛盾日益加深,因此,高职院校中的社会体育专业,应当如何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或者如何抓紧“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这两方面整改已经迫在眉睫,因此不断地解决当今高职教育发展中造成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1、当前社会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目前,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错综复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比较社会体育专业型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比较具有全面性与横向性,分为两个方面的比较。一是指我国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比较,这一对比是通过不同地区中较为突出的院校,或者是在同一地区中不同高职院校对于社会体育这个专业的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培养与课程量的多少来发现各自存在的优势与不同。二是指国内外之间的比较,这一比较于我国内之间高职院校的的比较相似。但主要的目标并不在于发现各自的差异,而是在取其办学的“精华”,去其相对落后的“糟粕”,从而提升自己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规格。

第二,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现状以及社会日后的发展进行探讨。就比如说刘军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等不同的理论研究下,详细透彻地分析了现如今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对人才的重新定位,要求重工打造师资团队和学生日后实习规划,提出了“一针见血”般的探讨意见。

第三,对于社会体育专业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例如王爱峰教授提出的用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社会体育型人才的模式的培养,高职院校开设社会体育这一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没有脱离本科院校培养社会体育这一专业的影响,从而并没有高职院校本身自带为服务社会型所培养的特色。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社会体育这一专业的培养,花时并不多,所造成的研究成果也并不丰厚,也就在近几年依靠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才有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专业性的研究与探索,而这一研究也在高职院校有没有开设社会体育这一专业的必要。在这研究过程中也浮现出一些专业性的文案,如房强等的《高职高专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加一模式培养为例》。总的来说,高职院校对于社会体育这一专业的研究还是稀缺的,不仅在数量上达不到要求,在研究内容的深度上也远远没有达到本科院校的研究水平。这也就需要广大的研究者认真的研究这一专业日后的发展与人才的定位和课程结构的调整,这些问题为日后在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上的调整做铺垫。

2、思考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1、存在问题

从社会体育专业成立开始,到如今仍有一些办学问题从未解决,对于办学的理念,办学的目标,办学的要求意识高职院校依旧模糊。高职院校也经常会遇到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培养的方法不规范,就业艰难等问题,研究阻碍了对专业性人才发展需求和人才自身质量,而且我国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类型太少,且管理型辅导员人数占据绝大多数。而本就稀缺的指导类辅导员人数依旧停滞不前。因此,高职院校想将多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型的人才,就需要多招聘指导类的辅导员,促进社会体育该专业的发展。

2.2、高职院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现如今高职院校面对的困难层出不穷,比如对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如其他专业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无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针对这些困难,高职院校也做出了一系列的整改,院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处于“工学结合”的理念之下,从服务于社会这一方面出发,以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向,重新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从而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明目标明确稳定,为社会以后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高提供高端技术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与之相配合体系“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的发展”和“学校——社会——企业”循环的具体研究培养过程。

(1)定位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同,高职院校主要针对于技能型服务与社会型人才进行培养,十分注重学员的技能培养。现如今,社会体育专业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服务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社会体育这一专业重新定位,确定以培养服务型为主要目标,但这一定义在如今高职院校中依旧模糊,为了能够让定义更为准确,培养的目标更为明确,应与自身区域的发展相结合,结合自身区域的特色,利用区域自身特色的优势,来培养服务型人才。就比如三峡根据自身地处优势,和水势的缓冲,建立了三峡的供电站,这一供电站使广大人民受到了利益。

(2)针对“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理论体系谈论。

“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将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掌握技能是专业基础能力的掌握,提高技能是提升专业技能的阶段,技能发展是指在整个技能的学习融会贯通,在针对这一技能进行发展。从基础到发展,对人才培养阶段的目标不断明确,课程的整改主线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师也根据课程指向性的教学,现在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问题还在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对就业方向的帮助并不明显,高职院校中社会体育专业不在,因为是课程而课程,而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这样学生在就业以后不会被市场所淘汰。

3、培养社会服务型人才目标的高职教学改革对策

3.1、积极的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明确新的教学目标

高职体育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优良的身体素质,也是学生增强身体体质的关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好的身体才能为日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应当积极的改变落后的教学理念以适应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根据专业的需求改革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专业特色和学生自身存在的优势,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价值,以此来,培养更多有质量的社会服务型人才。

3.2、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展现体育特点

虽说现如今高职教育教材以多元化著称,但是根据本科院校所改写的高职院校的课本,无法显出高职院校的特点。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课本的改写,就应该充分的显现出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比如说在书本双多增加专业性的技巧、心理健康评估、体能恢复的专业指导等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使是高职体育教材,充分彰显出高职的特点。

3.3、充分利用好师资,改变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狮子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应招聘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青年优秀教师。并且定期对这些青年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结合,充分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能够更为深刻地展现出体育之美。

3.4、建立健全的评估系统,科学的进行考核

当前高职教育结课时都会以考试作为结课的标准,但是这种简单的考核,并不能有效地考查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的总体情况,因此,想要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就应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应当充分的结合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护品以及制品,来作为学生一个学期末的评估,而不是以成绩作为学生最后的考核标准。对于学生好的方面要值得肯定,对于学生不好的方面也要进行有效的指导与鼓励。以科学仁爱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完整的教学评估系统。

3.5、优化教育教学设施,软硬件一同开展

当前,影响高职院校全面开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良好的教学设施,这就需要国家将重点转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上,增加对高职体育院校的基础设施,运动场所等,以满足社会日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教学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充分的调动学校内的教育环境,将现有的设施更加的优化,实施成软硬件一同的开展。

4、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难和探索的过程,学校作为一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地方,应当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把握好日后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技能院校人才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