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文化小镇的生态化模式构建与开发实践

2019-12-22刘涛延艳芳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小镇文化

文/刘涛 延艳芳,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在当前,文化特色小镇以政府主导、企业助力、社会参与的模式,依靠着独特的风格、风貌和风情,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更成为很多地区“新城镇建设”、“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突破点。2017 年,国家住建部公布了全国特色文化小镇名录,河北省有12 个小镇上榜。随后,河北省又公布了省内30 个特色文化小镇创建类名单,掀起了全省特色文化小镇规划建设的大潮。

规划建设特色文化小镇是乡镇走向城市化、高端化、精品化的必然思路,也将为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提供保障。但是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小镇建设处于一种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中,重复性、仿制性、低劣性以及盲目嫁接、跟从的情况不断出现,小镇在外形外貌、娱乐项目方面侧重过多,对于保持原始风貌和传统人文民风上有所轻视,在凸现小镇文化魅力,增强民众文化体验等方面也还有很多要做的工作。

1 文化是文化小镇的最强大动能

中国人的哲学观总是在探索万物之间的关联,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逻辑,“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都是这样的理念。中医的理论也深受影响,注重脏体的流通、调和,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让身体的能量在自然的转化和贯通中,维持自我的造血、修复和健康。城镇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而文化作为系统中重要的脏器又包含着运转的子系统,其中除了表面的文化形态,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系统、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都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从而影响城镇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新的“文化和旅游部”组建的视域下,未来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必将是文化旅游业态的呈现,要从场所中摄取文化因子,带给游客感官、行为、思维和情感的情趣,激发更充分的审美享受。

一部分规划者和管理者存有这样的传统认识——即文化小镇建设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游客的娱乐需求和观赏需求,这是片面的。真正的特色小镇都应通过自身文化内涵的展现、运行和循环,发挥其教育、辐射和互动作用,展示一个健康的生态模式。文化是她的基本身份符号也是其维持自身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其最大竞争力,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

2 文化具有生态化的特征

2.1 文化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它往往只需要投入很低的成本,就带给人心灵的启迪,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收益”,而它的价值不被时间和地点所约束,可以被“无限量”的放大。

2.2 文化更多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模式出现,即使有一些物质的呈现,但总体的形态是软性的,而非固化的刚性物质,它具备高速的流动性、扩散性,可以随意地附加在各种物质上,形成多种形态,甚至对物质产生影响,改变其属性。

2.3 每一种文化都是唯一的,是不可复制的,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的时期所创造的文化都会有所不同。其他产品可以出现在生产线上,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流通。

2.4 文化受制于环境,不同的环境孕育出多彩的文化,所谓“人杰地灵”就是这个意思。文化都是地理“风水”酿造而成,它滋生于的土地之中,对环境高度敏感,会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它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同时也像晴雨表一样,映衬着环境的丝毫变化。

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城镇系统的“生物链”中,文化是最具备生态化的因素。如果城镇的文化生态系统是健康和通畅的,就能为城镇总体的良性发展输送积极因子。反之,如同人身体的病患一样,在小痛时无视,长久必遍布全身,久病成疾。

3 河北文化体验项目的系统构建

小镇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运营管理者是其中的中枢大脑,对小镇的未来担负着责任,我们需要高质量的规划引领,让文化小镇真正的靓丽多彩,有血有肉。在这个过程中,紧凑又合理的布局,灵活又适度的建设,有序又可控的开发,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要素之间有效的串联,都是在为小镇注入生命的体征。

3.1 探寻文化脉络

在河北的规划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小镇的特色和定位,遴选各自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既代表着小镇的传统,又彰显着小镇的气质。它维系着小镇的生命,由历史故事、人物,遗址遗存、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部分组成。哪些属于燕赵文化,哪些属于京畿文化,哪些属于码头文化,哪些属于长城文化,哪些属于海洋文化,哪些属于平原文化……这些界定,都很重要。努力挖掘小镇的文化资源,探寻小镇的文化脉络,摸准文化的方向,寻找差异化优势和独特性内涵。

3.2 搭建文化骨架

在文化脉络的指引下,搭建小镇的文化骨架,即文化载体,会支撑小镇文化特征的丰满。一般情况下,街道、店铺、宅院、祠堂、戏楼、广场、花园等构成了小镇最核心的载体要素,这些要素紧凑有序又合理的布局构成了小镇完整的结构。

3.3 塑造文化形态

建筑和景观最能体现小镇的风貌,不同的小镇文化,自然应该营造不同的风貌,这是对小镇产生基本印象的必要条件。要推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在凸显个性文化的同时,不忽略时代特征,敢于创新。要以小镇的“功能定位”为出发点,以“历史文化”为导向,以 “地形地貌”为根据,形成个性化、艺术化、传承化又 遍布角落的人文风情、特色景观。要大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复原、重现和再生。要充分遵循生态原则,以修为主、以建为辅,最大程度的保存原有的城镇风貌,不搞大拆大建。要保护好居民生活原生态的文化环境,杜绝盲目仿古或是特意的拼插、嫁接。

3.4 植入业态信息

商业业态能促发活力,改善文化小镇居民的生活。要营造政府、企业、小镇民众三方权责的政策保障环境。尊重市场化指向,以大众需求性、参与性、体验性为基础,构建产品服务体系。在规划设计中,要对文化小镇的商业业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设计。让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特产商品、文创纪念品等产业有序可控的发展,体现公益、共享、消费三方的理念,既不影响小镇居民的正常生活,又能满足游客和投资者的基本需求,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平衡。

3.5 立足民众生活

文化小镇是一个复合的综合体,要在功能规划中谨慎细致。小镇开发与民众生活要并重,小镇既是旅游区又是生活区,生活与旅游互补互利,共生共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为居民提供就业和服务,给他们搭建创业平台,坚持文化的教育和反哺功能,让小镇居民成为小镇文化最好的代言人和传播者。

3.6 发挥外溢功能

以小镇旅游为圆点,最终是要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带动乡村生态宜居,相关人才培育以及休闲农业、特色物产加工、商品贸易、会展等产业的协调发展。小镇一端连着农村,一端连着城市,可以把城市中先进的经验带到农村,缩小城乡的差距,也可以让城市体会到更多农村淳朴的生存状态。最终由点带面,促进整个地区集群发展、链接发展、递进发展,并吸纳政府部门、高校、研究所等智库力量,提供前瞻性的决策咨询与建议,形成产业、交通、城建、土地等多面向的精准融合。

综上所述,文化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开发过程中,要从定位体系、文化梳理、空间结构、产业基础、经营业态等方面进行高质量的规划引领,最终目的是保护小镇的生态环境,挖掘传统文化,提升文明程度。在河北省的文化小镇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生态特点,从构建生态文化入手,培育好她,塑造好她,展现好她。要把文化生态放在整个小镇系统中来思考和对待,让她像我们城市的风水一样,既带给我们依靠的自信,又带给我们沁肺的灵气;既让我们俯瞰时,感到内心宽阔,又让我们端详时,性情安宁,这样才是一个活着的城市,才是一个与我们共同呼吸,让人触摸的城市。

猜你喜欢

小镇文化
安安静静小镇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CK小镇”的美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谁远谁近?
忙碌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