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探究

2019-12-22梁小芳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定位

文/梁小芳,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教改的有效切入点,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当前院校均充实专业建设,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这正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重要体现。品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根据专业条件改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旨在提升专业竞争力的一项教育活动,随着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进,品牌专业建设开始走上一条产学研综合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更要求高职院校及时捕捉市场需求改变,更好的适应行业、区域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

1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内涵与特征

1.1 品牌专业内涵

品牌是一种营销策略,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出现的产物,品牌是产品区分于其他同类型产品最明显的实质,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也为企业传输信息给市场提供了主要媒介,为企业提供了信誉与保证。专业是高职院校学科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专业均具有其特殊性,品牌专业即为教育品牌的形式之一,高职品牌专业实质哪些具有优势与特色,同时在师资队伍、专业条件上优势突出的专业。

1.2 品牌专业特征

有关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特征,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论述,笔者认为,应该从区域性、独特性以及成长性等方面进行衡量:一是区域性。区域性体现了高职院校的重要属性,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应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二是独特性。特色为品牌专业提供了基石,经过长期的办学过程,品牌专业会形成内在的、可传承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其他学科、院校不能复制的;三是成长性。品牌专业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四是优质性。从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条件上,品牌专业应该是优质的,得到社会一致好评的;五是竞争性。在一定范围内,品牌专业应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该竞争性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选人、学生择校等方面;六是知名度。品牌专业在社会中应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影响范围。

2 品牌专业建设应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途径,也是连接学生和社会的重要桥梁,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旺盛的生命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与办学实力都是通过专业体现出来的,因此可以看出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品牌专业建设应着重关注地方经济发展,主动适应其区域、行业与社会发展需求,虽然当前高职教育中始终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笔者认为,只要将以下几方面做好,就可以更好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更好的推进高职院校自身品牌专业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1 深入调研,做好品牌专业定位

对高职院校来说,品牌专业定位是他们为自己品牌专业在市场之中竖立明确形象的方式。品牌定位为细分教育市场的结果,也是一个寻找自身品牌形象如何与目标市场融合的过程,为品牌专业建设提供了前提与基础。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定位应该以深入的市场调研为基础,一般需要从三个层面上进行综合考虑:一是自身专业特点,二是资源条件,三是市场需求。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在品牌专业定位上一味的去追求市场需求,明显忽视了资源条件与专业特点,这种定位很明显就是错误的,同时也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品牌专业定位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非固定不变,需要结合教育市场的改变给予调整,因此品牌专业建设应该深入市场中进行调研,以确保专业定位的准确性。

2.2 校企联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应以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导向下,为中小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培养一线人才,突出专业特殊性,探索出适合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中,应引入“双主体-准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由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实现校企联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人员均要参与其中,充分借鉴企业管理理念,在学校中实行学生管理企业化,使企业文化与学生管理融合起来,利用真实的工作环境夹带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更好的为企业、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2.3 明确导向,建立课程教学体系

校企联合办学的特色在于学校与企业合作,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资源,从整体上提升办学质量。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的岗位能力,借鉴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落实岗位导向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开发出一条与职业岗位需求相符合、与专业技术更新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学校中涉及教学项目,引入教学设备、企业师资以及实际工程项目等资源,在岗位关键能力的核心中以下,规划并整合现有专业课程资源,落实好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法与准员工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企业和社会培养出可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技能、技术型人才。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应该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之下,明确区域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对自身专业设置进行动态化调整,将重点放在那些具有特色、优势和潜力的品牌专业上。通过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及时调整自身专业的建设方向,在专业建设、办学思路与社会服务等方向上引领有关专业的发展,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定位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少儿智能定位鞋服成新宠
把握新定位、新要求 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