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信息化能力提升的中职药物分析技术微课平台构建
2019-12-22陈芊茜许耀珑罗心贤陆颖翀陈智勇
陈芊茜 ,许耀珑 ,罗心贤,陆颖翀 ,陈智勇
(1.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2.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1 研究背景
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方法学科,课程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具有理论综合性高以及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各种药品质量检验原理和技术贯穿于各个章节,重点、难点内容较多,而中职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使这门课程成为中职药剂专业教学中难啃的硬骨头[1]。
近年来,为解决药物分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专家提出要在中职医药学教育中引入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2],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Sandwich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Sandwich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是“学习—实践—再学习”,是一种理论实践相交替、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交替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学生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环节,是一种提高学生自我学习以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3]。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一般组织形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研究题目,学生以研究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题目,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来准备小论文和课堂讲解。教师通过Seminar课题的准备,可以实现自己的再学习再提高,学生也能拓宽知识面,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然而,经典教学法始终关注的都是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教学媒介的变革,使教学方法从师生直接教育关系转向间接教育,并具有教学高效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课的发展和应用。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是从2010年开始,率先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用,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其热度持续至今。2012年的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便是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建设和应用的典型事例,虽然微课在高校、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在中职院校中推广还不够[5-13]。
本文通过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微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储存、发布和交互功能,建设微课平台,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课程预习复习或课堂操作练习,将微课资源当成课后可以随时请教的教师[14-16]。
2 中职药物分析技术微课平台的构建
2.1 微课团队的组建
教师团队:选择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药物分析技术专业课教师和具有娴熟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的计算机课程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
学生团队:选择药剂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和基本实验操作较熟练的学生。
2.2 平台内容设计
2.2.1 主题设置 为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按照课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趋势,将平台内容设置为微课视频、微课教材和理论学习3个主题,其中微课视频按照微课内容性质分为基本操作、仪器操作和药品检验三大类;微课教材包括《微课制作指导手册》《微课教学设计》等;理论学习中有课程的PPT课件和随堂练习题,方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预习、复习教学重点内容,检测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
2.2.2 微课视频 本文所使用的教材是戴君武和王军编写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药物分析技术》,共有6章理论内容和15个实训项目。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了15个重点、难点内容来制作微课视频。
2.3 微课平台的构建
2.3.1 平台开通 登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注册,选择的账号类型是订阅号,简单方便,功能菜单中的自动回复、自定义菜单、投票管理、消息管理、素材管理和分类统计等都非常适合用于教学实施。
2.3.2 模块设置 首先是一级菜单的设置,为方便快速检索,公众号首页导航栏规定最多只能定义3个一级模块,因此将上述3个主题,即“微课视频”“微课教材”和“理论学习”定为一级模块。具体操作是点击自定义菜单,输入模块名称,选择模块内容,上传资料,点击保存并发表完成一级菜单设置。其次是二级菜单的设置,二级子模块最多可以添加5个,通过自定义菜单,将“微课视频”设为第一个栏目,同时添加“基本操作”“仪器操作”“药品检验”作为它的3个二级子模块;“微课教材”为第二个栏目,下设“指导手册”“教学设计”两个二级子模块;“理论学习”为第三个栏目,下设“PPT课件”1个二级子模块。
2.3.3 微课开发(1)制订微课脚本:包括主题、人员分工安排、拍摄地点及环境的选择、需要的仪器和道具、拍摄场次及镜次、演员着装、操作动作及镜头特写、讲解台词、讲解配音和字幕、难点和重点的呈现方式等。(2)拍摄微课视频:全体人员提前熟悉剧本→确认人员到位→确认摄影器材到位→开拍→及时回看视频效果→教学设计方案和剧本的调整及视频的补拍。(3)制作微课视频:包括素材的收集、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完成视频的裁剪和拼接、加入片头和片尾、加入图片、背景及背景音乐、色彩、动画设计、控制微课视频播放时间及大小、格式的转换等。(4)编写微课教材:先从概念、起源、发展类型等方面对微课进行概述,然后讲述微课的设计流程和要求、具体制作步骤、微课团队的组建以及微课常用软件介绍,最后对微课制作的常见误区进行梳理和总结。
2.3.4 微课视频的导入(1)单个视频导入:主要利用左侧菜单里的“素材管理”来实现,通过素材管理可以编辑文字消息、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具体操作是点击“视频”,看到已经添加的视频列表,点击“添加”,选择要上传的视频,输入视频的标题、分类和标签,点击“发布”。(2)设置视频目录:在首页点击“新建群发”,新建3个分别命名为“基本操作”“仪器操作”“药品检验”的组群,上传相应的封面。同时,将视频名称按编号顺序列入对应的组群编辑框,选择编辑页上方功能项中的“添加超链接”,输入地址,点击“保存”,即可完成视频目录设置。
2.3.5 教学素材的导入(1)学习资料导入:在“素材管理”里选择“新建图文素材”,输入标题、作者、正文,每一章教学内容对应一个图文素材,保存并发布。(2)设置资料目录:与视频目录设置流程一致,新建组群名字为“微课教材”和“课件目录”,上传相应的封面。将章节名称按编号顺序列入对应的“课件目录”编辑框,选中其中的一个章节名,选择编辑页上方功能项中的“添加超链接”,输入地址,点击“保存”,即可完成资料目录设置。
3 结语
通过微课平台的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药物分析技术课程在中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幅度提升了教师的教学信息化水平,减轻了教学负担,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更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此外,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也参与微课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动手能力等,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平台建设还存在一定不足,将在后续的推广和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优势,调整课程和教学设置,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使中职药学教育从“化学”模式向“实践”模式转变,提高中职药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