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正常人体结构”为例

2019-12-22张冬华陈竹盛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蓝墨云标本结构

张冬华,陈竹盛,刘 燕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2012年起,我国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江西省教育厅也积极响应,组织省各中高职院校参加省赛,通过省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2019年我省设置了中职组和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和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通过比赛,促进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本文以江西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为依托,对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课程中的“泌尿系统——肾”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4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并反思存在的不足。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次比赛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晓梅主编的《正常人体结构》,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泌尿系统——肾”是本课程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其常见疾病有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的解剖结构是后续学科(如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学习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理论知识和后续实验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对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构到功能等方面都有更学生深入的认识。

1.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新生,正常人体结构是其学习的第一门医学课程。他们对人体充满好奇却又对大体标本充满畏惧,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性强,喜欢动画、视频等直观教学,对信息化教学乐于接受,但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较薄弱,表达能力欠佳。前期已完成了运动系统等章节的学习,掌握了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能熟练应用本次教学设计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如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数字化解剖平台、3DbodyApp、问卷星等)。

1.3 教学目标

1.3.1 知识目标 掌握肾的位置、形态、被膜和肾的剖面结构以及肾的组织结构。

1.3.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在标本、模型上描述、指认出肾的形态、肾的剖面结构;学生能在活体上定位出肾区。

1.3.3 情感目标 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提高学生捐献器官的大爱意识,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健康,并培养学生的临床医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肾的位置、形态、被膜以及肾的结构。

教学难点:肾的组织结构。

2 教学策略

基于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实际要求,将本节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并将课堂设置为课前准备、课中探究和课后拓展3个环节。课前准备: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3Dbody、微课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测试;课中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数字化解剖平台、肾的模型和标本,虚实结合,让学生掌握肾的理论知识,利用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大体标本上确认肾的位置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拓展:组织学生到医院肾内科见习临床病案,服务专业,对接岗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学习环境:数字化解剖学教室、解剖实验室、生命科学馆;数字资源:数字化解剖平台、解剖实时录播系统、蓝墨云班课、三维动画、微课;其他资源:教材、肾的模型、离体肾标本、新鲜猪肾等。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上课前两周,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人体器官捐献意愿调查问卷和自学测试,设置问题,并开放解剖实验室和生命科学馆,提供肾的模型和肾标本。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下载观看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利用中国大学MOOC、医学慕课、3Dbody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解剖实验室模型和标本观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并参与自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自主学习进度。

3.2 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分为情景导入、新知构建和课堂总结3个环节。

(1)情景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90后女大学生病逝,家人主动捐献器官”视频,展示人体器官捐献意愿问卷调查结果,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人体哪些器官可以捐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导入新课。

(2)新知构建。新知构建通过3个任务实现。

①任务一:探究肾的形态、位置和被膜。

学生小组合作,首先在数字化解剖平台探究肾的位置、毗邻关系和肾的被膜,写出肾的毗邻器官和被膜的名称,并拍照上传蓝墨云班课。接着学生分组观察离体肾标本、模型以及新鲜猪肾,直观探究肾的外形和感受肾的质地。再让学生在大体(尸体)标本上找到肾,并辨认其毗邻的器官。最后学生两两合作,活体定位出肾区。通过肾的模型、数字化解剖平台的虚拟人体器官与大体标本、离体肾标本、新鲜猪肾等实物直观教学,虚实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②任务二:探究肾的剖面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通过数字化解剖平台学习肾的剖面结构,掌握理论知识后,再从冠状面上剖开猪肾观察,验证并描述、指认肾的剖面结构。通过对猪肾的解剖和描述、指认结构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任务三:探究肾的组织结构。

教师利用尿液生成3D动画和自制肾单位模型讲解肾的微细结构,联系临床尿毒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强调肾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数码显微镜,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肾单位等微细结构,找到肾小体(血管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并能辨认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等结构。最后学生小组合作,逐级归纳肾的组织结构并制作思维导图上传蓝墨云班课。通过3D动画、数码显微镜,让学生对肾的形态结构与微观结构相统一,也让学生对肾的解剖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此外,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重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对尿毒症、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等临床知识的讲解,联系到中国器官捐献现状,可以提高学生捐献器官的大爱意识。

(3)课堂总结。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发布课堂测试题(客观题),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再次讲解答疑一次。最后教师展示本次课学生的小组作业,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作业进行纠错和评价,对自己和组员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则根据每位学生的课前自学(观看教学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自测)、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打分。教师汇总、公布每位学生课前、课中各环节成绩,对各环节学生表现的亮点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及竞争意识。

3.3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分两部分,一是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岗位需求,拓展阅读和收集与肾有关的疾病知识,例如尿路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移植等;二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接临床专业岗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安排学生前往医院肾内科见习,经带教教师考核通过后,完成见习鉴定表和见习感悟,并拍照上传蓝墨云班课。

3.4 教学评价

本次课采用医院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多维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所得分数均通过蓝墨云班课自动记录,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课程结束后本单元分数和其他单元汇总,以20%的权重计入期末总评。

4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采用“理论—实践—拓展”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1)通过数字化解剖平台、3Dbody、AR技术、三维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将二维知识转变为三维立体动态的图像,使人体器官可视化,让学生构建三维立体的思维模式,同时结合大体标本、离体标本、模型辅助教学,虚实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借助数码显微镜和自制模型,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

(2)课堂中采用解剖猪肾、制作思维导图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团队合作,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借助医院见习,让学生走上临床一线,近距离了解本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对接岗位、服务专业,体现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有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统一。

(4)以人体器官捐献的问卷调查拓展临床尿毒症、血液透析和肾移植知识,联系中国器官捐献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健康,提高学生捐献器官的大爱意识。

这种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数字资源库建设还不完善,大体标本的日渐减少以及课时的不足,仍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参加此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笔者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是以教学设计为主,信息化教学手段为辅,应精用和巧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资源,优化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而不是在教学设计中强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此外,信息化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比赛,而应让比赛发挥其“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作用,促进教师专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猜你喜欢

蓝墨云标本结构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论结构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