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类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12-22周亚红周菊芝
周亚红,周菊芝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为实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我校在“适应行业发展、面向学生选择、校企一体化育人”基础上,构建了“产教融合、仁术融合、选择多样、胜任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原则,找准专业(专业群)发展定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相衔接,科学规划公共选修课结构及比例,进一步明确优质化、多样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升岗位胜任力,扩大学生学习选择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厚人文、明医理、强技能、高素质”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卫生技术与健康服务类人才的良好途径。卫生类高职院校如何设立完善公共选修课体系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 卫生类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调查组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获得数据,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5份,有效问卷430份。针对数据分析显示出的相关问题,还专门组织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1 学生方面的因素
(1)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目标的认识存在误区。虽然学校对公共选修课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和讨论,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在学校公共选修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仍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认为公共选修课只是兴趣课或只是为了拿学分;二是认为公共选修课是专业课的延伸。(2)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内容缺乏了解。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由于不了解公共选修课的内容而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因为如果仅为完成学分而选课,极易忽视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选修课知识结构的缺失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课程内容。
1.2 教师方面的因素
分析有关卫生类高职院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是影响选修课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有:(1)主观原因。教师对选修课的地位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的个人价值难以实现,大部分教师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在教师教授专业课时,很容易体验到教书育人的快乐。由于卫生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课基本上都是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学生人数较少,教师与学生能够顺畅地沟通与交流,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从课程中体验到教学的快乐与成就感;而教师在上公共选修课时,基本都是大班上课,学生多互动少,教师提问时反应也不热烈,教师很难体验到快乐。(2)客观原因。卫生类高职院校教师学科背景的单一限制了选修课程的结构。调查中发现有70%的教师学科背景是医药卫生类,13%教师的学科背景是文学类,而理工科出身的教师只占了11%。同时偏低的薪酬也影响教师教授公共课的积极性。
1.3 管理方面的因素
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课、轻视公共选修课的现象。对于公共选修课的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如选修课审批制度不健全,无专门的审批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对于提出开设公共选修课申请的教师,基本上都能通过审批。同时,由于缺乏课程建设的启动资金,教学所必需的参考资料、材料、教材、实验耗材缺少经费来源,大大降低了公共选修课应有的效果。
2 卫生类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及改进对策
2.1 解决学生方面问题的对策
目前,学校在让学生进行公共选修课时大多只是给学生提供了选修课程的名称,学生能够获得的有关课程的信息极为有限,学生在选读公共选修课前对课程并不了解,他们大多只是根据课程的名称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来选择的,因此出现了上述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1 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和规范工作 由于公共选修课涉及的学科门类比较多,内容比较丰富,对于护理“3+2”的学生来说,有的课程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以建议各二级学院在学生进行选课前,通过学校网站、辅导员、教务处等途径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使学生在选课前能够充分了解将开出选修课的大概情况;然后通过二级学院与教务处配合集中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可以请辅导员、班主任或者其他专业课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课,还可以组织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进行座谈,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的选修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选好选修课,在对学生指导前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专业的未来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等。
2.1.2 加强对选修课的宣传 选修课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结构单薄、实际动手能力差的人将被淘汰,让学生认识到开设选修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卫生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卫生健康服务人才不仅应该有专业特长,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去临床的时候要与病人多沟通,这样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交礼仪及沟通技巧,通过相关选修课的学习使自己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3 编制有针对性的选修课教材 鉴于选修课面向的是全校学生,学生之间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等并不完全一样,很难有适合所有选课学生的教材。因此,编制有针对性的适合所有选课学生的教材尤为重要。教师在选择选修课教材时需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接受能力,要把医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把深奥的知识通俗化。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学校应组织教师编写。
2.2 解决师资方面问题的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最初许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是有一定热情的,希望通过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但学生选课后发现有些课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加上部分教师的自身能力也有限,学生最初的热情就会削弱。为了改变选修课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鼓励优秀教师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
2.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选修课质量 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具有内容更广、更活等特点。因此要求开选修课的教师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由于学生有自主选择选修课的权利,所以许多大学都曾出现过公选课“爆棚”的现象,也有部分教师开设的选修课因选课学生人数过少而被迫终止,这与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内容是分不开的。因此为了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学校应加强相关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鼓励在讲课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开设选修课,也可以聘请一些教学名师来校开设选修课,这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有效推进公共选修课的改革步伐。
2.2.2 加强校际合作拓展选修课资源 校际选修课能体现各校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和其他学校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课,获得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应以校际选修课为突破口,带动其他教育资源的共享,使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2.3 解决管理方面问题的对策
2.3.1 健全选修课审批制度 针对选修课审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建立健全的选修课审批制度尤为重要。尽管愿意开设选修课的教师人数不多,但是如果由于人数较少,学校审核就采取宽松的态度,只要申报基本上都能通过审批,势必会影响选修课教师的整体质量。为了保证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务必把握好任课教师的质量关。教务处及各分院对开设选修课的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资历、职称、教学效果等。对申报开设选修课的教师要进行多方面的考核,如该教师是否具备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是否满足开设本课程的需要等。只有经过审核符合条件后,才能同意该教师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
2.3.2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管理 针对选修课在教学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势在必行。首先,学校应加强选修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目前,许多学校只把专业核心课程及必修课等纳入例行教学检查中,而许多选修课程并未纳入学校例行的教学检查。鉴于此种情况,部分教师存在着对课程不负责,敷衍了事及对选课学生管理不严等问题,这势必影响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应把选修课的检查纳入例行的教学检查,督促选修课教师做好选修课的管理工作。其次,加强选修课考核制度。目前许多选修课教师存在着选修课只是给学生凑学分的想法,为了学生能够顺利毕业,选修课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监管不力。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对选修课的看法,会认为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只是为了毕业,反正教师肯定会给他们学分的,所以学生会出现逃课、对选修课不重视等问题。因此学校必须加强选修课课程的考核,科学合理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考核上,教师应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从而真正实现选修课开设的目的,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