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因材施教的创新策略研究
2019-12-22黄莉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 黄莉(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我国的现行教育制度更多的注重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强调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培养。乒乓球作为国球,很多运动员在世界比赛的舞台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各大高校也竞相开展了相关的运动教学,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身体条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完全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生搬硬套”,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新形势背景下普通高校乒乓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1 、乒乓球运动因材施教的概念和内含
1.1、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我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玩几下,深受我国体育爱好者的喜欢。乒乓球之所以在我国普及程度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乒乓球场地占用较小,人们可以将很多地方利用起来进行切磋,其次是乒乓球运动风格多变,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乒乓球运动员都有着不同的个人风格,它不是单一的技术要领而是可以根据个人不同风格进行转变,还有是乒乓球自转速度较高,这样的特征使得乒乓球在相互击打过程中可以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让人们可以更深刻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最后是乒乓球运动速度较快,虽然乒乓球在小范围内进行运动,但是因为其灵活多变使得它要求运动者也要有较快的反应和速度。这些特性都是乒乓球能够深入人心的重要特征,也是乒乓球能够在我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因素。
1.2、因材施教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内含
“因材施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认知水平和运动特质,对同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一视同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老师要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高校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状态最佳的年龄段,本身善于学习,所以老师要“因龄而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老师作为乒乓球运动的引导者,把学生领进乒乓球的“大门”,然后把教学重点放在促进学生自学上,并按照不同个体特性制定不同方法。
1.3、因材施教在乒乓球教学中的理论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首先要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学不是一味的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性的学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要类似于“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老师尽量帮助学生弥补学习上的短板。乒乓球是一个对学生速度和运动思维有较强要求的运动,不仅要学会打球的技巧,还要有自己的运动思维方式,在接球的时候要迅速反应如何处理,因材施教就是要将学生的运动思维激发出来,针对不同学的特点建立不同的运动思维。“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乒乓球学习观,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同之处,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合于自己的的学习方法,确保能够在今后的运动中可以“扬长避短”。
2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因材施教现状
2.1、教学设备资源落后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虽然发展了很多年,在高校中的乒乓球教学也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乒乓球运动设备资源等却不能及时更新。高校中喜爱乒乓球的同学非常多,体育课中同学都会选择乒乓球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人数众多也就造成了器材的巨大损耗,高校的教学设备资源更新上就略显吃力,所以导致了教学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同学也会反应学校教学设备老旧,老师在教学中也会因为器材破旧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在乒乓球教学中对于设备资源缺乏一个长期有效的规划方案,经常是教学用具或谁被破败到不能用的程度才更换,这样的教学条件很难让学生技术有较大的提高。
2.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都是有体育院校毕业,很多老师在学校时期并不是专修乒乓球专业,而且也没有过乒乓球的实际教学经验,特别是很多年轻老师都是因为学校中缺乏乒乓球教练临时抽调过来的,又或者是一个乒乓球教师带了很多学生。这样的情况都反映出我国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师的缺乏。由于老师非本专业,在教学层面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不能完全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有的老师带了太多学生也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只能采用统一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大帮哄”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对所有学员分析个性和特点,无法满足因人而异的教学,所以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3、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乒乓球教学方法上没能与时俱进,很多老师或者教练员在教学上没能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和技巧的被动接受者,老师只顾着将自身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化的不同。乒乓球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员做示范、分解动作、让学生练习、考核及组织比赛。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无论从课程安排,还是教法方法对学生都没能形成良好的激励制度,学生有的时候带着热情来学习,但是最后只是成了“玩玩乒乓球”而已,长时间如此,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也对于学生提高自身水平没有好处。
3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因材施教创新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
在我国传统教学里,通常是教材或者教案里给出了统一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刚开始学习之初要掌握乒乓球的三种握拍方法,即横拍、直拍以及快攻类型,在学习中期的课时要学会削球打法、弧圈打法等,这些都是既定的教学方案,可以算是对于这一期学员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种做法是不够的,当代的学生具有天然的学习资源和发达的信息来源,学生在选择这项运动的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这项运动已经有了很多了解,甚至不少同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能力,所以老师不能笼统的为学生制定教训目标,而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分别为他们明确教学目标。“大帮哄”的教学方式无法突出个人的进步速度,老师要因人而设,对于教学目标要明确并可以根据目标制定培养计划。
3.2、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育人活动,教育人才不仅是是知识的传播,还是方式方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在现代教育模式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师也要跟得上时代的节奏和步伐。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需要对于现有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当代的大学生是成长在科技发展的大时代,他们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在有些问题上更愿意接受新颖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上也有较为突出的能力。首先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明确他们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学生的成长阶段进行分层教育,满足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学习一项运动在大多数不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掌握技巧,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技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要根据科学的教育方法,找到学生的发光点,然后引导学生自己不断进步。
3.3、完善教学评价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仅包括学前的目标设定和学中的教学方法,还包括每一个学习阶段的教学评价。在我们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并没有将教学评价作为一个系统性的重要教学内容,而是在设定一个教学标准后,只要完成了就算是合格,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评价“简单粗暴”,没能深挖学生的内在潜质,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成长也没能给出客观的评价。我们之所以倡导“因材施教”,不仅仅对于学生是个性化差异的教学,而且对于学生的不同成长和不同发展也能给出客观的点评,我们要完善目前的教学评价系统,由于每一个同学的起点不同,对于运动的领悟能力也不一样,而且在乒乓球运动中也不能因为赢得了比赛就确定一个人的成败,我们要将学生的起点、个人特长、运动能力、成长水平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成长要及时给与鼓励,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条件分别给予科学性的教学评价,在评价系统中能够全面性的反应出学生的成长轨迹。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在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中不断找寻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法方法,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是我国发展乒乓球运动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普及国球运动的重要传承地方,大力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为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锻炼身心健康,作出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