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建共享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探讨

2019-12-22雷文静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三亚57202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民政府农村

□ 雷文静(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前言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绝大多数,即使国家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但是我国的农村人口依旧很多,那么在新时期国家倡导的共建共享社会发展理念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又该如何推进是有关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正是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和农民关系着国家的发展趋势,我国农村又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收入水平较低的现象,就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将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水平进行提升,为农村人民提供更好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1 、我国农村体育服务发展现状

1.1、从有向好转变

政府对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事业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农村体育竞赛活动结合相应的奖励机制,极大的提高了农民参加体育获得积极性,同时也对农村地区制定了相关的体育政策,为农村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例如政府颁布了针对农村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基本覆盖我国所有的省市的农村地区,这就是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事业从无到有。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工作更是给予高度的关注,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那么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更加强烈,积极响应国家参加体育活动强身健体,而农村公共体育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为农民提供多元化的运动方式,这就是由有到优。

1.2、从城乡非均衡向城乡均衡转变

城镇的经济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城镇获得各种资源和公共服务条件也是优于农村地区,我国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执行贯彻首先是在城镇地区进行,而农村大多数的地区都是严重缺乏公共服务资源,逐渐使城乡之间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存在严重的差距,农村获得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严重滞后,这是非常不均衡的现象,也是对广大农民生活工作积极性的打击。但在最近几年,我国极力倡导国家一体化发展实现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有关公共服务的差距,因此农村也不断获得来自国家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活动,带动农民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也是符合国家提出的全民体质要求。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缩短。

1.3、从一元向多元共生协同供给转变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基本都是有地方政府提供,但是单一的提供形式不能够满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实际需要,再加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增加,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提高,更加需求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同时也要有更高水平的体育设施。而地方政府无法提供较为丰富的体育服务,导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政府改变单一的供给方式,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多元化的供给,主要形式就是由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为辅助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但是也存在一些地区社会参与度较低,政府的投入量较大,但是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多元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共建共享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2.1、缺乏动力源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和其他的资源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因此,各地区政府缺乏对农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动力源,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投入更需要考虑整个地区发展状况。我国在之前的发展目标都是GDP的增长,而GDP也是作为考核一个地区发展的标准,但是这种考核方式虽然可以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激励的作用,但是也是存在较多的弊端,例如当地政府官员为了完成GDP增长目标,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发展经济回报高的项目,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投入量大,获得经济收益较少,因此基层政府对公共服务项目不予重视,就导致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一直缺乏发展动力。

2.2、发展滞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处于稳定,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也投入了很多的资金,促进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也取到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情况就是资源分布均衡的问题。首先就是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那么东部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是高于西部地区,无论是从体育设施还是资金投入方面,东西部的公共体育服务获得的投入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再者就是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不均衡,这也是较为突出的差异,城镇居民所获得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出很高,导致农民对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行业产生极大地不满。

2.3、发展不匹配

想要最大化的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首先需要加强公共体育器材的供应,人们只有拥有了公共的体育设备才可以进行体育活动,这也是我国农民对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最大的需求内容。广大的农民迫切的需要一定的体育锻炼场地和器材,但是需求和实际供应存在不匹配现象。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的现存现象,青壮年农民大都外出务工,在对农村供应提供体育器材时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没有考虑到农村的人口年龄现象,如果提供过多难度较大的器材不能够满足农村老人和孩子的锻炼需求。因此这就需要基层政府对农村地区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制定相应的供应方案。

2.4、村民参与度低

我国农村地区农民对于公共服务项目的参与率较低有几方面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性较薄弱,没有一定的内生秩序,这是影响农民不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我国农村的内生秩序在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其逐渐离散化。特别是现在国家制定了相应的税费规定,政府对农村实现了抽离管理,这就导致农村的内生秩序基本处于全面瓦解的局面,再加上外出务工的农民人数增多,人们的地区认同感逐渐降低,使得即使处于同一地区内人们之间的交往很少。而现在由于工作性质的影响,使农民之间出现了职业阶层问题,农民对公共服务的依赖感减弱同时也减弱了农民对各自村庄的认同感。

2.5、共享水平不高

我国农村本身体育资源就处于缺乏的状况,就更加无法实现共建共享这个发展理念。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农民的居住较为分散,交通道路不便,公共体育服务的供应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农民能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和器械严重缺失,这就形成了农民之间获得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利不平等,没有实现共享目标。一些农村地区配备了体育设备,但是也是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场地,规划者没有对该地区进行全面的考量,特别是农村年龄人口分布特点,一些数据显示,农村的体育场地在周末会实行封闭管理,那么这根本不符合现实情况。长期以往,公共体育服务的共享水平逐渐降低。

3 、共建共享视域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突破

3.1、合理化的发展定位

为了将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事业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是首要因素,我国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中存在的发展动力源不足的情况,借助合理的发展定位可以提高较大的改善。根据我国最近的政策指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体育服务机遇大力的支持是地区政府必须执行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稳定,而对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也要进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发展力量,对全民健康的追求已经成为国家共建共享发展理念中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也是在农村发挥出体育服务的社会价值,对农村地区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完善都是可以提升农村的整个格局,为农村增添生机。农民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对自身的心理健康也是一种帮助。

3.2、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政府在对农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时也要意识到城乡之间的差距是不可能完全消除,只有逐渐缩小差距,在进行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建设也要注重差异化发展形式,逐渐的完善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如果盲目的追求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将城镇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和农村保持一致不仅不能够实现缩小差距的效果,同时也是对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浪费,降低体育资源的使用率,影响公共体育服务整体效果。因此各级政府要正视城乡之间的差距,采取更有特色的建设方式,贯彻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3.3、精细化的发展策略

对于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不能够实行盲目的大量投入,而忽略建设的方式、方法,因此在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之前,需要对农村该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考核,了解了全面的情况之后,再制定较为精细化的发展策略,为村民提供精细化的体育服务。尽可能的避免大浇灌式的发展策略,不能够将农村的公共体育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利用。基层政府要重视农村人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要对农民进行体育锻炼意识宣传,提高农民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引导农民深度贯彻国家提出的共建共享发展理念。

3.4、加强区域资源的科学调配

基层政府在进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规划时要坚持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对各类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和方式进行科学整合调配,讲究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供应需求的一致性。既需要将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实现科学规划原则又满足了农民共享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为农民带来的优质服务和实现惠民目标的精准度和全覆盖度。农村的人员年龄分层较大、居住地也较为分散,在制定公共体育服务方案时要具有前瞻性,以效率为首要发展原则优化农村体育服务的供应。

4 、结束语

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能够为农民提供锻炼活动的场所,也是最符合农村发展特点的,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和各基层政府的共同努力,借助针对性强的发展策略,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内容。

猜你喜欢

农民政府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新农村 新一辈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