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中华传统美德于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
2019-12-22虞珏
虞 珏
(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课堂的重要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高校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现代护理的核心是“关怀、照顾”,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生命及个人独特的价值、认同人的整体性、宽容对待具有合理性的各种观念、注重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意义。强化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护生思想修养和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传统美德教育与护理知识、技能学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护理核心价值和人文精神,使护士更好地服务于患者[2]。
1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的总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笃志好学,奋发成才的求学精神;仁爱孝敬,尊老爱幼的人伦意识;严于律己,家国为本的自律精神;忠诚老实,严守信用的诚信品质;立身重廉,廉洁奉公的廉耻观;勤劳节俭,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重道尊德,修身践履的重德传统等[3]。它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遗产。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护理活动中表现为信念、敬业、责任、权利、义务、良心、审慎、奉献、廉洁、诚信、慎独、守纪、守时、感恩、包容、情感、荣誉、幸福、自律、勤奋等。
2 在护理教育中融入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2.1 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4]。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高职护理课程教学,赋予传统美德时代价值,加强高职护生传统美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和根本要求。
2.2 护理工作需要中华传统美德
护士的基本职责是“保存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护理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和服务性,工作内容庞杂、琐碎,每一项护理措施都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危。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忠于护理事业,热爱护理专业,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牢记自己的职责,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广博的爱心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这些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的,不可能仅仅通过护理伦理学、思想品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就能达到的,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长期、连续地将传统美德教育贯穿教学之中。
2.3 护生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
如今的护生都是“00后”,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私懒惰和缺乏责任心成为这一代独生子女的通病。他们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差,耐性差,责任心不强,对其成长成才与发展造成阻碍,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此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对网络信息监管控制不力,也导致部分护生沉迷网吧,迷恋虚拟世界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思想道德状况令人担忧。
就目前的护理教育而言,传统美德教育常常被忽略或淡化,具体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学管理部门更注重教学层面(如教学方法、环节、效果)的管理,忽视或者淡化了对育人层面的管理;二是受就业压力影响,学院往往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而忽略德育;三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和钻研如何育人,或者认为德育是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与己无关;四是有的教师对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育人意识。高职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对职业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这种传统美德教育被边缘化的教育现状,会对这些身心尚未成熟的护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他们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这样的教育注定是一种有缺陷的教育。
3 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3.1 教师言传身教贯穿传统美德教育
教师是推进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者,一位具备优良美德的教师,会以其个人魅力深深吸引护生,缩短与护生的距离,从而有效实施传统美德教育。因此,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但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言行谨慎。无论在教室、实验室,还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教师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衣帽鞋穿戴整齐,行为端庄大方,说话态度和气,动作轻柔敏捷。教师的态度、言行都会被护生模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教师的品行、思想理念、生活态度、精神面貌,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影响着护生[5],这种影响往往是不易觉察的,但会在护生身上永远留下无形的痕迹。
3.2 利用裸堂教学,打造传统美德教育平台
课堂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抓住时机,针对护生特点,结合教学环节培育护生道德品质,把传统美德教育有机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6]。预防医学课程是高职护生的必修课,目的在于使护生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强化预防观念,提高护生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好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3.2.1构建传统美德教育与预防医学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将传统美德教育融入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关键是要优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将其思想精华、核心观点概括提炼后贯穿到课程相关章节的教学之中。例如,将严于律己,家国为本的自律精神同大气环境与健康内容融合起来,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尤其到了冬季,全国大部分城市常处于雾霾之中,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节能减排:尽量绿色出行、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每月少点一次外卖、改用节能灯照明;又如,将勤劳节俭,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同水环境与健康内容有机融合,我国淡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节约用水、保护地球生态,人人有责;将民族自尊心同行为和生活方式内容结合起来,除联系鸦片战争和林则徐虎门销烟等内容外,还可结合近年来增多的吸毒贩毒现象及其危害性,唤起护生民族责任感。
3.2.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专业课教学,既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及现实意义,又要注重语言表达的优美性。如果直接引用中华传统美德特有的话语体系,很难被护生理解。要想把具有时代意义的名言名句、经典案例等引入专业课教学,就必须将其语言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教学语言,使护生喜欢听、愿意听,激发其学习热情。要善于运用表达之美、文辞之美以及语境之美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专业课教学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例如,讲授职业环境与健康章节时,利用3个问题导入:同学们介绍一下父母是做什么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患上了哪些疾病;面对这些疾病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要求护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通过讨论,既可以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渗透仁爱孝顺的中华传统美德,使护生由衷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将传统美德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互联网+”时代,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学习、交流已成为高职院校护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低头刷屏也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对此,要因势利导,让网络与手机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手段,而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教育工作者应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护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情促动,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创建预防医学教学资源库,在收集预防医学专业资料的同时,整理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案例以及相关文献等,供护生网上学习;及时发布生活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物事迹与典型案例,让护生生学有标准、做有榜样,培养知行合一、重在实践的良好品格。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应毫无例外地找出本门学科中所包含的对护生进行德育和世界观教育的可能性,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护生学习阶段,对其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全面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是护理教育者必须思考、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利于培养优秀护理人才,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