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探索
2019-12-22董晓青
李 娜,董晓青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医用机能实验学是研究正常机体活动规律、疾病发生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的实验性学科[1]。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极其重要的一门实验课程,不仅能通过实验指导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思维,促进其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等起到重要作用[2]。为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药学专业特点,我校对医用机能实验学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结合近几年的实际工作,总结如下。
1 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知识运用能力
根据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医用机能实验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增减,结合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需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与药理学有关的实验,注重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目前,本科药学专业的医用机能实验学共51学时,与药理学理论课同时安排在第四学期,实验内容分为3个部分:基础实验部分、综合实验与探索实验部分、生物医学研究基本知识部分。基础实验部分包括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可待因镇咳实验,硫酸镁导泻作用,肝素体内抗凝作用,胰岛素的低血糖反应及解救,链霉素的毒性反应及解救,共24学时。综合实验与探索实验部分包括酚磺酞药动学参数测定;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药物的抗心律失常实验,药物的利尿作用,共12学时。生物医学研究基本知识部分包括科研综合实验,药物对家兔瞳孔的影响(设计实验),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设计实验),共15学时。
1.1 基础实验部分
该部分包括动物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和几个典型的验证性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医用机能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完整的实验过程。首先,教师根据教材借助部分视听资料对医用机能实验学基本知识与技能进行讲解,包括常用实验动物的选择,实验动物(主要是小鼠和家兔)的捉拿、麻醉、固定、给药方法等实验操作技术,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手术器械的握持和使用,常用仪器的操作等,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其次,安排几个经典的、教学效果好的验证性实验,如: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硫酸镁导泻作用,肝素体内抗凝作用等。利用实验将理论知识与操作结合起来,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结果整理和分析、注意事项等,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数据整理能力、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1.2 综合实验与探索实验部分
该部分包括几个传统的大型综合实验,如酚磺酞药动学参数的测定、药物的利尿作用、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等。这部分实验由于过程复杂、观察指标和注意事项较多,对学生的各项实验技能均有更高要求。在进一步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其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各项观察指标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并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1.3 生物医学研究基本知识部分
该部分包括两次生物医学研究讲座、一次讲评和两次实验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医学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两次讲座主要讲解医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包括医学科研选题、科研设计、文献检索与利用、实验实施、材料整理和统计方法、论文的撰写及设计性实验的实施等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图书查阅文献,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提交一份开题报告(在课余时间完成),并且在科研设计实验课上汇报,教师进行点评。两次实验设计则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实验题目,在现有实验条件(动物、药品、仪器、材料等)下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束后提交一份以论文格式书写的实验报告,模拟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这部分实验的开展,大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文献查阅能力,增强了学生成就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
2 转变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培养
为适应教学改革需要,医用机能实验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科研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引入现代教育方法,如翻转课堂、PBL教学法等,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对实验的各个环节(实验步骤、现象、结果、注意事项等)提出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索,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探索意识。教师不仅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我校现有现代化医用机能学实验室10个,包括2个虚拟实验室,8个普通实验室。虚拟实验室于2012年建成,安装了82台计算机,一台服务器,配备VBL-100仿真实验室虚拟系统,2016年学校购置了大型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通过教务处教学平台与INT相连,学生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学习机能学知识,还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阅览、搜集大量实验教学资料。8个普通实验室于2013年都安装了BL-420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及凌波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更方便,实验结果更直观、可靠。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实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进行师生互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展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4 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多渠道评价学习效果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能提高学生对医用机能实验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药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在医用机能实验学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的同时增加知识运用与综合素质考核,加强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医用机能实验学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理论考试成绩(6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20%)、平时成绩(10%)(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开题报告和实验设计成绩(10%)。
总之,医用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4]。今后我们还将改进与完善医用机能实验学教学方法,满足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