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落实新《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挑战与策略

2019-12-22胡先鸿黄耀元胡逸兴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大纲理论课师资

胡先鸿,黄耀元,胡逸兴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2.共青团岳阳市岳阳楼区委员会,湖南 岳阳 414000)

2019年1 月,酝酿已久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正式出炉[1]。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新中国第五部专门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军事课教学大纲,上一部《大纲》颁发于2006年。新《大纲》从头到尾都体现了一个“新”字,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要完全落实新《大纲》,全面接受新要求,全面达到新标准,困难很多,挑战不小。1新《大纲》的特别关注点

相对于2006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旧《大纲》),新《大纲》有不少新的变化,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学保障、教学评估等,不仅更适应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强国强军的总要求,也适应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新《大纲》关于军事理论部分的教学要求,以下3点尤其值得关注。

1.1 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新《大纲》在表述军事课程要求时,第一句话便是“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这是新《大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对高校落实军事课教学任务的核心要求。旧《大纲》由于没有这一要求,部分高职院校便把军事理论课教学解读为“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同样如此,“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意义是“不折不扣”“必须完成”,是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办学质量评估等的必查项目,是高职院校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高职学生必须要学习且必须要修满2个学分的课程。

1.2 进入课堂教学计划

新《大纲》还要求把军事课教学列入“教学计划”,并且特别申明“严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调减、占用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在表述教学方法时,还专门提及要“进入正常授课课堂”,还要“严禁以集中讲座等形式替代课堂教学”。这些表述,不仅是旧《大纲》所没有的,有的还是新《大纲》重点提倡的,如对“讲座”的要求,旧《大纲》提倡,新《大纲》禁止。过去,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中和”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与“紧张”的课时、稀缺的军事课师资之间的矛盾,大多采用讲座的方式来“完成”军事课教学任务。因此,新《大纲》的新要求,无疑给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1.3 建立军事课程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

新《大纲》在表述“督导评价”时,显然比旧《大纲》更具体、更严格、更直接。要求“把军事课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体系”,而且要“作为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具体来说,要建立三个层面的督导机制,最上层是国家层面,要把“军事课纳入国家教育督导体系”;中间是省级层面,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军事部门成立军事课教学督导机构”,加强对军事课教学的督导;最下层是高校层面,要求“各学校要建立军事课程评价体系”,要“将军事课程评价纳入学校课程评价总体框架”,还要写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办学水平评估”报告。新《大纲》对军事课评价体系与管理制度的要求,使得高职院校对新《大纲》的认识,必须要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国家发展的高度、国家人才储备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认识层次。

2 高职院校落实新《大纲》的主要困难与挑战

高职院校由于学制较短、总体课时较少、师资缺乏等,军事课教学一直存在着重军训、轻理论;重专业课、轻军事课;重核心与重点专业课教师的培养、轻军事理论课教师的培养与引进等问题。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器质性损伤”要马上克服或“治愈”,客观上是十分困难的。

2.1 教学课时难以保障

高职学生的三年学制中,有半个学年甚至一个整学年都要离开学校进行岗位实习。即使在校期间,也有数量不等的时间要专门进行技能操作训练。一周五天的上课时间里,还有一至两个半天要留给学生从事社团活动。在公共基础课中,除思政课外,还有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等都要挤入课程安排,因此正常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就显得特别珍贵。过去,为了保障核心课程的教学,军事理论课往往被忽略。新《大纲》要求军事课要保障36个课时,势必要减少其他课程的课时,或者利用学生非正常上课时间(如晚上自习)等。

2.2 军事课师资难以保障

军事课不同于思政课。要讲好军事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军事理论素养,要接受充分的军事理论培训,最好能有从军经历或一定时间的军营生活体验。转业军官是最佳军事课师资,但此种情形可遇不可求。而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没有把军事理论课作为刚性任务来对待,没有重视军事理论课的师资培养,更没有思考师资保障体系的建立[2]。因此,即使高职院校有心要落实新《大纲》教学内容,如果不加快培养师资、建立师资保障体系,师资难题也会使军事课教学成为无米之炊。

2.3 课程建设质量难以保障

没有合格的军事课教师,是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军事课程的。军事课是一门科学,其课程建设不仅需要有懂教学的教师,更需要有一定高度与深度军事理论素养的教师。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所崇尚的是“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就业导向”等,所有教学资源都集中运用在“专业群建设”“核心或重点专业课程建设”之中,对没有硬性指标要求的军事理论课,则只关注“有没有”,不关注“精不精”。因此高职院校大多不具备足够的、专门的、专业的军事课师资。没有这样的师资,就不会有高度依赖专业师资的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以及与信息化高度关联的微视频制作、MOOC建设等。没有这样的师资,也不会有高度依赖专业师资的课程建设质量。

3 高职院校落实新《大纲》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新《大纲》明确规定,要“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要“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这些规定与要求,相对于旧《大纲》,目标更明确、要求更具体、语言更严厉。落实新《大纲》,已经没有捷径,不可回避,只能直面难题,迎难而上。

3.1 高校党委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反省过去,重视新《大纲》、落实新《大纲》

过去旧《大纲》落实中的课时不到位、师资不到位等问题,表面看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实则是思想问题,是重视不够的问题。面对新《大纲》的新要求,高校党委要“自我革命”[3]“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要真正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来思考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与新《大纲》落实中的诸多问题。“脑袋决定四肢,思想决定行动”:革不了旧,即迎不了新;不能“自我革命”,即不能推陈出新;解决不了思想问题,即解决不了行动问题。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只有党委能认识到位,军事课教学的新要求才能落实到位。

3.2 教务部门要创新性整合课程、调整课程,坚决保障军事课课时

高职学生的理论课时总量的确有限,但也不是无解。要把军事理论课的课时落到实处,一是可以把其他基础课进行整合以缩小课时量。“其他基础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高职院校有许多整合基础课的成功经验,坚定的整合信念加上创新的整合思维,一定可以产生实用的整合办法。二是可以把军事理论课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新《大纲》没有要求军事理论课必须要开在第几个学期,但学生的国防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课时紧张的高职院校,其军事理论课就不必只局限于第一个学期了。三是可以把部分专业课或公共课调整到第二、三学期及以后,以便腾出第一、二学期的课时用于军事理论课教学。

3.3 人事部门要一手抓内部培养一手抓外部聘请,保证军事课师资与师资质量

军事课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授课教师的特殊要求。要全面落实军事理论教学任务,师资方面的难度是不可回避的。解决此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二:一是内部培养军事课教学骨干,把有潜力的教师送到相关单位培训,借鉴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模式派遣教师到部队军营体验生活,或者派遣师资到军校接受3~5个月的中短期培训。接收有担任教师潜力的复退军人到高校任职,再进行定向培养,直至胜任军事理论课师资。二是聘请校外军事专家、学者到高职院校授课。由于授课具有常态化特征,故可建立军事理论课师资库,着意吸收散落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具有军事理论教学能力的复退军人、军事学者、地方党校讲师团讲师、退休教师等,建立长久授课合作关系或合作机制,以解决高职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之需。

3.4 各教学部门与课程师资要共同携手强力推进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广泛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为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新《大纲》强调要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具体提到了要运用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便利条件,广泛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因此,无论是教学机构还是授课教师,都要直面军事课程建设重任,一方面是教研机构要尽量网罗信息技术娴熟、课程建设内行的教师加入军事课程建设队伍;另一方面是军事课教师本人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军事课程建设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军事理论课建设成为高质量的精品在线课程、高人气的优秀精品课程。

猜你喜欢

大纲理论课师资
“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农业农村部公布31项新制定修订农机推广鉴定大纲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应试良方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2015年第二批)目录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