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取款服务点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9-12-21孙世全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
文/孙世全,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
1 助农取款服务点风险状况
1.1 利用助农取款服务点银行卡消费功能进行超额取现。通过分析服务点数据,助农取款服务点存在银行卡消费金额与服务点规模严重不匹配现象,其主要原因为助农取款服务点利用银行卡消费功能进行超额取现,而超额取出的现金部分用于赌博等非法活动,存在较大资金风险。
1.2 利用系统漏洞进行超额取现。有关规定要求各助农取款服务点单卡取款限额为:单笔2000元,日累计2000元。但由于涉农金融机构系统设置问题,只限制了单笔取款上限,并未对累计取款金额进行限制,导致个别服务点存在同一账户单日取款金额超过2000元的现象发生,存在一定资金风险。
1.3 大额转账/汇款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分析助农取款服务点交易明细发现,助农服务点非现金转账/汇款金额普遍较大。有部分服务点为农资店、粮店、建材店等,在进货及粮食收购时转账/汇款金额较大实属正常。但其余服务点规模较小,大额转账/汇款疑似用于民间借贷,将闲散资金借于在当地威望高的助农取款服务点经营者,经营者将募集资金用于生产或借贷,视情况向当地农民以现金或生产资料的方式返还利息,蕴含风险不容忽视。
1.4 制度缺失,协议粗略模糊,责任划分不明确。涉农金融机构与助农取款服务点签订的协议存在内容均较为粗略,现金来源、差错处理、客户纠纷处理、风险防范定等条款,约定不够明晰现象,导致在业务推广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风险。主要体现在服务点服务不规范,如私自收费、支付假币、误导客户操作、将机具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等风险,少数合作商户未按规定建立助农取款登记簿或登记信息不完整,部分商户缺乏识别假币的基本能力,存在收付假币的风险。并且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一旦出现上述问题,极易引起纠纷,影响助农服务的开展。
1.5 存在资金安全风险。部分助农取款服务点未配备保险柜,存在安全风险。助农取款机具几乎全部安装在商店等场所,客户风险意识淡薄,有的只是用简易的桌子作为营业柜台,现金存放在敞开式的纸盒或是抽屉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对现金的需求量加大,而多数服务点深处乡村,距离银行网点路途遥远,经营者无法保证每日将服务点的现金存放在银行,部分服务点经营者年纪较大,风险意识及其淡薄,一旦被不法之徒获悉,易诱发盗抢风险,将给服务点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1.6 存在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当前布放的电话自助终端机具使用率偏低,仅有约20%-30%的使用效率正常,使用效率正常的商户基本都能熟练操作机具且在发生简单误操作后都能熟练纠正差错,差错风险极低,而其他低效率使用的商户中,对机具发生简单故障等问题,不会排除或因业务操作不熟练不敢轻易尝试性操作,导致该类商户使用机具效率低下,责任性不强,对发生的助农取款业务存在漏登记现象,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
2 助农取款服务点风险防范措施
2.1 选准切入点,严把准入关。加强服务点准入、退出管理,建立严密的日常监控制度,完善规范业务流程,对助农取款服务点的申报条件、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等进行规范。对于不符合规定选取的助农取款服务点予以清理,因特殊情况不能满足要求的将慎重选择,避免重大风险的出现。在服务点的选择上坚持平等自愿、风险可控的原则,服务点应具备有固定场所、运营稳定、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热心为农户服务等基本条件,并能遵守银行卡支付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2.2 探索助农服务点分类监管措施。由于助农服务点涉及多个行业,各行业支付业务需求不同,探索助农服务点分类监管措施,限制规模较小的服务点转账/汇款及消费/收款额度,加强规模较大服务点资金监管。杜绝利用转账/汇款及消费/收款进行违法金融活动。
2.3 完善规章制度及系统设定,确保助农取款业务规范运行。根据农村实际,制定助农取款服务点统一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环节的规范管理,防范业务风险。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设置单卡单日累计2000元的助农取款限额,杜绝利用系统漏洞超额取款现象。
2.4 加强对助农取款服务点商户培训,完善安防设备。通过此次调研发现有些助农取款服务点商户风险意识不强,机具使用不熟练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一是要求涉农金融机构加强助农取款服务点商户培训,加大巡检力度。二是完善现金量较大,位置较偏远助农服务点安防措施,保障服务点资金安全。
2.5 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努力打造农村良好的用卡环境。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以贴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的方式,深入开展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知识、信用知识宣传,培养农民用卡习惯,提高农民非现金支付意识和信用意识,不断完善信用监督机制,打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