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教改中的实践探索
2019-12-20刘敏李笃峰
刘敏 李笃峰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笔者在《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中采取了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分三阶段考核学生学习成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提高了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计量经济学》
当前,教学中常用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为以教师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然而,将这种评价方式应用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却存在诸多弊端。能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基于此,笔者提出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中,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目标。
一、《计量经济学》教改中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对于强调实证研究能力的经管类专业而言,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教师为中心的终结性评价容易造成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通过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深、缺乏应用能力。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形成性评价成为《计量经济学》教改的重要方向。
二、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评价的变革产生的。Jonsson等指出,形成性评价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2015)。梁俏等指出,形成性评价本质是“评价作为一种基于反馈-纠正的系统”(2019)。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明确改进方向,并对教学过程及时进行修正。从上述研究中不难看出,形成性评价的出发点是学生是否实现学习目标,其核心是反馈而不是评判,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学生依据反馈信息,持续改进自己的学习,以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则依据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与策略,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三、形成性评价在《计量经济学》教改中的运用
笔者在《计量经济学》第四章中采取了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以三阶段考核法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第一个阶段考核要求学生自拟话题完成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中需构建不少于5个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之后,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与处理。在第一个环节中,重点考核学生运用计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成绩由教师给出,占模块总成绩的30%。第二个阶段分为交叉评阅以及评阅意见分享两个环节。交叉评阅环节要求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分析报告: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评阅报告附录中的原始数据,验证所评报告中的实证结果是否准确,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分析报告的规范性做出评阅。这一环节的成绩由老师给出,评阅意见越具体,评阅人获得的成绩越高。在交叉评阅结束之后,还有一个评阅意见分享环节,参与分享的学生可获得额外加分。学生先对其给出的评阅意见进行分享,之后,老师会对评阅的亮点、问题以及评阅中遗漏的一些问题进行点评。第二阶段成绩也由教师给出,占模块成绩的40%。第三个阶段要求学生针对同学给出的评阅意见以及分享环节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指出的共性问题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分析报告成绩由老师给出,占模块成绩的30%。
四、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效果
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完成的分析报告质量有了大幅提升。笔者在课后邀请学生进行座谈,不少学生提到,尽管采取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后,需要在课后倾注更多精力进行学习,但通过互评、获得反馈以及进一步修改,对计量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很大程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獻:
[1]刘敏.关于三本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5(08):253-254.
[2] Jonsson A,Lundahl C,Holmgren A.Evaluating a large-scale implementation of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in Sweden[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Practice,2015,22(1):104-121.
[3]梁俏,崔雷.形成性评价反馈互动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高教学刊,2019(15):52-54.
【本文系西安欧亚学院2018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计量经济学》”(2018KC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