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2019-12-20王路申大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有效提问高中地理

王路 申大魁

[摘   要]文章根据有效提问的相关要求,借鉴生物学科相关学者研究课堂提问有效性而开发的量表,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制出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量表”,将其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研究发现,教师的大部分提问都能起到促进教与学的作用,但是仍旧存在提问欠缺系统性、课堂提问主体单一等问题。采用增强提问表述系统性、控制提问程度、增加提问对象等策略,加强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提问;提问有效性量表;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3-0067-0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也是大多数一线教师惯于使用的教学手段。提问效果具体怎样?该如何对效果进行评价?为了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这是本文要重点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何为有效提问

(一)有效提问的标准

判断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可以参考以下五个方面:①是否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②是否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③是否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④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⑤是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有效提问要达到的效果

课堂上的有效提问要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一种渴望心理,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有效提问的可视化测量

笔者对提问有效性评价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参照高志远等专家学者研究生物学科教学时开发的量表,基于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特性和课堂教学现状,根据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制出以下量表,对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可视化测量。

量表内容解读:序号——记录教师提问的数量和顺序;内容——记录教师提问或学生回答的原话及关键词(尽量以原话为准);指向——指提问的针对性和目标性,用“明确”或 “模糊”记录;追加——教师是否重复问题或变换表达方式,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记录“是”或“否”;层次——反映知识的难易程度,包括“识记”“判断”“理解”“探究”;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小组”或“个体”;提问方式——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作答”或“小组讨论作答”;停顿时间——教师提问之后的等待时间,即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的时间;回答对象——学生是“集体回答”或“单独回答”;教师理答部分需要根据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反应进行不定项选择或在“其他”栏目中进行补充,其中前四项针对问题答案或者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态度,是否追问则体现对问题所涉及知识点的补充和延伸。

三、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结果

运用上述“课堂提问有效性量表”,对成都七中部分班级的高中地理课堂实录进行分析,得出如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现状。

1.大部分问题指向明确,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问的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对于小部分表达不清晰或提问太广泛的问题,教师会进行追加提问,将问题更规范更具体化,或进行适度提示让学生明确回答的方向。

2.对地理概念、简单的地理规律原理等识记性知识,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学生集体作答,提问后停顿的时间较短;需要运用地理规律或相关概念对某种地理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理解类知识,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稍长,且即使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问,也会面向个体请一个或多个学生先回答思考的结果,随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补充;对于探究性问题,一般采用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补充作答,最后教师点评,归纳总结。

3.教师在理答时,几乎不会打断学生的回答,但如果学生完全回答不了则会找其他学生代答;极少会采用不理睬或批评的方式,大多数会进行鼓励、称赞,然后用学生的原话或更规范的地理用语重复答案;对于理解应用型问题,有时会进行追问,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

4.对于整堂课而言,教师提问欠缺系统性。有时候教师提问脱离当前问题情境,或者提问零散不系统、知识跨度太大,会让学生短时间内无法进行思维转换,增加学生对问题及知识点的疑惑,导致学生不知从何处作答,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

5.课堂提问主体单一。高中地理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提问,且大多数并非学生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是被教师点名后才回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对教师进行提问,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更是少见。

四、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系统性

1.设计以核心问题为逻辑起点的提问体系。在课堂提问中,要遵循“核心问题—加工性问题—追加问题”的体系,将整节课的知识串联起来,使教師的提问具有逻辑性,从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逻辑性。

2.以学习逻辑组织课堂提问,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科逻辑的组织方式具有客观性,主要揭示的是学习的结论。虽然学科逻辑更加严谨、客观、完整和系统,但是过于抽象。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更需要的是学习逻辑,因为学习逻辑注重学习结果的获得过程,具有主观性,需要学生结合已有经验,通过易懂易会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利用真实现象或事实(情境)符合学生学习习惯,代入感很强,使其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从“提问与提问捆绑”走向“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捆绑”。“提问与提问捆绑”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更关注的是提问的顺序,即先提问什么,后提问什么。这样的提问虽然有逻辑,但关注的往往是每个提问的回答结果。“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捆绑”是指,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以学生的前一个回答为基础,这样每个提问都是在学生上一个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的思维是连贯的,有利于其在后续连贯而更加深入的思考中逐步加深对前面学习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也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应该是教师在透彻分析知识之后,基于学生的学习逻辑与已有学习经验,按照最易让学生理解的方式来组织该堂课的提问,使提问有逻辑、有层次、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控制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程度

1.有效课堂提问的设置应把握深度和广度。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因此思考的程度要符合学生的水平,根据教育心理学“最近发展区”原理,“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深度,是最适合的提问深度。另外,综合思维是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中一定要注意广度,要注意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

2.有效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在提问中要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提出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同时能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使其做到触类旁通。

3.不同课型的提问要有程度上的区别。高中地理课堂的提问要根据课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于新授课,提问要尽量与当堂课的知识紧密相关,所提问题围绕当堂课的知识点展开,或是对基础知识的回忆,或是对当堂课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或是拓展运用;对于复习课,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的记忆,应更偏向于综合性问题,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知识系统的建构。

(三)规范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表述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定是注意语言表达的提问。这就要求提问的语言要准确、清晰,问题目的性和指向性要明确。另外,提问的语言要具有艺术性,提问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适当放慢语速有利于学生听清楚问题,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语调的差异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对于比较难的问题,适量的重复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四)增加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对象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定要兼顾全体学生。提问只针对少数学生或某个学生,不能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是低效的。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应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问。容易的问题,提问中差生,问题较难时,可提问优等生,或者面向学生小组提问,让学生共同解决。

总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識不断深化、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简便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能力的今天,教师更应该认真反思,仔细设疑,合理有效地提问,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春艳.学习视角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8(8):99-105.

[2]  谭姝.课堂提问有效 地理教学高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3):50.

[3]  刘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有效提问高中地理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的重要性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