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腔结构对称性影响的主客观分析*

2019-12-20刘俊秀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偏曲矫正术鼻甲

于 辉 朱 丽 刘俊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 100191)

鼻中隔偏曲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出血,甚至出现鼻涕多、打鼾、头痛等症状,患病率为16%~79%[1,2]。鼻中隔偏曲常导致双侧鼻腔结构不对称,且伴随着下鼻甲肥大,引起鼻腔通气功能障碍等问题。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通过手术矫正的方式恢复鼻腔的对称性,改善鼻腔结构形态及通气功能。我们对我科2018年1~6月12例成年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双侧鼻腔进行主客观指标评估,旨在探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腔结构变化与鼻塞主观症状的关系,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个性化、微创化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49岁,(31.2±17.8)岁。以鼻塞为主诉,伴头痛5例,鼻出血7例。病程(1.06±0.27)年。均在术前、术后行鼻窦CT检查,CT显示无良恶性肿瘤,无鼻外伤、手术史。

病例选择标准:①以鼻塞为主诉,鼻窦CT提示鼻中隔偏曲,有手术指征(鼻中隔偏曲影响呼吸,鼻塞严重;高位鼻中隔偏曲影响鼻窦引流或引起反射性头痛;鼻中隔骨棘常致鼻出血;鼻中隔偏曲影响咽鼓管功能);②CT检查前2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无鼻腔减充血剂使用史;③鼻内镜及鼻CT检查排除鼻息肉和严重急慢性鼻窦炎;④无血液系统疾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1.2 方法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告知所有患者术后需进行复诊及随访,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配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均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医师施行。采取左侧鼻腔径路,于鼻中隔前端顶部切开黏膜及软骨膜,向下延伸至鼻腔底,分离鼻中隔双侧黏-软骨膜及黏-骨膜,切除偏曲软骨及骨质,复位缝合鼻中隔黏膜,对下鼻甲、中鼻甲未做处理。

1.3 观察指标

采用VAS评分(在一个10 cm标尺上,1 cm表示1个刻度,标尺的一端为0分,表示鼻通气度最佳,另一端为10分,表示通气程度最差,患者根据自己对鼻腔通气程度的主观感觉,指出对应的数字)对术前、术后1年鼻腔通气程度的主观感觉进行评价。

术前后对鼻腔鼻窦进行CT检查,测量双侧鼻腔下鼻甲最内缘与鼻中隔的水平距离、下鼻甲最下缘与鼻底的垂直距离和下鼻甲水平方向的最大厚度,测量均由同一名耳鼻喉科医师独立完成。CT检查前应排净鼻腔分泌物,在室温环境下安静30 min后对鼻腔进行CT冠状位连续扫描,前至鼻前庭,后至鼻咽部。为研究下鼻甲全貌,在骨窗口,以结构相对恒定的下鼻甲骨为参照物将下鼻甲划分为前、中、后3段,前段取能完整显示下鼻甲的第1张图像,后段取能完整显示下鼻甲的最后1张图像,中段取两者中点处的图像。在图像工作站内,将图像适当放大,分别测量手术前后双侧鼻腔下鼻甲最内缘与鼻中隔的水平距离a、下鼻甲最下缘与鼻底的垂直距离b(图1)以及下鼻甲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厚度c(图2)。计算宽敞侧与狭窄侧下鼻甲距鼻中隔水平距离的比值。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鼻腔结构测量

术前后鼻腔狭窄侧下鼻甲骨内缘与鼻中隔水平距离差异有显著性(P<0.05),鼻腔宽敞侧下鼻甲最内缘与鼻中隔水平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宽敞侧与狭窄侧下鼻甲最下缘距鼻底的垂直距离和下鼻甲水平方向最大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VAS评分、双侧下鼻甲与鼻中隔距离比值

术前后鼻腔通气程度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表2),说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恢复鼻腔结构对称性,改善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塞的症状。术后双侧下鼻甲距鼻中隔水平距离比值明显优于术前(t=3.862,P=0.003)。

3 讨论

人体发育过程中鼻中隔偏曲作为鼻腔结构异常的原发点,可以导致双侧鼻腔空气流动不对称,常表现为狭窄侧通气不畅,由于宽敞侧过度通气,导致鼻腔气流形态异常,引发下鼻甲等相关结构增生肥厚等不良后果[3,4]。Serifoglu等[5]为评估鼻中隔偏曲的方向与鼻骨形态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250例鼻中隔偏曲进行冠状位CT,排除可能影响鼻骨形态的因素,结果显示鼻中隔偏曲可能是影响鼻骨形态的一个因素。许庚等[6]通过流体力学研究鼻腔的通气功能,结果显示进入鼻腔50%以上的气流流经以下鼻甲为主的总鼻道中下部,且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形成的最小截面积对通气阻力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白鹏等[7]对84例鼻中隔偏曲行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腔扩容术治疗,对照组行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鼻腔扩容术,观察组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鼻腔扩容术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图1 A.术前下鼻甲最内缘与鼻中隔的水平距离(a)和下鼻甲最下缘与鼻底的垂直距离(b);术后下鼻甲最内缘与鼻中隔的水平距离(a)和下鼻甲最下缘与鼻底的垂直距离(b) 图2 A.术前下鼻甲水平向上的最大厚度(c);B.术后下鼻甲水平向上的最大厚度(c)

表1 术前后鼻腔结构的比较mm

表2 术前后VAS评分、双侧下鼻甲与鼻中隔距离比值比较

3.1 鼻腔结构数据分析

唐媛媛等[8]对健康人和鼻腔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者的鼻腔气道三维重建,分析二者鼻腔气道气流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鼻中隔偏曲者双侧鼻腔气流流量分布以气道宽敞侧为主,为验证计算机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实验过程中,对所有受试者根据数值模型计算出的鼻阻力数据,应用鼻阻力计进行鼻阻力测量进行验证,2种方法均得出实验组鼻阻力较对照组增大,2种方法测得的鼻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认为该研究建立的数值模型基本反映出鼻腔结构异常者和健康人的鼻腔气道特征。

本研究显示术后鼻腔狭窄侧下鼻甲与鼻中隔的水平距离为(3.66±0.72)mm,明显小于术前(3.01±0.74)mm(t=3.853,P=0.003),鼻腔宽敞侧术后未出现明显变化。术前后鼻腔宽敞侧与狭窄侧下鼻甲最下缘与鼻底的垂直距离、下鼻甲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双侧鼻腔对称性对鼻腔通气具有重要影响,而且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主要是通过恢复双侧鼻腔对称性从而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3.2 VAS评分、双侧下鼻甲距鼻中隔水平距离比值的分析

Aams等[9]将VAS评分用于量化患者鼻腔通气程度的主观感受,该方法更为简单、客观。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后鼻塞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2例术后鼻塞症状均明显好转,鼻塞评分(4.5±1.7)分,术后鼻塞VAS评分下降3分以上,说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取得很高的手术满意度,恢复鼻腔结构对称性,有效改善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塞的症状。

综上所述,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主要是通过恢复双侧鼻腔对称性的方式改善鼻腔通气功能。我们选取下鼻甲最内缘与鼻中隔的水平距离、下鼻甲最下缘与鼻底的垂直距离和下鼻甲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厚度进行鼻腔结构特征分析,对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偏曲矫正术鼻甲
慢性鼻炎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中鼻甲的处理研究进展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鼻中隔偏曲怎么治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骨角度变化的CT分析
鼻中隔偏曲需要做手术吗
眼轮匝肌瓣联合眶隔脂肪瓣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及美学效果分析
术后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术后肢体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