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20李如兵
李如兵
(阳谷县中医院,山东 聊城 252300)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一)加强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立医院要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医院的成本就是医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成本、房屋设备折旧、药品费、材料费以及水电等其他费用,医院的资源是有限的,公立医院通过成本核算,测算出各项经济活动的最低成本,并通过考核加以控制,实现公立医院以较少的成本投入,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二)加强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一部分,是医院进行绩效考核与分配前提和基础。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对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成本运行中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进一步优化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实现通过成本核算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减少患者的就医负担的目的。同时加强成本核算,让所有职工都参与到成本管控过程中,让所有职工都树立成本管控意识,让节约成本成为常态,也有助于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整体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公立医院的竞争力
成本核算水平的高低代表公立医院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的运行成本越低,医院的管理水平越高,医院的竞争力越强;反之,医院的运行成本越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越低,医院的竞争力越弱。公立医院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成本,使患者以较低的费用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从而赢得患者的满意,让更多的患者来医院就医,使医院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公立医院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进程,在医院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引入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使医院整体水平得到提升。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在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包括成本核算方面也引进了信息化手段,但信息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医院的业务管理系统HIS、LIS、PACSS、电子病历等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是不同公司开发的,系统各自独立,相对分散,没有有效整合在一起,不能实现数据有效共享、自动采集,成本核算中部分数据还需要手工采集,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也降低了成本核算的效率,最终影响到管理层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分析和决策。
(二)医院管理层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
2011年我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就提出,公立医院应该规范核算标准,严格进行成本核算,然而大部分公立医院只进行了会计核算,对于成本核算仅停留在基础的计算成本阶段。成本核算需要许多信息系统的数据支撑,才能实现,而目前公立医院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成本核算数据还需要手工录入,增加了核算人员的工作量,影响成本核算的效率。另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使医院的管理层,只关注会计报表,关注医院的收入指标、资产状况,而对于成本和支出关心不够,造成成本核算只流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能给医院发展和决策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
(三)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考评体系
成本核算是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作为支撑,成本核算体系包括直接成本的归集、间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成本的核算、成本的分析、成本考核、成本评价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没有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考评体系,核算做的较多,考核评价做得较少,核算也仅限于对直接成本的归集和核算,对运行过程中的间接成本归集和分配涉及较少,对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评价考核更流于形式,造成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现成本出现异常,不能马上对成本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医院成本核算往往停留在事后控制,不能在事前和事中对医院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另外由于缺少有效的成本核算考核和评价,也使医院成本核算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及时得到优化。
三、完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
公立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系统,HIS、LIS、PACSS、电子病历等业务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效整合,统一医院的数据字典,包括职工的类别和编码,科室名称和编码、供应商名称和编码,设备、耗材名称和代码等,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建立在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基础资料信息以上。公立医院需要处理的成本核算数据量大,品种复杂,依靠手工手段进行统计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准确性差,因此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使成本消耗建立在自动采集、传递、处理、分析基础上,可以提高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效率,大大降低核算人员的工作量,也节约了人员成本,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也能减少差错的发生,保证成本核算数据及时性、准确性。为医院管理层进行成本分析和调整管控目标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支持。
(二)建立健全成本核算机构,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所有员工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公立医院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需要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要形成从医院的管理层到普通员工,从临床一线科室到行政后勤科室相互协作的成本核算体系,让医院的每一位员工都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该建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成本核算领导小组,成员包括财务科、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器械科、人事科、信息科、总务科等职能科室的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成本核算小组,以财务部门为主,负责医院的日常成本核算工作,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领导小组应制定详细的成本核算制度、明确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核算流程,为成本核算的有效执行提供制度保证。成本核算是一项繁杂又需要技术支持的工作,因此对完成这项任务工作人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完成这项工作的相关人员既要懂医院财务核算知识,熟悉医院的业务流程,还能熟练运用信息化工具,这种复合型人才需要医院管理层从内部进行挖掘和培养或者通过招聘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只有队伍建设好了,医院的成本核算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才能使成本核算更好的服务医院管理。
(三)加强成本分析和评估,建立科学的成本考核体系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公立医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内部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是公立医院当前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公立医院通过加强对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分析、对比、评估,目的是使医院的运营成本得到控制,使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因此公立医院应在加强成本核算同时,通过分析医疗活动中成本运行情况,评估成本的消耗是否合理,找出成本升降的原因,通过调整成本核算方案,不断矫正成本核算误差,从而优化医院的成本考核体系,使医院的成本考核更科学,更符合医院的发展的现状。
四、结束语
加强成本核算对公立医院自身的发展,医患关系的改善、医务人员的薪酬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定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让医院的每一项支出和成本都更加透明,更加合理,使医院的薪酬分配更能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从而调动科室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立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可以降低患者的就医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