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全覆盖理念下的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研究
2019-12-20林琳
林琳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审计局,内蒙古 赤峰 024200)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主要指各级审计单位结合本级人大审核与批准的年度财务预算,选择本级财政机关以及内设单位等为主体,在预算执行环节审计监督财政应用的具体状况、预算收付工作完成状况与其他财政收付的准确性、合法性展开的审查监督。因为我国持续深入进行预算执行审计,更好保证了地区经济活动的稳定,推动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对财务预算落实审查的具体工作,由于有关财政中心没有对财政预算展开审核,或是对财政预算落实审计时不全面,造成对党委、政府和人大监管的服务水平不够,下降了被审计方的财政经费控制能力。为此,要顺应国家财政变革,加强财政预算实行审查,以全面突出审计监督的优势。
一、预算实行审查全覆盖的概念
预算实行审查的全覆盖主要指审查覆盖主体包含一级预算机构以及二级预算机构,坚持应审尽审的重要原则,不存在一点盲区、死角,完成横向全覆盖;针对单一项目就注重其预算申报、制定、调整和经费的下拨、应用、结余与问题调整、绩效评估等问题,从纵向方面全面预算经费运转的全覆盖。因此,结合审查全覆盖的概念,能够将之定义为:审计单位在一定阶段里科学规范的选取审计形式,尊法全面审查审计监督范畴之内的全部情况,得到周期性的动态审查全覆盖。
但目前的县级财务预算实行审查现状不好,还没有得到真正含义上的审查权覆盖。其中常见的问题是:基层审计者技术方式与员工素养方面存在问题,在日常操作中缺乏对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审查的覆盖面较小,未能及时高效的整合全部一级预算机构与相关二级预算机构的审计任务;对审计业务的分配不科学,造成审计工作核心不明显,下降县级财政预算经费应用效益;在审计过程缺乏服务思想,服务被动,干扰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审查的效率。
二、财政预算实行审查中常见的问题
(一)工作思路模糊,缺少长期规划
财政预算实行审查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审计单位和被审计方出现了比较消极的思想,造成审计工作缺少思路,降低了审查质量。传统观念的限制具体表现为审计单位仍然根据财政收付审查的传统方法,将财政机关本身的违规行为视为审计工作的核心,不能实现良好的效益性审查;对财政预算实行审查的定位有一定局限性;预算实行审查忽略了财政预算制定与财政经费的应用状况,只是重视财政经费合法性审查;此外,审查报告无法起到相应的建议性功能,报告内容只限于审计过程发现的不足,而缺乏处理问题建议及意见。
(二)审计者的工作方式单调且落后
当前,大多数审计者在财政预算实行审查过程,还采取人工翻查账本的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下降了审计效率。同时,人工查账极易产生差错,引起不必要的审计风险。另外,有些审计者的知识水平与业务处理水平交替,已经难以负荷现代化预算实行审计的要求。
(三)预算制定不合理
大多数财政预算制定存在不标准与不完整的现象,造成预算执行中出现许多问题,例如财政预算不够、支付预算的批复慢等。预算制定也影响到预算执行审查,属于预算执行审查的直接基础。如果预算制定产生问题,最后必定会限制财政预算实行审计活动的进行。
(四)审计覆盖面应当不断拓展
审计全部覆盖环境下,需要对一级预算机关与相应的二级预算机关实现应审必审,但当前针对县级审计单位来说,在组织审计工作时,对有关审计业务审计不完全,存在漏洞,影响到审计的整体性。另外,县级审计单位对预算执行状况审计相应的业务缺少深度探究,审计目标模糊,核心不明确,进而影响到财政预算经费的科学使用,无法全面提高审计效果。
(五)审计工作缺乏主动性
强化审计全覆盖环境下县级审计单位预算执行审查,要求县级审计单位提升主动思想,如此方可更好提升审计的合理性。但当前县级审计单位注重组织本级预算落实审计,针对部门预算落实审计缺乏重视、流于表面,进而不利于立即找到问题并进行整改,影响到县级财政预算落实审计活动开展质量。
三、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查的途径
经济体系变革和审计全覆盖背景下,审计要点持续更新,审计领域不断拓展,如此对财政预算实行审计任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怎样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执行审查的基础项目,是所有审计机关需要共同处理的问题。强化执行审查的措施具体包含如下几点:
(一)增强对审计全覆盖概念的深度了解
实施县级审计单位预算执行状况审核,要求各大审计机关职工的踊跃参与,因此要提升员工对审查全覆盖有关业务的关键性认识,提升审计项目的重视程度,而且要强化团队组建,组织全面培训活动,引导员工系统的探究国家级行业相应的政策法规,注重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提升对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能力,并根据本身的业务情况,在预算执行、财会核算、业务控制等环节深入探究研制专业的审计系统,做好信息收集、分析以及共享工作,及时展开问题排查,进而持续提升审计监督的整体性。
(二)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审计者专业素养
对于审计者需要进行知识更新和学习培训,使之进一步提高业务素养,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审查。首先,使审计者能够依靠财税中心、预算执行中心的财务核算软件及其业务管理数字平台等采集、整理审计信息;其次,可以积极采用审计AO系统或是SQL等信息库,对从被审计对象收集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借助“统一分析、找到疑点、分散审核”等方法,将审计者从人工翻查账单、凭证、资料中解放出来,提升工作效率。
(三)统筹集中审计业务,拓展审查的覆盖面
审查全覆盖标准的出现,对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审查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县级审查单位唯有统筹集中审计业务,拓展审查覆盖面,方可得到对审计主体、范围的整体覆盖[1]。为此,县级审计单位要强化项目计划控制,积极创建与优化审计项目库,整体覆盖审计主体,将所有有关预算执行的内容均引入该项目库内,营造一定的应审尽审环境。
(四)科学分配审计项目,掌握审计核心
县级审计单位要全面整理审计主体,确定工作要点。审查全覆盖并不是平均用力,县审计机关要主动与县级政府单位、财政机关、被审计方等进行沟通,根据必审、抽审、轮审以及突审等手段,体现对核心部门与核心单位、重大经费、大型项目的审查,保障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政策法规的执行。
在县级财政预算经费的配置与应用过程均有审计核心,需要科学分配项目,掌握关键,加强审查力度。在预算执行审查的分配中,要和其他审查项目融合,将部门全部公共经费的运作视为主线,主要分配审计投向大型国家政策的经费、优化民生的经费预算执行状况;给予预算执行审查和经济责任审查的目标、内容、方法具有共通性这个特点,同步审计机构的预算执行状况、相关领导人员的经济职责履行状况,共同发力;突出专项审计的作用,全面把握应用预算经费的过程,监督与检测财政预算经费整个运行环节,避免挤占经费、耗费经费。
(五)贯彻执行审计服务,提升审计效果
县级审计单位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要改变职能,将监督方式改成服务路径,在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审计的整个过程做好审计服务,于审计成果方面突出服务,在服务方面体现职能,进一步推动预算执行审查变革[2]。首先,从宏观角度着手,基于严谨求实的态度研究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提炼;其次,基于战略性、前瞻性等角度对待问题,惩处违章违法现象时主要揭露并体现本质问题,制定出对科学发展有益的、可行的审计意见,加快使用并转变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审查成果;再者,促进文明审计,仔细听取多方意见,进行分析与研究,保障审计结果的稳定性,对于被审计方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意见;最后,加强后续整理任务,公布审查结果,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全面监督,保障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审查的客观性、公正性、实事求是,提升审计公开度、公信力。
具体地说,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审计需要从机制和体系方面进行研究,积极归纳经验,找到问题,从全局、宏观方面考量微观经济项目,分析其本质,研究其科学性、规范性、效益性,发现规律性、倾向性、广泛性等问题,及时上报给党委组织,使之快速处理问题,减小难度,节约社会资金[3]。只有这种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审查结果才会被党委组织重视,党委组织也才会认可预算执行审查的关键意义。审计的本质目的在于标准、加强、提高,县级审计单位要发现审计所找问题的产生规律,找出机制和体系层面的主因,服务和制度的优化,充分发挥出审查结果的意义,突出审计保证经济和社会健康正常发展的免疫系统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建设,保证基层社会安定。
(六)提高审查服务意识,以及县级审计单位预算执行审查的主动性
首先,上级审计单位应全面突出业务指导功能,对基层县级审计单位怎样进行预算实行审查全覆盖业务加以指导,制定科学的审计意见;其次,县级审计单位要自觉思考、不断革新,客服任务重、员工少的冲突,合理使用大数据审计系统将部门机关预算执行状况引入审计监督范畴,不仅要收集分析本级财政机关的预算信息,还收集研究全部一级预算机关与核心二级预算机关的财务信息,揭露部门机关在预决算制定落实、收益管理方面的广泛性、典型性问题,且做好后期整改任务,及时公布审查结果,促进部门加强预算执行,完善经费应用与加强内部管控,提升审计的服务水平与权威性。
(七)完善审计资源
重视审计单位内审力量的整合,实现人资作用的最大完善。要聚集全局力量,抽取业务股室和法制员工参与,克服股室限制,根据审计业务内容与专业科技需求,组建若干个审计小组,其负责人分别以经验丰富的专业股长及业务经验担任[4]。各组负责适量的审计业务,按照项目大小区别,审计组人员数量也不同,而且,对审计单位内部现有员工进行持续常规审计专业及技能培训,合理使用内审、社会审计作用,基于社会化购入服务,从审计平台外界聘入专业人员协助做好审计工作,促进国家审计、内审以及社会审计的全面长远发展。
创新审计方式,深入探究联网审计新方法。学习联网审计观念,全面推动电脑辅助审计,提升工作效率。把本级财政预算实行审查和专项审查,与领导人员经济职责审计相融合,实现一次审查、成果多用,不仅能够提升审计效率,还能够处理各个方面财政预算落实审计无法触及的难点。
实施预审且联审联签操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每个审计小组根据预算执行审查方案内容,在前期调查的前提下建立明确的审计实行方案;审计实行方案采取预审制,指方案要交给财政审查领导班组预审,预审人员有审查组负责人、审查项目组长以及法制等成员构成[5]。通过预审方案人员一同审议明确审计实行的内容与核心等,预审之后由分管副组长以及领导班组人员联审联签,保证同级审计业务标准操作,预防审查风险。
组织开展讲评协调会,实现资源共享。预算落实审计过程,每15天由审查领导班组组长组织,副组长与各审计员工参与的预算执行进程协调会,重点汇报沟通讲评审查业务紧张状况、方案明确目标实现状况和重要做法,协调处理审计阶段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保证及时总结、数据共享、查漏补缺、提升审计效果及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伴随国家财政审计业务变革的不断深入,财政审计软件必定会越来越健全,县审计机构在进行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查业务时,必须遵守预算执行审查全覆盖的观念及要求,必须加强培训力度,提高审计者的专业素养,且拓展审计业务的覆盖面,统筹集中审计业务,而且科学分配审计项目,贯彻执行审计服务,便于更好掌握审计核心,提升审计效果,不断促进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查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