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建议
2019-12-20赵清云
赵清云
(陕西紫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安康 725300)
引言
贫困一直都是困扰全球的问题,各国政府都在努力的减少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就开始实行贫困扶贫工作,从最初的救济发展到现在的开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将中国的贫困率控制在百分之二点五的范围内,扶贫工作有着显著的成效。可是中国的贫困标准设定得比较低,所以,贫富之间的差距依旧很突出,按照国际调查数据,中国的贫困人数再发展中国家中依旧很庞大,仅次于印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但有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同样也有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因素,正是因此农村缺乏资金,所以无法贷款,导致贫困区域的经济水平始终没有很大的提升,本文基于这样的环境下,对农村金融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了完善金融扶贫的一些建议。
一、概述
(一)金融扶贫的含义
利用金融来扶贫,这是多年来总结的观点,且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至今还未统一界定金融扶贫的含义,依旧是处于初步摸索时期。但是无论是学者亦或是政府官员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促进金融扶贫目标的实现,在农村金融扶贫的过程中政府一直都是主导地位,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引导,给他们供应政策以及制度上的支持,促进农村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未农村一些贫困的农民供应资金,让他们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实行金融扶贫不但可以让金融市场效应以及杠杆的效应发挥1,也能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群参加扶贫工作,这样就能够慢慢地扭转他们贫困的生活状态。
(二)金融扶贫的特征
金融扶贫主要存在以下特性:
1、主体性,因为金融扶贫工作主要是经过金融机构来进行的,所以,注入贫困的资金是以贷款的方式展开,减少贫困区域资金不充裕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存在一定的主体性地位。
2、持续性,金融扶贫是循环利用资金来实现的。金融机构将贷款发放出去,这样就能够促进储备资金的增长,不但可以给贫困区域带来更多的帮助,也可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互惠互利。
3、市场性。政府会干预财政扶贫活动,所以会按照市场的情况来调整金融扶贫的利率。
4、创新性,财政扶贫服务于贫困农民,但是为了能够让贫困区域有经济和能力改变现状,必须让贫困人民自我发展,促进自我升值,如此才可真正的改变当下的局面。
5、商业性。政府财政扶贫属于无偿性质的,可是金融机构贷款却存在商业价值,虽说目的是为了扶贫,但是也还是基于盈利的目标下展开的。
二、农村金融扶贫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金融扶贫现状
1、健全扶贫贷款的发放制度
为了能够早期改变贫困区域的生活状态,国家一直都在努力的展开工作,健全扶贫贷款的发放制度,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促进贫困区域的贷款问题,最初国家是利用财政扶贫,但是由于贫困人数过于庞大,在二零零六的时候开始实行扶贫贴息政策,促进了贷款性质的改变,也创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贷款管理体系,提升了贷款的效率,让金融扶贫机构和贫困区域可以互惠互利2,良性循环发展。
2、完善金融扶贫有关设施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对农村贫困区域的各项金融服务设施进行健全,确保金融扶贫工作不会受到更多阻碍,甚至在农村实行征信系统和评估制度,设立各个金融机构分支点,让贫困区域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便利的金融服务。
3、“企业+金融+贫困户”扶贫模式
想要让贫困区域和贫困农村改变贫困局面,需要投资大量资金的同时,促进当地产业化的发展,政府这些年一直都在下放扶贫权限,对当地的国有企业以及私营企业进行引导,让他们可以参加扶贫工作,经过对特色农业进行发展,推动产业链的发展,让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
(二)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的不足
由于国家的激励,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参与扶贫工作,但是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农村金融扶贫工作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详细如下。
1、金融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缺乏积极性
由于国家并非是金融机构的法人,所以,无法控制经营者和管理者的行为,从本质来讲,金融机构不管是发展亦或是运营都带着商业性质。但是扶贫工作是却又属于公益性质的活动,明显就存在一定的冲突性,想要金融机构开展扶贫政策,那么就代表金融机构再贷款的过程中不可过分寻求利益,这就违背了金融机构的发展初衷。毕竟贫困区域有很多人缺乏还款能力,所以,让金融机构不愿贷款。
2、金融机构服务设备落后,资金外流
金融机构为了能够将促进资金效益的增长,会选择将大部分资金贷款给一些发展不错的城市,虽说在农村设立了一些网点,但是数量不多,无法将贫困区域在贷款方面的需求给满足,农村金融缺乏资金,设备部完善,这些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村金融陷入恶性循环之中3,与此同时,像农行、邮政等大型银行只存不贷,就让农村资金呈现一种外流的情况,不但未给贫困区域输血,反而还将农村资金给吸血了。
3、金融资金落实存在障碍,效率差
在政府的引导下,各个地方都开始注入资金发展中国贫困区域,可是因为政府固定资金的使用以及落实太死,导致资扶贫的效果不佳,因为农村人习惯于熟人借贷,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在有金融扶贫的效果差,让农户缺乏信心。这些都导致资金无法发挥效用,一旦贷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偿还,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农户对扶贫工作的积极性都会降低。
三、完善农村金融扶贫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
1、制定原则性政策
政府政策过严必然会不利于金融扶贫工作的展开,所以,政府需要设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下放下级政府一些权限,让当地政府按照贫困区域的实际情况,对政策落实到位,当地政府和贫困农村是距离最近的,对农户的情况了解得更为透彻,所以,可以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
2、落实监管
为了避免资金被贪污,政府需要增强监管力度,扶贫金额庞大,发放过程中必然会滋生腐败,让一些地方官员有机可乘,层层克扣、贪污。让贫困户无法得到资金的帮助,所以,需要利用横向以及纵向的监管制度,严格监管每一分资金的使用以及到位情况。
3、增强与参与金融扶贫机构的合作
政府需要增强和银行、担保企业以及保险企业间的交流,这样能够减少各个单位在金融扶贫上消耗的成本,与此同时,也可以引导当地的金融机构,避免更多资金流动到其他区域,可以选择实行奖惩以及优惠制度,来增强贷款的投放力度。
(二)金融机构方面
1、增强社会责任感
金融机构虽说设立的目的是盈利,可是却也不可遗忘社会福祉,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以及政策型银行,需要积极的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协助当地的贫困区域早日脱离贫困。
2、创新金融产品
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贫困户的需求来设计合适的金融产品、金融贷款模式以及追贷模式,减少在金融扶贫上的风险力度,比如,首先,可以按照贫困户的经济情况设定贷款利率,虽说效益少,但可控制风险,其次,可以对信贷评级制度进行健全,设立一个信用档案,对一些有能力的贫困客户进行贷款,让他们去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最后,为了加快贫困户脱贫的速度,可以和当地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有了它们的带动,贫困区域可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会扩大,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4,让农民收入所有提升。
3、缩短贷款时间
贫困区域发展农业居多,但是农业生产有着一定的季节性质,所以,周期不长,金融机构按照农户的生产特征进行贷款,不但可以把贷款的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中,还能够将贷款的业务环节简化,此外,可参考审贷委员会制度,按照实际的审贷情况,设立符合当地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的环节,利用风险管理继续,提升贷款审核效率,改变贫困状态。
四、结束语
贫困困扰了中国多年,即便是进入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也并未实现小康目标。贫困不但阻碍了小康社会的到来,更限制了中国经济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为了促进贫困区域的发展,这些年历届政府都颁布了不少政策,其中金融扶贫就是最有效的手段,可是金融扶贫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展开了研究,围绕政府方面以及金融机构方面给予了几点建议,笔者觉得政府是引导金融扶贫政策开展的主体,因此,必须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确保政策的落实,此外,还需要增强监管力度,这样避免出现腐败现象,影响扶贫效率,再有金融机构是资金来源的关键5,也需要加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产品进行创新,按照贫困户的需求来创新金融产品、金融贷款模式以及追贷模式,控制好贷款风险,这样才可和贫困区域互惠互利。由于学识和精力上的局限性,本文存在不足,有待改进,期望建议有利于金融扶贫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