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系的观点发展海南黎族文化旅游
2019-12-20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一、黎族
(一)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黎族文旅产业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处于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相互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一世界观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黎族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样是相互联系的,两者应该结合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二)黎族旅游文化资源
1.黎族织锦
黎族织锦技艺开创了中国棉纺织技术的开端,为中国纺织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黎族织锦是黎族妇女在开发与建设海南岛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手工技艺,其中蕴含了黎族人民的审美、图案艺术、宗教信仰,在黎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黎族织锦被海南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织锦图案是黎族文化主要的记载形式之一,它较为完整地记录与反映了黎族先辈们对自然景物的认识,黎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文化创造过程。
2.黎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
黎族文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体裁多样,包含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宝库的明珠。
3.黎族风俗
黎族节庆文化内容广泛,既有本民族传统节日,又有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节日,形成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传统节日有:年节(春节)、三月三节、山栏节、牛节等;受汉族影响的节日有元旦、端午、中秋、重阳、清明等节日。三月三节日,已被国务院在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宣传与弘扬海南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佳节。
4.黎族的民间艺术
制陶技艺是黎族重要的家庭手工业之一,如今在海南省的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等地区的黎族同胞还掌握着原始制陶技艺,对研究陶史与黎族社会发展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二、黎族文化与旅游业结合
黎族地区有着本民族特有的旅游资源,应因地制宜地依据本民族具体旅游资源情况结合文化发展旅游。海南黎族发展文旅,应该立足本民族的特殊旅游资源。
(一)黎锦与旅游业结合
保护与传承黎锦文化,将海南黎锦与旅游业结合,是黎族发展旅游的良好途径。黎族的织锦是海南当地文化的标志,并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与辉煌灿烂的文化是海南旅游资源的突破点。以织锦文化为资源开发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对黎族文化进行保护、继承与发展。黎族文化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旅游业是发展黎族文化的载体。
1.记载完备黎锦的相关资料
黎锦技艺的传承方式是手口相传,这种传统的家庭传承方式由于记载不够详细完整,导致精妙的工艺逐渐处于灭绝失传的局面,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民族优秀工艺的有效继承带来了优势。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抢救、发掘和有序整理黎锦的相关记载资料,有利于促进黎锦的保护。
民间黎锦艺人目前年岁已高,急需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去继承与发展黎锦文化。要想获得详细完备的黎锦相关资料,我们必须积极寻找民间黎锦艺人,仔细调查与记录他们的资料与信息,同时也要提高这些艺人的社会地位,加大对他们的资金与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帮助继承流传黎锦文化。
2.革新黎锦的生产方式
黎锦制作工艺复杂繁琐,制造成本高。如今社会的纺织机械的社会生产效率逐渐提高,传统手工纺织方法已不再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从技艺水平入手,将现代机械生产与传统手工方式相互结合、互相促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生产成本以及减轻劳动强度。
3.加大对黎锦产品的展览
开展黎锦各种各样产品的展览,比如在当地建设黎锦博物馆供人们参观、设立社区宣传栏详细介绍黎锦文化、出版与黎族织锦相关的书籍与报刊杂志在市面上发售。开发黎锦展览陈列式文化旅游特色产品,收集黎锦产品并加以分类陈列,使得前往黎族地区的游客们更一步了解黎锦文化,促进黎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人们对黎锦的保护意识不强烈,相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笔者认为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相关保护黎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章制度。
5.创新黎锦产品
当今旅游市场上的黎锦产品出现同质化现象,创新特质不明显。可以借鉴保亭槟榔园的模式,创新黎锦产品的图案,增加黎锦旅游产品的品种,添加一些新的制造工艺以及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比如一些精巧的黎锦小工艺品黎锦工艺包包、围巾、壁挂、桌布、润方言区的超短裙等。
(二)黎族民间文学与旅游业结合
将黎族的一些神话传说与旅游业结合,不仅能传播黎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也能扩大景区的影响力,提高景点的宣传与营销,从而增加旅游景点的经济收益。
1.旅游景点的名字来源
《五指山的传说》是黎族景点五指山的命名来源,传播这个民间传说可以增加著名景区五指山市的文化影响力,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临。
五指山景区的命名来源于五指山的传说,以神话传说来命名旅游景区体现了五指山市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探索景区的来龙去脉,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五指山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家喻户晓的传统民间故事与传说能增加黎族地区景点的文化扩散范围,增强五指山市的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前来旅游。
《黎母山传说》是黎母山的命名源头。黎母山景点与黎母山神话传说结合,更能增加黎族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有助于黎母山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与壮大。同时,黎母山的传说有利于传播黎族的民族文化。
2.塑造英雄人物的传说,体现黎族的鲜明特色
在人类处于蒙昧的时期,由于对大自然的畏惧与生产技术的缺乏,人们便向往着世界上能出现一个非凡伟大的英雄,拥有超级力量能够对大自然某些条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按照人们的梦想,消灭灾害,创造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大力神》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敢于与天斗争,并符合人民利益与愿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人物。
他冒着猛烈的阳光射落了六个太阳,留下了一个太阳。大力神这个形象,闪烁着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光辉,是黎族人民勇敢与智慧的化身,它给人们带来了深厚的艺术美感与力量。这类神话表达了人定胜天这一主题思想。大力神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世界万物的英雄人物。
《南瓜的故事》讲述了正当人类濒临灭绝之际,顺从“天意”的兄妹繁殖人类,为繁衍人类立下了大功。
3.见证黎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轨迹的黎族民歌
黎族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民歌是我们研究这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新角度。黎族人民擅长于创作与吟唱民歌,黎族民歌以歌曲形式见证了不同发展时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它是特定时期里黎族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记录。
黎族民歌内容的丰富,表明黎族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又进一步提升,继而创造出更高层次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民歌是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与丰富这种旅游产品的内容与形式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宣传黎族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发展情况。
(三)黎族制陶技艺与旅游业结合
黎族的黎陶较为特殊,旅游纪念品为无形的产品,唯有游客亲身体验制陶技术的过程,这为黎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特色。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黎族制陶技术已经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体验过程的旅游,能更一步促进游客了解黎族制陶技艺文化,促进黎族旅游的发展。
三、在实践中黎族发展文旅理论的成果
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不能解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黎族发展文化旅游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被证实是正确的发展道路。科学理论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文旅理论是适应海南黎族实践的,在实际行动中也证明了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有了下列的积极成果。
(一)促进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旅产业的融合促进黎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黎族地区文化的丰富内涵注入旅游产业中,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进而保护与发扬了民族地区文化。
(二)促进民族地区文旅产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
传统旅游产业中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养不高,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更高,他们与时俱进地学习文旅知识与接受相关的文化素养的培训,并且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促进了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提升。
(三)丰富了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优秀的文化旅游品牌
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黎族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的丰富,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类别的增加与效益的提高。黎族地区发展文旅产品应该更注重效益与质量的提高,并非像以往传统的纯粹以增加数量为标准,这样才能推动民族地区文旅产业更好更快速地健康发展。
(四)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了解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文化了解,以文旅产品为载体,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习俗附加在产品上面,互相吸收与借鉴对方的优秀文化,也有利于本民族开发出更深层次的文旅产品。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了解,消除与打破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生疏,促使各民族之间更熟悉与近距离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