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跨境导师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的指引下,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才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大多数企业面临“用工难”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代学徒制结合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度,是一种由学校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企业导师传授职业技能,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跨境电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审视

跨境电商融合了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具有一定的跨专业属性,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在此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简单修改,主要问题有:

(一)课程设置单一,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跨境电商不仅需要传统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还需要电商实际操作技能,涉及的领域众多。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类专业加入了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但是比重很小,远远达不到让学生熟练掌握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技能要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仅仅是增加一两门涉及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课程,难以满足专业知识需求,而且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并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只是作为国际商务的一个专业方向,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也各不相同,从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课程的开设。

(二)师资力量薄弱,难以达到教学要求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教师是由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教师转型而来。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熟悉传统的外贸业务,但是对于新兴的跨境电商业务却知之甚少,虽然很多教师参加各种跨境电商方面的教学培训,但大多限于理论学习,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致使在授课过程中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脱节,很难满足教学要求。

(三)缺乏全真的实践教学环境

跨境电商注重实践操作,对实践操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是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室配备专业的虚拟仿真软件进行的,但是模拟的环境与实际操作环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和相关政策变化极快,模拟环境难以赶上变化速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诸如速卖通、Amazon等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账号申请十分严格,学校无法获得,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

二、现代学徒制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徒制不同,传统学徒制注重技能训练,现代学徒制将技能训练与传授理论知识的学校教育相融合,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联合传授,让学生在学校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在企业工作环境中获得“专业技术技能”,是一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现代学徒制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具体表现在:

(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4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教育部相继在2015年、2017年、2018年公布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共562家。从国家层面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全面推广,足见国家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二)学校、企业共同诉求

跨境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同时具备外贸专业知识和跨境电商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大部分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存在严重缺口,而且应届毕业生无法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根据《金华市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很多企业都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

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学问题,归根结底是“失真”。学校单方面主导了教学的整个过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实际操作。面对企业的实际问题,毕业生无从下手,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导致学生就业率下降。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过程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这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率。

无论从学校还是企业来看,都希望有一个新的教学模式解决当前面临的困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最大化地还原真实工作环境,有效地解决“失真”困境,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当代学生对于电商平台并不陌生,但对于跨境电商平台知之甚微。通过现代学徒制,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联系起来,不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还能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企业锻炼一段时间后,在毕业时大多会被企业录用,即使不被录用,学生也已经掌握跨境电商平台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奠定职业意识,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学生同时具备“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在学习的同时,也能顺利的从学生角色过渡到员工角色,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应遵循高职教育的一般规律,首先考虑课程的建设问题,其次是如何制定教学过程,最后应达到怎样的效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基础,立足于当下跨境电商教育的实际,尝试构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构建“双体系”课程教学

传统的教学中,教材主要是由教育部门或在校老师编写,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行业实际认知。在现代学徒制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编制符合企业需求的教材。跨境电商虽然属于国际贸易范畴,但与传统国际贸易有所不同,在课程设置中应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学校方面不仅需要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等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类课程,还应开设图片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电子商务类课程,同时还需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开设包括综合英语、实用英语、英语听说等外语类课程。企业方面则以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学生具体跨境电商实践为主,让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实战操作,如直接学习速卖通、Ebay、Amazon、Wish等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产品的发布与描述、如何让排位靠前、与客户的沟通等。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实训要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在这种“双课程体系”下,企业和学校共同打造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现代学徒制在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创新“双导师”教学过程

“双导师”,即一个学生同时拥有学校的导师和企业的导师。学校导师负责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课程和技能指导,实现“理实一体化”,创新“双导师”教学过程。同时,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需要互相学习、沟通,做到资源共享。

企业导师通常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员及高技能人才担任,他们长期工作在跨境电商行业,非常熟悉跨境电商工作的各个环节,学生可以跟随企业导师学习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单据填制、报关等技能,并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制定“双标准”考核体系

在“双导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与实践效果同等重要,因此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考核,也要对跨境电商岗位技能进行考核。教学考核需要全面、客观,学校、企业均应参与评价。学校导师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应用的考核,企业导师负责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的考核,最终将两项成绩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评价。在“双标准”考核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考核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考核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从考核中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跨境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V eraW an g
导师榜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爱情导师
跨境直投再“松绑”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