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商直接投资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外商黑龙江省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02)

一、研究背景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由4部分组成,C、I、G、NX分别代表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对外贸易。跨国经济组织是一个国家吸引资金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亚洲的发展模式引发关注,日本人口较少,国内消费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贸,而最初外贸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形成的。以上结论表明引进外资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黑龙江省实现利用内外资双增长。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6家,实际使用外资58.2亿美元,增长6.8%;引进省外投资项目3 801项,增长2.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 473.9亿元人民币,增长2.3%,其中,涉及黑龙江省“十大重点产业”实际利用外资46.8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0.43%。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利用外资的状况不断改善,但由于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最北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对黑龙江省的实证研究还很少,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研究黑龙江省利用外资从慢到快、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无到有的发展进程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献综述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投资的同时,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也带来了正面的社会效益,比如,新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管理理念,严谨高效的工作制度,等等。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借鉴学习,比如,将跨国公司高管介绍进来演讲,组织中外公司趣味活动,入股国外公司,或者聘用国外公司高管,等等。同时国外公司进入国内,参与国内的竞争,能够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完善工作流程。国外公司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成功,能够融入到14亿人口的市场,感受中国强大的消费能力,这种优势可以称作外商直接投资的“外部性”或者溢出效应,内生增长的主要内容讲的也是如此。跨国企业的出现为外生增长理论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案例。

三、黑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1949年至今,短短70年,跨国公司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始终坚持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开发区,是省委、省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做出的重要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共规划建设3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包括5个国家级开发区,分别是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哈尔滨和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黑河和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全省现已开通了25个贸易口岸。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利用外资成绩显著,并逐步向高层次、多渠道、全方位扩展;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事业蓬勃发展,利用外资的规模也伴随着全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继续扩大。但是在最初的几年,由于利用外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框架还不完善、不健全,外商出于各种考虑对黑龙江省的投资是很少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对黑龙江省引资进程的统计数据是从1985年开始的。

我国吸收外商投资和其他国家相同,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直接投资,二是其他投资。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主要部分,其次是中外合作经营,最后是外商独资企业,这个占比较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资战略由排斥向鼓励方向转变,打破了长期以来自我封闭、思想禁锢的状态,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吸引外商投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中国利用各种方式最早兴办和数量最多的一种,外商独资方式因受到政策限制而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成熟和完善,黑龙江省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的问题上更加自主和自信了,在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和实践上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中外合作方式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变动幅度较大,先以167%的速度从2012年的47 040万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25 724万美元,再以217%的速度下降到2015年的39 602万美元,所占的比重在下降。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在2012—2015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是递增的,2015年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投资金额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是45%和49%,已经成为了黑龙江省主要的投资方式,并且后两年外商独资企业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中外合资企业,正逐渐向以独资方式为主转变。

四、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领域分析

黑龙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涉及三个产业的各个领域。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且外商实际投资金额在不断增加,第二产业总计已经由2012年的277 745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361 066万美元,其中制造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已经达到了87%左右,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与黑龙江省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有关。其次是第三产业,外商实际投资金额也是不断增长的,2012—2015年,外商直接投资都没涉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分别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6%和41%,这与全国的发展趋势有关,但与第二产业相比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这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关,服务业开放较晚,而且限制较多,影响了之后发展的步伐。投资于第一产业的份额是最少的,但近几年得到了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是增加的。虽然黑龙江省是产粮大省,但是由于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之后,加快了与国际的联系,关税降低,跨国公司到黑龙江省投资不断增加,所占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从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来看,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甚至不及东部任何一省,而且和辽宁省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排名靠后。2014年黑龙江省利用外商投资总额为240万美元,是排名第一的江苏省投资总额的3.34%,仅占全国投资总额的0.63%,可见黑龙江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之小。投资方式不合理,中外合资和独资是黑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通过中外合作方式所组建的企业数量却比较少。投资来源地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居多,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企业开办几年以后,免税政策结束,跨国公司也会离开,对当地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其次是属于第三产业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介入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这些盈利水平很低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很少,而第一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少之又少,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黑土地肥沃,粮食供应充足的省份,不但没有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优势,也没有更多的吸引外商投资,投资的城市较少且单一,而其他地区吸引利用外资规模偏少,不利于本省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虽然近几年有向拉美扩展的趋势,但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引资效果并不明显。黑龙江省在继续稳定国内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主要的投资来源地的同时,要设立专门的招商机构,增强对欧美国家的宣传力度,提高黑龙江省在欧美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欧美客商到黑龙江省投资兴业。

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大庆市、牡丹江市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应该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向,使投资的空间布局合理化、均衡化。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外商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利用外资概况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谁是冒牌外商
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