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微企业担保措施的思考
——以东部某政策性银行省分行为例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抵押物抵押小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分行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新增小微企业担保贷款现状

2019年5—10月份,省分行本级累计新审批小微企业授信60笔,涉及授信金额25 730万元。其中省农业信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保证担保19笔,涉及金额5 180万元,占总金额的20.13%;一般公司保证担保13笔,涉及金额6 690万元,占总金额的26%;抵押担保25笔,涉及金额12 500万元,占总金额的48.58%;质押担保3笔,涉及金额1 360万元,占总金额的5.29%。担保方式涵盖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模式,以抵押、保证担保为主,以质押担保为辅。总体来说,第二还款来源较为充足,风险总体可控。

二、新增小微企业创新性的担保模式

(一)省农业信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增信模式

针对部分小微企业自身有效资产和担保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省分行积极引入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省分行与省农业信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其为小微企业提供保证担保,一旦出现贷款损失,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担承担80%,省分行承担20%。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

依托海澜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探索供应链融资业务,以应收账款质押或存货质押等方式,支持上下游小微企业。无锡市分行江阴和顺裤业有限公司是海澜集团的上游货物供应商,以对海澜集团的应收账款提供质押担保融资1 000万元,是近年来省内第一笔民营企业供应链项下应收账款质押。

三、新增小微企业担保方式的突出问题

(一)担保方式较为单一

受传统担保思维的束缚和对风险管控能力的担忧,银行在担保的选择上比较偏好抵押担保,灵活运用政策性保险、银行保函等创新方式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自身服务小微企业。就本次调研来看,小微企业担保主要是传统的抵押担保,且全部是房地产抵押,融资性担保公司及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担保占比较小,其他如商业银行保函等模式只在部分市分行零星采用。

(二)担保方式的选择缺乏精准性

银行对担保方式的选择和判断较为粗糙,缺乏根据小微企业的综合风险度分层次选择担保方式的能力。哪些企业必须全额抵押,哪些企业可以选择民营保证担保,缺乏科学的判断依据。其本质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及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足。一方面,尚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法人代表信誉及经营管理能力等核心信息;另一方面,缺乏与担保方式挂钩的风险评价系统。

(三)抵押担保能力可能不足

根据总行押品管理办法,房地产抵押折率上限是70%,但根据司法惯例,小微企业抵押的房地产处置变现一般在五六折成交。从本次调研来看,抵押担保折率高于56%的有12笔,涉及授信金额5 300万元,占抵押担保金额12 500万元的42.4%,占授信总金额25 730万元的20.59%。可以看出,有相当比例的抵押物折率偏高,实际处置价值可能不能覆盖对应贷款本息,存在担保能力不足风险。此外还有个别抵押物存在价值偏高问题。

(四)民营企业担保代偿难度较大

根据市场经验,民营企业对外担保代偿意愿不强,银行处置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走法律诉讼流程,耗费较大人力物力。就本次调研来看,由一般担保公司提供全额保证担保的13笔,涉及授信金额6 690万元。剔除汇通达担保的7家小微企业(供应链模式企业担保),保证人是民营企业的有5家,涉及金额3 300万元,占授信总金额25 730万元的12.82%。由此可见,有一定比例的保证担保贷款存在代偿难度较大问题。

四、应对措施

本次调研发现小微企业担保存在的问题,不是旦夕就能解决的,需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创新担保方式,探索构建以总体风险可控为导向的多元担保模式

创新小微企业担保方式,要顺应小微企业融资特点,挖掘培育优质客户群,紧紧依靠地方政府服务支持小微企业,依靠担保公司共担风险,不求完全规避风险,但求保障总体风险可控。一是推动银政合作。参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的方式探索建立小微企业融资信用保证基金,相关各方共同出力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基金可由政府、企业等共同出资,地方政府通过适当出资体现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占比约10%~20%;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共同出资,占比约80%~90%;风险敞口部分由银行承担。二是强化银但合作。一方面,继续加强与省农业信货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可以与其进一步沟通协商,说服省农担适度降低担保费率,进一步减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引入省信但等大型省市级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担保选择。三是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我国信贷市场存在大量动产资金闲置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动产资源枯竭趋势与信贷担保过分依赖不动产的矛盾。

因此,要破解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创新推广供应链金融模式是大势所趋。可以先优选一批类似海澜集团的优质大中型民营企业,依托其供应链营销上下游企业,以“应收账款质押”或“存货质押”等方式,加大对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力度。

(二)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以变现价值为核心的评估机制

为解决抵押物折率不公允、评估值偏高、民营企业保证担保代偿难度大的问题,省分行将进一步完善担保能力评估机制。一是完善押品重评、复评机制。对存量抵押物按期重评,重评采用回避制度,重评担保公司与首评公司不得为同一家企业。对新准入抵押物由省行指定第三方专业评估公司进行复评验证,在前期对商业性贷款复评验证的基础上,扩大复评验证范围。二是完善押品管理系统。配合总行进一步完善押品管理系统,依托系统大数据,更高效、更专业地掌握抵押物状况、公允的折率及实际价值。三是探索建设担保能力测算系统。利用信息化系统,从企业财务状况、人行征信记录、对外担保、企业所在地区经济情况等多维度综合判断保证人实际担保能力,评估代偿意愿,把住企业担保准入关。此外,结合现有信用等级评定机制,探索研发小微企业综合风险评价系统,测算风险度,以风险度为依据灵活选用担保方式。

(三)强化人才保障,逐步建立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服务小微企业队伍

解决小微企业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人,在于懂小微、懂担保、懂风控的专业性人才。一是加强培训指导。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客户营销、风险审查、贷后管理等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信贷队伍支持小微企业、防控风险的本领素质。二是注重实践锻炼。鼓励信贷人员主动参与小微企业的营销、评估及贷后管理,在服务小微企业的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三是探索小微企业持证上岗资格考试。通过考试,遴选出一批从事小微企业服务的专业人员。

猜你喜欢

抵押物抵押小微
《民法典》时代抵押财产转让新规则浅析
抵押物转让规则的解释适用
抵押物处分后抵押权的实现问题与对策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最高额抵押物被司法查封后的新债权法律问题研究
动产抵押登记办法
小微企业借款人
抵押物转让规则的分化与重构
债主“巧”卖被抵押房产被判无效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