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9-12-20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一、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从地形来看,青海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山脉纵横交错,高原草场风光无限,柴达木盆地广袤无垠,“三江源头”带来了“中华水塔”的美誉。空气稀薄、气温低、光照时间长,因此富含冰雪资源、风能、光能。72.1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盆地、高山、河谷相间分布,地貌复杂多变,自然景观绚丽多彩。动植物品种丰富且珍稀,既为科研考察提供了宝贵资源,又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元素。
2.多民族文化交融
青海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多民族在此地繁衍生息,如戎、氐、羌、鲜卑、匈奴、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先人们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丰富,影响至今。再加上青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较慢,使其文化保留了原生态的韵味,其感召力、内聚力和亲和力更强。
(二)劣势分析
1.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分析得出的结论,人才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青海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来看属于弱势省份,经济欠发达是原因之一,人才资源匮乏是另一原因。一方面缺乏管理型的文化产业人才。从全国来看,青海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区位优势不明显,导致对从事文化产业管理营销的专业性人才的吸引力不足,自身又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在培养人才方面蓄力不足,“人才荒”是大部分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文化传承人在不断流失。青海传统文化技艺和大部分传统文化面临相同的窘境:随着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当地年轻人更愿意“走出去”,而不会选择承袭当地传统文化;原有的“手艺人”由于产品收益少、耗时长也会选择另谋出路;剩下的能工巧匠,绝大部分人受困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和资金的匮乏,不能将拥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产业化。
2.文化产业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能力较弱。在文化产业的几大门类里,青海的工艺美术业主要存在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文化产品创意层次不高,附加值低的问题。如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族服饰等大多仍采用手工方式制作,生产周期较长,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印刷发行业等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门类由于基础薄弱而难以形成产业化。其次是将文化产业混淆为文化事业。目前青海发展较好的文化旅游业、会展广告业和体育赛事等大部分以政府为主导,着重发挥其公益性而忽视其商品性和产业属性,对挖掘其经济价值及发展潜力缺乏有力抓手。
(三)机遇分析
1.“一带一路”带来的历史契机
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将青海的民族人文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特别阐述,并提出要注重省会西宁的开发和开放。其精准定位为青海将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成为文化枢纽带来了希望。青海要把握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往,形成极具青海特色的文化产业形态。
2.生态文明建设为青海发展指明新方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青海的发展实际极度契合。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极易受到破坏,虽然矿产丰富,却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和重工业的发展,又因地处内陆,气候条件差等因素,青海的GDP居于全国后位。2016年中央领导同志在考察青海时提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将青海的发展目光瞬间积聚到生态文明建设上,也将是青海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3.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趁着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对口援青等政策的东风,2019年青海在公路建设,尤其是农村公路完善上大有突破,铁路营运里程达2299千米。2019年9月格敦铁路的全线贯通标志由青藏、甘青和甘新铁路形成西部地区铁路大环线建成,区域间的文化、旅游、贸易将更具活力。2019年青海还将建成投运格库铁路,扩能改造青藏铁路格拉段,投入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的建设,扩建玉树机场和青海湖机场,力争开工建设都兰等通用机场。它们的建成,使青海成为西部大交通格局的关键节点,缩短青海与内地的来往距离,必将助力青海文化产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四)挑战分析
1.品牌效应不凸显
“十二五”期间,在“一地一品”的策略倡导下,青海各地形成了众多文化品牌,试图利用各地特色文化资源,建立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品牌集群。但文化品牌的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停留在浅层,大部分用于旅游观光,没有摆脱“门票经济”的束缚,与其相关的延伸品开发与产业还没有出现,演艺业、出版业、影视业、博物馆也未形成规模。
2.文化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被视为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引擎和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各省市均努力争取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赢得红利。“2018中国文化产业系列指数”显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6省市为强势梯队,发展态势稳定,而青海则属于弱势梯队,生产力、影响力、驱动力等明显不足。与相邻省份且文化资源类似的西藏、甘肃相比,也稍有逊色。青海省想要在激烈的文化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必须开辟一条风格独具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二、促进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整体布局青海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要注重顶层设计的系统完整、整体协调、上下联动。一方面要系统梳理已经出台且取得成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与当前文化产业强省作对比,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要从青海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其他省份有效的激励政策,在发展战略上做出突破和创新,力求做到规划先行,谋定后动。
(二)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在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强省的可行对策的基础上,依靠人才来增强青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动力。通过引进人才、合作交流的方式尽快打造一支精通创作、管理经验丰富、政策规划能力强的精英团队,实现短期效益的迅速提升,为长期的战略性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培养人才,为文化产业提供稳固的智力支持,实现以人来推动文化产业理念、管理、信息、创作等方面的更新和融合。
(三)注重产业链的发展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青政[2016]61号)指出,未来青海将以西宁为核心,建立河湟文化产业集聚区、热贡文化产业集聚区、三江源生态文化体验区、环青海湖生态文化旅游先行区、昆仑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形成的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青海文化产业优势发挥到最大,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形成规模效应。但更应在纵向上深度开发相关文化产品,延伸至产业下游部门。将文化元素与创意、营销相结合,着力打造具有可持续性的产业链。从文化元素出发,以点扩面,形成一组或一个系列的文化产品,完成文化元素附加值的提升,并由此及彼,将该创意进一步扩充至文化产业其他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