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储蓄存款理财产品余额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储蓄存款在银行中始终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日益增加,在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下,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推出吸引了更多客户,同时也促进了银行的中间业务。研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有利于其更好的协调二者的关系,加快银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和居民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看法:

(1)张瑞杰(2015)以两者的余额为分析对象,使用VAR计量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短期内,两者的关系是不确定的,但从长远来看,二者存在替代关系。

(2)石晓博(2013)通过独立样本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理统计模型,得出二者呈正相关性的结论。

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目前的发展

(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现状

1.商业银行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不断增加

从近年来银行机构净资产管理产品的整体发行角度来看,其发行量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明显提高。特别是2018年增长最为显著,比2017年增长了46.8%;就净资产余额而言,2018年为3.1万亿元,占非保本理财规模的13.9%,比上一年增加了4%。

2.理财产品期限类型向三个月以上倾斜

中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短期理财产品受到居民的欢迎,但是,随着我国理财产品的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3个月及以上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得到居民的认可,从近三年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多数理财产品期限向3个月以上倾斜。

(二)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发展的状况及其特点

1.储蓄存款余额增速放缓

央行的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储蓄余额同比提高了8.3%。但是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储蓄增长率没有低于9%。由此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储蓄存款余额增长速度下降,其中居民储蓄余额增长速度下降更加显著。

2.储蓄存款活期化明显

随着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他们的偏好也会改变。去年居民活期储蓄增幅是38.75%,比2009年提高了16%。总体而言,居民活期存款趋势更为明显。目前,居民的储蓄存款活期化可能与其理财意识提高有关。从居民的储蓄存款的活期化可以看出,居民希望能够随时支取存款以应对随时购买理财产品的需要。

三、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研究

(一)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余额状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居民理财意识不断提高,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到居民的欢迎。尽管过去三年的增长幅度很小,但中国银行的个人理财余额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2015年最为显著。但2018年理财产品余额比2008年增长将近40倍,理财产品余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我国理财产品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变动分析

从2008年以来,中国银行居民储蓄率呈下降趋势,2013年至2015年中国银行居民储蓄率未发生重大变化,但是近年来储蓄率明显下降,尤其2018年下降到45%。虽然中国银行居民储蓄率降低,但是由于居民财富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仍然有所是增加,不过储蓄存款在其资产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但我们根据分析可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是原因之一。

四、 银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替代分析

(一)储蓄存款理财化

根据相关数据可知,从2011年至2019年我国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都有所增加。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居民大多会选择将钱存入银行来提高未来应对风险的能力。其中,2011年定期存款为总存款的71.72%,2019年定期存款占比61.42%,呈下降走向,活期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增加。整体来看,理财产品的发展使得储蓄存款活期化,即储蓄存款理财化趋势明显。

(二)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对新增储蓄存款的替代效应

根据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增加额分析得出,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二者是负效应。储蓄存款增加额2017年有小幅度的增加,其余年份都呈下降态势。理财产品在2015年到2017年大幅增加,之后呈波动增长的态势。由此可以看出,理财产品使居民储蓄存款产生了分流,这进一步加剧了理财产品对新增储蓄存款的替代作用。

五、SWOT分析理财产品

(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

1.居民理财时,将考虑其盈利能力、安全性和流动性。因为银行有国家为担保,所以资金链是安全的,不会出现到期不付款的问题,会受到低风险偏好的居民的喜欢。

2.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庞大,忠诚度和信誉高。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有助于其推广与销售。

(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劣势

1.很多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仅仅为了增加存款提升自己的业绩,以短期理财产品为主,银行间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

2.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防控不足,很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三)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机遇

1.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增加,会带来更多的投资需求,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机会。

2.理财业务日益规范的监管,为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18年9月,银保监会公布管理办法来规范理财产品并对商业银行提供指导。

(四)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挑战

1.外部经济金融环境日益变化。受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将受到冲击,银行理财产品面临巨大挑战。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等第三方机构的争夺,使原本进入银行的资金截流,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六、银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替代效应影响的政策思考

(一)放开利率,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价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市场资金的价格不再固定,而是根据市场供需进行自由浮动。无担保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变化和利率改革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理财需求,还可以适应利率市场化。

(二)提高对理财产品的监督管理

银行理财产品是时代的产物,但商业银行为了自身利益,其理财业务偏离了“代客理财”的初衷,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将贷款资产外部化,尽管融资规模有所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危险,因此应提高对其的监督管理力度。

小结

本文从宏微观角度,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和储蓄存款两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二者具有替代效应,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余额的增加伴随着居民储蓄存款的减少。为了促进银行的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商业银行应放开利率,使理财产品通过市场来定价;提高对理财产品的监督与管理,使其越来越多样规范,提升理财业务的办理效率。

猜你喜欢

储蓄存款理财产品余额
央行:2022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
2020,余额不足
货币供应
银行存款失踪的相关问题分析
货币供应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