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校合作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2019-12-19樊文华唐慧羽
樊文华 唐慧羽
【摘 要】本文阐述园校合作模式的内涵及特征,提出利用园校合作推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论述具体的措施: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制度、健全教学评估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教师专业化 园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091-02
园校合作具有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作用,也是现代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校园合作将幼儿园、高校联合,建立联合的教育系统,共享双方的教育资源,具有互惠性特征。教师作为园校合作的主体,在合作体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桎梏,为幼儿园输送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教育人才,是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园校合作模式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习、发展提供实践平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一、园校合作模式内涵及特征
园校合作需长期进行,从整体角度出发,双方在互动中开展密切合作,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掌握能力,是教师自身逐渐完善及成长的过程,是教师静态化的表现、动态化的过程。园校合作模式中,教师可前往幼儿园进行学习、探讨,了解其他学前教师的教学方法、幼儿园教学环境、学生的现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目前,园校合作模式在个别高校已全程式的渗透,而教师如何在其中获取经验,促进自身发展,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园校合作模式可以促进教师水平提高,提升学生素质。首先,园校合作模式具有资源共享特征,教师可利用幼儿园的资源进行学习、开展教学活动,为自身以及学生打造实践平台。双方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了资源配置,高校及幼儿园双方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幼儿园作为教师学习、学生实践的基地,幼儿园内部的教育设施、基础设施具有真实性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的对接,将教师教学工作与培训实践结合。二是幼儿园吸纳教师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成果,丰富自身的教育理念,沟通组织教育活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其次,应用园校合作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整体教育过程具有支持性特征。高校及幼儿园双方相互支持,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激发教师的潜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高校与幼儿园之间的协调发展。最后,教师在教育中将幼儿园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幼儿园将高校教育理论作为提升平台,在合作中充分发挥彼此之间的优势,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双方在此模式中处于互惠互利的关系,教师能够为幼儿教学提供帮助,并可以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互动中实现双赢的目标。
二、利用园校合作推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
利用园校合作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需要明确此模式的特征,在教育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制定更加完善的课程教育目标。高校应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制定完善的评估考核体系,建立有序的教学制度,使其能够在促进教师专业化中发挥作用。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园校合作模式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高职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此教育体系之中。教师要主动到幼儿园调研,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现状,分析幼儿园学生的特质,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在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制定更加适宜的教学策略。例如,某教师在参观幼儿园、参与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受到了启发,观察到性别、年龄等因素对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影响,发现男性幼儿参与活动较为积极,但在游戏中容易发生矛盾。女幼儿参与活动不太积极,但整体比较和谐。该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利用自身经验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提问学生:“若幼儿在游戏之中出现矛盾,如何最好地化解矛盾,并让教育活动有序进行?若幼儿参与兴趣不高,如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挥自身积极性?”教师利用院校合作模式,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出更多乐于思考、贴合实际的学生,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如何利用院校合作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高校制定完善的规范,坚持系统化的教学原则,增强高校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现阶段,信息技术为双方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QQ、微信、资源共享平台的出现为双方深化交流奠定了良好条件。首先,高职院校应与市内幼儿园进行全面合作,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打造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平台的构建需要应用大量的技术以及资本,需要园校双方共同融资,发展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教师可将微课视频、教学理论等上传至信息平台之中,高校师生可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在平台中查阅需要的信息,将其应用到具体教学体系之中。其次,教师应提高对平台的重视,在平台上对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幼儿教学进行评价、反馈。高校可将其作为教师评估考核的一部分,借此提高教师的积极性,继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例如,某高职院校与市内6家幼儿园合作,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教师在端口间互相评价、学习,学生也可在此与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向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课程是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园校合作应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在完善基础课程基础上,开发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园校合作模式中,双方不仅要进行理论探讨、经验借鉴,还需重视实践节能的掌握,促进自身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在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高校应重视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园校合作贯彻实践实验、课程反思两条主线,促进教学一体化发展,将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例如,某高校在园校合作教学模式中,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在基础教育理论课程中,融合了大量的实践性课程,其中包括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师为了适应园校合作模式下新的课程,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理念教學模式,重视技能教学与理念教学之间的协调性,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强化实践教学。核心素养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还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在园校合作教学模式中,应构建完善的实践课程教育体系,重视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应掌握丰富的教学技能,构建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例如,某高职院校在构建园校合作教育模式时,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与幼儿园进行合作,将幼儿园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平台,导师在教学中对学前专业学生五大领域进行指导,并在幼儿园开展现场指导,向学生示范、讲解,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体系中直观认识到幼儿教学的理念与内容,同时导师将自身掌握的技能、本领传授给学生,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五)教学制度改革完善。高校作为教师发展、学生进步的重要主体,其教育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园校合作模式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可建立双导师制度,两位导师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实践提供指导。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某高职院校在利用园校合作模式促进学前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时,制定了完善的合作管理制度,探讨了教育管理规范。该教育管理规范提出,教师需每两周带领学生参与幼儿园实践,教师每周需去幼儿园培训一次,并填写培训报告,促进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利用园校合作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指导方案,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路径。
(六)健全教学评估体系。教师应充分借助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将园校新的合作模式、教育模式应用到学生评估考核之中,完善教育体系。园校合作重视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构建,将幼儿园实践内容与学生评估考核相结合,能够探索更适合未来合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例如,某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向幼儿园教师了解教学知识、教学技巧。教师将学生的实践态度、学习态度等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将其应用到教学评估体系中。应用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为具体教学活动提供指导,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完善教学体系。
园校合作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园校合作模式,应重视领域合作的深化,树立全面的合作目标,建立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系统,使教师在专业化领域上越走越深,能够应对学前教育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将幼儿园教学模式内化为教学经验,指导具体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谢先成.办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愿望——访全国著名学前教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J].教师教育论坛,2018(12)
[2]李兴娜,高庆春,李波.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
[3]王鸽子.以“游戏工作坊”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与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6)
[4]周起煌.高专院校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陕西、辽宁、浙江四省部分高专院校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11)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园校合作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研究”(GXGZJG2016A0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樊文华(1975— ),瑶族,广西宜州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唐慧羽(1976— ),壮,广西都安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基础数学理论及应用。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