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八个相统一”上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9-12-19梁美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三全育人

梁美

【摘 要】本文论述如何坚持“八个相统一”上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为把握好“八个相统一”是新时代教师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内在要求、重要原则、关键所在、具体要求、主要原则、必然要求和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八个相统一”  本质属性    “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085-03

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目标来讲,就是通过课程的实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国家、社会及自身的历史使命,主动学习,奋发有为,做个奋斗者,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通过课程的实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学生成为坚持和坚守、继承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肩负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德”的主要责任。这就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使命。新时代如何推动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指明了方向,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遵循。

一、把握好“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上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握好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体现在具有强制性,要明辨是非,巩固正面教育,清除负面教育,凡是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事情都必须坚决地予以纠正和制止。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必须牢牢把握“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历史使命,这是国家治国理政的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对于这一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政治,我们不能含糊,要光明正大地,旗帜鲜明地突出政治性。把握学理性关键在把握“理”。“理”就是真理,“理”就是规律。真理之所以强大,因为真理和规律都是亘古不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任何的历史时代都会产生作用,且永恒不变。把握了“理”就把握了规律,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用我们国家建设取得的伟大成果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信服,让学生由理解、认同到最后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传承。把握好“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重突出政治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理”的归纳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真正学会思考,学会用“理”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最后自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去。例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讲“什么是四个自信,一定要坚持四个自信”,这么讲是没有力量的,也得不到学生的信服。必须从政治的角度结合不同制度国家的发展情况,用现实事例对比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讲清楚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四个自信”的“理”,怎么坚持“四个自信”。只有把这些讲清楚了,才能实现“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的要求。只有注重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相结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

二、把握好“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上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价值性和知识性是课程的核心,任何课程均是由知识和价值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更多的是教师在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结合方面做得不够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价值的传承。“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可见,价值性是知识性背后的目的,忽视知识背后的传承,知识就没有任何价值。价值和知识相互依存,价值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体现在客体对主体有用,是指客体对主体正向的影响,使主体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把握好“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传授知识的时候,必须把知识背后的价值讲清楚,必须把知识的现实应用讲清楚,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知识背后价值,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变化,最后实现价值的传承。例如在讲毛泽东思想的活灵魂的时候,除了讲“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知识外,必须把知识背后传递的毛泽东思想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清楚,让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和现代思想感悟体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背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让学生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与解决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把知识和价值结合起来,才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地气,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三、把握好“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上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原则

建设性和批判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标志。“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可见,建设性和批判性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原则。建设性是指对问题或者事情的本质进行分析和探究的基础上,形成有针对性的处理建议或者方法,这是真理的具体应用,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分析具体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生历程中最宝贵、最重要的素质,是一切素质的核心。批判性是指针对不符合主流意识的思潮和现象,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把握好“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能够根据分析现有的资源,提出合理有建设性的处理方案,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对错误的思潮要敢于批判,旗帜鲜明地反对,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什么该支持,什么该反对,让学生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获得成长。

四、把握好“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

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本身就是学习和传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把握好“理论性和实践性”,就相当于把握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理论是指在某一领域通过实践、归纳、推演形成的原理,是某一领域的内在规律,对某一领域活动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实践是指真实地去做,真实地去感悟。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关于中国国体、政体的课程,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理论和实践同时存在,是一门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世界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是如何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如何脚踏实地实践和奋斗的课程。该课程需要理论指导,同样也需要给予学生实践和求证,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价值,值得用一生去学习。

五、把握好“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要求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要求。“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中,学校和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公共的环节上作出统一的要求。多样性体现在学校和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素质、某些热点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做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才能有效培养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六、把握好“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则

主导性和主体性是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主要原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主导是指教师的主导,教师主导性体现在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特点,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教学模型,通过教学模型的实施,达到科学培养、科学育人。主体是学生为主体,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服务的主体是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能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要主动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设计多让学生亲自参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只有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上得活,上得出彩,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七、把握好“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可见,知识的灌输和知识的启发是知识传授的两种方式,都要坚持。灌输是基础,没有知识的灌输就不可能有知识的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关于治国理政的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保障基本的内容和基本课时,保证国家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基本内涵通过知识的灌输能够让学生知道、理解、融会贯通。启发性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开展启发性教育,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后学生能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只有把握好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才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

八、把握好“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互融通的关键。“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显性教育,其做的是铸魂育人的工作,要以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为改革创新的根本。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理念、涵养道德观念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解决好学生思想观念上“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关键问题,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勇于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其他课程同样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属于隐性教育。只有充分挖掘语其他学科的育人资源,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基金项目】2018年度柳州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研究专项公开招标课题(A类)“柳州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研究”(2018SA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 美(1978— ),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三全育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