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2017级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及对策
——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例
2019-12-19张洪泉黄贺梅贾宝辉王亚军
张洪泉,黄贺梅,贾宝辉,石 斌,王亚军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461;2.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招生录取比例的提高,护理类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省、市、县(区)、社区等多级医疗体系,国家倡导“小病不出县,大病不出省”,这就决定了毕业生需要进入不同层级的医疗单位,只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各尽其才,医疗卫生事业才能健康发展[1]。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为了解我校护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国家基层相关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以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笔者做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毕业生150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4人,女生126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
1.2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就业的影响因素、学校就业服务情况、对课程体系的看法及对国家基层就业政策了解情况等[2]。调查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的方式,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7%。
2 结果(见表 1~6)
表1 影响求职的因素(前6位)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的就业意向分析
表2 毕业生获得招聘信息途径(前5名)
表3 目前求职心态(对就业形势的看法)
表4 可以接受的就业薪酬值
表5 毕业生去向意愿分布
表6 毕业生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
3.1.1 调查对象求职影响因素 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成绩在学生的心目中所占的比重是最重的,间接反映出我校良好的学风;而身高外貌位居求职影响因素第二位,折射出学生对自身外在条件的重视和不自信,这也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关,以貌取人,尤其是医院招聘护士,外貌、身高、谈吐等外在条件对录取的影响较其他行业更为明显;交际能力所占的比重亦较大,可能跟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有关,在当前医患关系较敏感的时期,交际沟通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护理工作一直是女生的天下,近些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男护士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优势明显,一些科室会优先考虑护理专业男性毕业生。
3.1.2 网络是获得招聘信息的主途径 通过调查看出,在信息化社会,网络无处不在,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就业信息,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校外招聘会、校内招聘会和社会关系次之,我校每年都会开展用人单位校园招聘活动,但与市场就业信息的提供、学生的需要还存在巨大的不相称现象。
3.1.3 毕业生求职缺乏自信 通过表3可以看出,护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与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校的扩招导致的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有关。此外,近几年来,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迅速增多,就业市场随之“水涨船高”,一些省市级大型医院招聘要求本科学历及以上,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空间被压缩,进而对就业前途信心不足。因此要通过就业指导,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作为就业指导的首要职责。通过各种形式收集就业信息,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活动及职业规划活动,实行个性化指导,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
3.1.4 毕业生薪酬期望 调查显示,50%以上的护理学生希望薪酬为5 000元以上,从目前的就业形势看,毕业生普遍的期望值偏高,由于目前毕业的大学生都是“95后”,甚至“00后”,父母为其提供了较优越的条件,在家衣食无忧,日常消费大,加之交友、旅游等需求,故对薪酬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作为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走进工作单位,处于就业适应期,除了课本知识外,基本没有一技之长,在医院不能独当一面,往往需要带教教师指导,刚刚就业应以长知识、练技能为主要目标,就业后的工资只要能养活自己、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就行。今后,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薪酬应该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要加强护生金钱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3.1.5 毕业生在省内大医院就业意愿强烈 通过表5可以看出,我校护理毕业生就业时更倾向于省级和市级综合医院,对县(区)级及私立医院就业意愿极低,对更基层的社区、乡镇就业意愿为零。一方面,可能与省级和市级综合医院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优越、公共福利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传统择业观有关,认为大型医院失业率低、专业发展前景好,感觉良好。2017级毕业生大部分为省内生源,受传统观念影响,喜欢离家近,就业视野窄,多达94%倾向于在省内就业;根据既往的案例,省外城市,尤其是北京、深圳、上海等较好的医院每年留取我校大量的实习生就业,但学生留在外地的意愿普遍不高。随着社会发展,职业的变更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工作的概率越来越小,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多次择业、就业现象将普遍存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护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3.1.6 就业指导亟待加强 调查显示,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与时俱进,不系统、细致,与毕业生对就业的需求还有差距,学生对就业指导评价不高。
3.2 优化就业策略
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对就业信心不足,对自身定位认识不准确,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到位,而个人期望过高,甚至脱离实际,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认识不清等[3]。高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学生择业前了解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实现顺利就业[4]。
3.2.1 增强学生的求职信心 2017级毕业生仅有25%对就业充满信心,可以考虑每年给毕业生开办就业心理辅导讲座,使其了解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被就业单位拒绝一两次,并不能代表最后就找不到工作。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愈挫愈勇的能力,对毕业生进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每年定期定时在毕业生中间开展数次的模拟招聘演练,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公共场所自我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而这样的活动在之前几乎是空白。
3.2.2 鼓励到基层、省外就业和多元化就业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省市级“三甲”医院,一方面,这些医院人员已趋于饱和;另一方面,其招聘大多要求本科学历,而基层医院招人难,留人难,又需要较多的护理人员,供需矛盾。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到县、区级医院就业,到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护理养老院就业,对这部分学生可以在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给予照顾。另外,学校定期到基层医院调研,与用人单位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尽量解决学生合理的诉求。我校护理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省内,受传统观念影响,到省外就业意愿不高,倾向于在郑州或者回当地市级医院工作。鼓励学生到省外就业,我校有众多的实习基地分布在外省,有些毕业生在被实习医院录用后,不愿在当地就业,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引导学生先就业,再择业,有了经验技术,人才可以自由流动。
3.2.3 搭建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就业模式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临床实习,因为学生的实习是就业的前奏,是就业的铺垫,要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实习基地。扩展有条件的基层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有意招收我校毕业生的单位,适当多投放实习名额,按照用人单位要求适当调整实习计划,服务于用人单位,以实习促进就业。
3.2.4 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 以人才交流中心等作为桥梁,积极与各医院负责招聘的人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学校建立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库。了解医院的用人信息、发布的各种招聘信息,第一时间向学生传达。定期组织春季、秋季供需双向见面会,形成长效机制,为用人单位搭建好平台,千方百计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
3.2.5 灵活就业 护理专业学生一部分是调剂生源,对护理专业认同低,结合学生自身优势,积极引导毕业后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的毕业生向医药公司、销售、药店等相关职位分流。部分学生有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如专升本或考研等,这部分比例较低。对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积极引导其采用灵活的就业形式,如目前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有规培制度,即招收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每月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规培结束后优先录用。我校部分学生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参加了医院组织的规范化培训,不失为一种新颖的“半就业”方式,既暂时解决了就业问题,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为进一步择业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