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以康复治疗专业为例

2019-12-19燕铁斌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康复

黄 峰,燕铁斌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药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五条“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1]。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大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如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具体怎么探索、如何落实,以本科康复治疗专业为例,采用“2+2”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采用双人负责制,实践课程采用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探索研究与实践。

1 本科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指向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化速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急需一大批懂得高新技术使用、管理、维护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所面临的技术和服务环境更为高深、复杂,对其技能要求也更高,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懂得将现代科学技术原理运用于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瞬息万变的职业环境。这类人才将成为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生力军。当前我国专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尚达不到这类人才的要求,需要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实现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教育投入意识也逐渐增强,他们希望追求更高的职业技能,实现自身发展,提升人生价值,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需求是发展的动力,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它的发展将会满足科学技术对技术技能型人才能力结构的更高要求,满足人们追求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要,缓解大学毕业生“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矛盾现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承担培养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提高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匹配度[3]。为满足地方康复医疗机构及健康产业对人才的需求,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依托医药工程学院开办了康复治疗专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有本科专业42个,涵盖了工学、理学、农学、医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的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学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宽基础、重实践、勇于创新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宽基础、重实践、勇于创新创业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康复治疗学人才。可见,本科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全符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功能指向。

2 以“2+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自创“2+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4年时间里,两年时间接受在校理论学习培养;两年时间接受课内实验及实训和康复医疗机构现代学徒制培养。具体为大一4周集中专项实践教学,大二5周集中专项实践教学,大三7周集中专项实践教学,大四42周集中专项实习。人才培养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文化素质与创业知识教育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以及创新、创业模块和毕业考核模块(详见表1)。

实行“2+2”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在大学4年培养中理论学分与实验、实训及实践学分相同。

3 依托专业基地(医院、企业),实施核心课程双人负责制教学模式

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的是既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而要求教师也应是集理论、技术和技能于一身,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近4年来,我校康复治疗专业协同“三甲”医院康复医疗机构共同申请获批了广东省教育质量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康复治疗专业综合改革”和“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康复治疗专业建设”等项目,以项目为依托,校院(企)师资进行深度融合,共同承担教学研究工作,构建协同育人教学模式。目前,对核心课程人体运动学、康复评定学、肌肉骨骼康复学、临床运动疗法学、物理治疗学、语言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儿童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工程学9门课程实施双人负责制,即由基地专家与校内专业教师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严格执行教学过程管理,详见表2、3。

表1 人才培养方案简表

表2 核心课程双人负责制教学过程

表3 核心课程双人负责制教学管理

4 依托专业基地(医院、企业),构建实践课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4],在康复治疗专业建设中除重视教学设计与实施外,还注重“学用一体化”建设,通过“学练结合、学做结合”,校企实践平台深度融合,以现代学徒制平等互助、合作共赢的师徒关系模式[5]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具体做法是:在开设的相关课程模块中,根据职业能力、职业岗位需求在理论教学中安排适量的课内实验、实训,每学期理论教学结束后在医院或企业实行“一带一”现代学徒制专项实训:康复治疗岗位综合技能、康复技能强化训练及两周实践教学周专业技能训练,在学生全部课程结束后安排毕业设计及毕业综合实习,进行现代学徒制综合能力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及创新、创业能力。

5 依托专业基地(医院、企业),采用实践技能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模式

专业教学主要采用以康复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的“学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实践技能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见表4)。具体做法:专业课程教学采用学练结合、学做结合的方式,设立课内实践和实训专项教学周,结合本专业岗位要求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在专业课之前开设基本功实训,在专业课之后开设专项实训、毕业设计及毕业综合实习,改变“理论—实践”的做法,提出“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路径,遵循“多实践,早实践,四年实践不断线”的原则。

表4 实践技能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模式

6 结语

以现代学徒制为突破口,养老服务业相关本科专业开展职业化教育人才培养,是定位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使命,即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提供技术精湛的康复技能型人才,为实现技术创新提供具有技术研发能力的康复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以培养“大国工匠”为目标,培养“精业”康复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从目前我院培养的学生看,从大一开始,师徒间就开始建立了互相学习、互相依赖的伙伴关系,现有毕业生100%对口就业,充分证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稳定就业与提升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