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信念和社会支持对五年制护生自我责任心的影响研究
2019-12-19王金仙武江涛
王金仙,吴 蓉,武江涛,麻 祺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都匀 558003)
自我责任心是个体对待生命过程中关乎自身生存和发展事件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1],它是国家责任心、社会责任心和家庭责任心的基础。大学生自我责任心的缺失首先表现为个体不愿意也不主动承担自我的生存责任,如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不负责,长期吸烟、酗酒、熬夜,沉迷于玩手机、打游戏、赌博等不健康行为;其次表现为对大学生活缺乏自我规划,逃避学业任务,逃课或者课堂不认真听讲等,最终影响个体成就的实现。这些现象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自我责任心缺失的学生,也很难期望其主动承担对他人、家庭及社会的责任。因此,自我责任心的培养是学校素质教育和德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五年制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孝道信念和社会支持对其自我责任心的影响,为增强护生的自我责任心、健全大学生人格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对我校五年制护理专业一到三年级的3个班级进行集体施测。详细讲解指导语后,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全部问卷,共发放问卷294份,回收整理后得有效问卷286份(有效应答率97.3%)。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6.23±1.15)岁;其中男生 36名(12.59%),女生250名(87.41%)。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1)大学生自我责任心问卷[2]:该问卷由郑莉编制,包含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3个维度,共34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1分(很不符合)至5分(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自我责任心越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自我责任心测量工具。(2)双元孝道信念量表(Dual Filial Piety Scale,DFPS)[3]:该量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孝道问卷,共16个条目,分为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量表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从1分(完全不认同)至6分(完全认同),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孝道信念程度越深。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两个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1和0.87,均符合测量学要求。(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4]:由 Blumenthal等编制,并由姜乾金等汉化引入国内并证实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领导、亲戚、同事)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以7分制评定,评分从1分(极不同意)至7分(极同意),评分越高表明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因调查群体为在校大学生,本研究将问卷中的“领导、亲戚、同事”改为“亲戚、教师、同学”。
1.2.2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护生孝道信念总均分为(3.48±0.49)分,社会支持总均分为(5.17±0.93)分,自我责任心总均分为(3.89±0.50)分。不同年级、性别护生的孝道信念、社会支持和自我责任心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孝道信念总均分、互惠性孝道、领悟社会支持均与护生自我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即孝道信念总均分及互惠性孝道的得分越高,护生自我责任心水平越高;反之,自我责任心水平越高的护生,其孝道信念和互惠性孝道得分也越高,具体见表1。
表1 护生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s,分)
表1 护生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s,分)
注:**P<0.01,*P<0.05
互惠性孝道孝道信念权威性孝道领悟社会支0.4 8 4**项目孝道信念权威性孝道互惠性孝道社会支持自我责任心得分3.4 8±0.4 9 3.2 0±0.6 0 4.3 3±0.8 0 5.1 7±0.9 3 3.8 9±0.5 0 0.8 2 3**0.4 5 6**0.2 2 9**0.1 1 9*0.0 3 6-0.0 1 8-0.0 0 2 0.5 3 6**0.3 6 1**持
2.2 护生孝道信念及社会支持对自我责任心水平影响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护生孝道信念、社会支持与自我责任心的关系,以护生自我责任心作为应变量,权威性孝道、互惠性孝道和领悟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互惠性孝道和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二者对护生自我责任心的联合解释力为24.9%,见表2。
3 讨论
3.1 护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责任心的相关性分析
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使其重视个人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等并为之付诸努力,是使其将来获得成就和发展的前提,也是让学生具有高度国家、社会和家庭等责任心的基础。社会支持指的是来自诸如父母、亲戚、朋友、教师、同学等社会各方面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系统[5]。当个体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时,能够及时调整心理资源,积极、乐观地应对困难并走出逆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领悟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主观理解和感受到的自身被外界支持的程度[6]。领悟社会支持较实际的社会支持更能够接近和预测个体的真实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五年制高职护生的自我责任心总均分(3.89±0.50)分和社会支持总均分(5.17±0.93)分均大于其理论中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表明护生自我责任心总体较强,他们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也较多,但二者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社会支持与护生自我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较低的领悟社会支持是导致个体自我责任心下降的一个风险因素,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强护生的自我责任心。有研究表明,个体内心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不但与施助者有关,更与受助者个体的心理感受关系密切[7]。因此,学校除在客观上为护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外,还应注重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从主观上增强个体的心理感受,让他们逐渐认识、感受到亲人、教师和同学给予的关心,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校园生活和学习,同时能以感恩的心回馈给他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3.2 护生孝道信念和自我责任心的相关性分析
孝道是家庭伦理的核心,是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即孝道是一种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组合[8]。孝道信念是个体对孝道重要性的评定。国内有关孝道的研究多采用叶光辉提出的双元孝道模型,即将孝道信念分为权威性孝道信念和互惠性孝道信念[9]。这两种孝道信念都是孝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强调对父母和家庭尽责,二者在内涵性质及运作功能上各有侧重,但也非完全对立关系。权威性孝道强调个体对父母的单向服从,子女通过压抑个人自主性来遵从父母的愿望。互惠性孝道以儒家的“报”和“亲亲”原则作为运作机制,更多地反映出亲子间自然情感的互动,体现亲子间的平等互惠,是一种主动自愿、跨情境式、作用力较强的规范信念[8-9]。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生的孝道信念总均分(3.48±0.49)分略小于其理论中值,接近中等水平。表明高职护生的孝道信念存在缺失,其整体水平不太乐观,因此孝道文化及信念的重建应引起家庭、社会及各级学校的高度重视。权威性孝道维度的得分低于互惠性孝道维度,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10-11]。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关系中强调角色责任与服从的父权优势的特征逐渐被强调相互关爱、理解和照顾的互惠性关系所取代。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互惠性孝道与自我责任心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权威性孝道与自我责任心无相关性(P>0.05),表明孝道信念的两个维度对自我责任心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在爱与感恩中构建的互惠性孝道更有利于高职护生自我责任心的培养和发展。
3.3 自我责任心为应变量的回归分析
在以自我责任心为应变量的回归分析中,进入回归方程的有领悟社会支持和互惠性孝道,说明二者对护生的自我责任心均有预测作用,联合解释力为24.9%。表明二者是影响护生自我责任心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要有效增强护生的自我责任心,既要为其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也要注重培养护生对社会支持的感悟,同时还要改革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进一步加强护生的孝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