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9-12-19王银燕罗小闯范成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4期
关键词:胜任咨询指标体系

王 娟,王银燕,孙 韬,李 焕,罗小闯,李 英,范成香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1191)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护士队伍不断壮大,毕业护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近年来,国内很多医疗机构把岗位胜任力作为新护士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选拔新护士、评价新护士能否胜任护理岗位的重要依据。护理岗位胜任力是指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胜任护理工作并且在护理岗位上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护理知识、技能、能力、特质的总和[1]。毕业护生是指已经过2或3年在校理论学习、见习及8~10个月的临床轮转实习后至取得护士执业资格期间的新护士。毕业护生是新入职护士的主力军,其岗位胜任力不仅关系着患者的安危,也体现了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护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近几年,国内学者构建了基于不同岗位需求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如新护士[2]、专科护士[3]、介入科护士[4]、产科护士[5]、心血管内科护士[6]、老年科护士[7]、社区护士[8]等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而毕业护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未见报道。本次研究旨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护士基本岗位需求为标准,构建科学、可行、全面的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为医学院校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也为医疗机构护理人才选拔、新入职护士培训提供评价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初步拟订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课题组通过查阅国内外护理岗位胜任力体系构建的文献资料、书籍,不同医疗机构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标准,确定了该体系的构建方案并收集了评价指标条目。选择临床护理专家2名、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护理教育者3名、“三甲”综合医院一线护士3名进行深入式访谈,通过课题组提炼、分析、总结,初步拟订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临床管理能力、诊疗干预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6个一级指标及55个二级指标。

1.2 构建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本研究采用了德尔菲法,并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论证。

1.2.1 咨询专家确定 经课题组协调讨论,确定专家入选标准为:(1)在“三甲”综合医院工作的护理人员、管理者或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师、管理者;(2)从事护理及护理教育工作20年以上,副高级及以上职称;(3)本科及以上学历;(4)自愿参与,并同意参与两轮咨询。

1.2.2 专家咨询表制订 为保证专家咨询表表述规范,内容具体无重复,指标归类正确,预先聘请2位专家进行咨询,对咨询中暴露的不足进行修改补充,最后形成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填表说明及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一、二级指标,每个指标按其重要程度,根据 Likert评分法分为5个等级: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并相应赋予 5、4、3、2、1 分对其进行评分。同时设有“指标增减或修改”意见栏,收集专家的开放性建议。第二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专家自我评价表,用来了解专家对岗位胜任力指标的判断依据与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分工作经验、理论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直观感觉 4类,将影响程度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将熟悉程度分为很熟悉、熟悉、一般熟悉、不熟悉、很不熟悉5个等级。

1.2.3 专家咨询实施 专家咨询表使用问卷星制成网络问卷,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点击网址链接进行答卷,每一轮收集时间为4周。

1.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使用SPSS2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级指标的均数、标准差以及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等。

2 结果

2.1 专家基本情况

课题组聘请专家35位,他们的基本情况见表1。两次咨询回收率均为100%。

2.2 专家权威程度

根据专家判断系数(Ca)与熟悉程度系数(Cs)算出平均数,得出专家权威程度(Cr),其计算公式为 Cr=(Ca+Cs)/2,咨询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85,熟悉程度为0.91,权威系数为0.88,说明本研究咨询的专家在护理领域的研究中权威程度较高。

表1 专家基本情况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由专家协调系数来表示,协调系数采用肯德尔(Kendall)和谐系数来评价,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大表示协调程度越好[9],详见表2。由表2结果可以认为专家函询的协调程度较好。

表2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

2.4 评价指标咨询结果

2.4.1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专家对一级指标的项目设置均无异议,一位专家建议将“诊疗干预能力”更改为“护理干预能力”。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其只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不能概括全部。通过与部分专家沟通讨论后,未采纳。4位专家建议在“诊疗干预能力”的二级指标中增加急危重症抢救能力。经商讨,毕业护生在校学习了急救护理课程,实习也会进入急危重症科室顶岗实习,掌握基本的急危重症护理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应予以添加。不同专家分别提出在“临床管理能力”二级指标中添加相关项目共计9项。经课题组及部分专家商讨后,增加5项,包括:(1)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能正确进行入院患者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意外事件等。(2)病区患者管理、环境管理。(3)具备危重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4)无论患者是何种身份,都能给予同样的关怀。(5)病区医院感染管理。2位专家建议在“专业发展能力”二级指标中增加“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一位专家建议在“评判性思维能力”二级指标中增加“判断、识别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并主动上报”,均予以采纳。另外,根据专家咨询建议,合并了相似项目2项,删除了疑似重复项目1项,修改了描述不准确项目1项,调整了分类不合适项目2项。修改后形成了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共6个一级指标及61个二级指标。

2.4.2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第二轮中一位专家建议将“专业发展能力”二级指标中的“学习护理伦理知识”修改为“学习护理伦理、人文、社会等知识”。经课题组及部分专家商讨后予以采纳。

2.5 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通过两轮咨询后,该体系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61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一级指标权重,通过专家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确立二级指标权重,最终形成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3。

3 讨论

3.1 构建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数量逐年增多,只有高校护理人才供给与社会护理人才需求完美对接才能降低人才培养周期及成本,提升毕业护生的就业竞争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大部分护生在毕业前后半年内已成功择业成为新护士的主力军,毕业护生的护理岗位胜任力直接决定着个人就业能力,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同时衡量了高职院校护理人才培养效果。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选拔依据、为高职院校提供教学改革方向。2016年卫计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因新护士来自不同院校,水平参差不齐,能力高低不等,医疗机构可以以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为标准了解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层次,以便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岗位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研究的前沿课题,各临床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层出不穷,但针对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借鉴了国内研究经验,结合了毕业护生知识结构特点和临床岗位胜任力需求,填补了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空白。

3.2 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本研究利用查阅文献、深入访谈、德尔菲法构建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所选专家均为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资深专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工龄均在25年以上,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学术水平高,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两次咨询应答认真及时,回复率为100%,参与积极性高。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一般认为该系数大于0.7可接受[10],充分说明专家的预测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一级指标和各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43和0.228,经显著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专家意见一致性较高,保证了本研究的可靠性。

3.3 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内涵全面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61个二级指标,均经过课题组、咨询专家反复修改、进行统计学验证。诊疗干预能力以护理程序为主线,涵盖了护士必备的所有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兼顾到毕业护生临床经验少的特点。专业发展能力也涵盖了毕业护生未来发展要求,如学习护理伦理、人文、社会等知识;学习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政策等;人际关系、评判性思维能力紧贴时代特点、护士发展需求。总体来说,该体系内容翔实,涵盖全面。

表3 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权重

本研究构建的毕业护生护理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全面,可为医疗机构及医学院校护理人才选拔、新护士培训提供评价依据,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但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仍会有不足,还须进一步开展实证探究,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实用。

猜你喜欢

胜任咨询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服务与咨询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