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分析

2019-12-18冯莉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阻肺皮质激素组间

冯莉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重庆 404000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相关数据表明, 全球40 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已高达9%~10%[1]。引发其致病的因素有多种,如呼吸道感染、吸入烟、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气道反应性增高、遗传因素等。 该疾病不仅会引发患者出现气短、胸闷、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随着病情的持续进展,发展至急性加重期还易引发患者出现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积极探寻有效对策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疗,才能降低其死亡率和改善其预后质量[2-3]。该文主要探究和分析了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选择该院82 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入组进行研究(收治时间范围为2018 年1—12 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基础上,选择该院82 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入组进行研究, 纳入标准:①依从性良好且愿加入该研究者,②符合急性加重期慢阻肺诊断标准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心功能不全及肺动脉高压疾病者; ②存在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药物过敏史者;③对该研究不知情或无法配合治疗者。患者分组采用单双号法进行,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研究组; 每组41 例。 对照组中18 例女性、23例男性;患者年龄43~76 岁,平均(54.6±2.5)岁;病程2.5~8.6 年,平均(4.9±0.5)年。 研究组中19 例女性、22例男性;患者45~75 岁年龄,平均(54.8±2.3)岁;病程2.4~9.0 年,平均(4.8±0.7)年。 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给予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治疗,给患者雾化吸入1 mL 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国药准字H10930058),15~20 min/次,2 次/d。研究组采用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布他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另外,给患者加面罩吸入100 U 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 国药准字H20010387),1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两组患者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经治疗,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消失,可正常呼吸;有效:经治疗,患者喘息、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消失,可正常呼吸;无效:经治疗,患者仍无法正常呼吸,且喘息、咳嗽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FVC、FEV1 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L]

对照组(n=41)研究组(n=41)t 值P 值组别2.1±0.42.0±0.50.617>0.052.2±0.62.9±0.89.869<0.051.2±0.31.2±0.40.325>0.051.4±0.62.3±0.98.817<0.05 FVC治疗前 治疗后FEV1治疗前 治疗后

2.2 组间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组别 喘息改善时间 咳嗽改善时间 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对照组(n=41)研究组(n=41)t 值P 值5.6±1.02.5±0.78.946<0.058.6±2.14.1±1.39.253<0.055.2±0.82.3±0.47.484<0.05

2.3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发其发生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易患因素(内因),包含个体肺发育或生长不良、气道反应性增高、遗传因素等,另一类是环境因素(外因),主要包含呼吸道感染、吸烟、吸入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营养较差等[4]。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多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而随着病情持续进展进入到急性加重期,还易引发患者出现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其进行治疗[5]。

以往,临床多采用特布他林对患者治疗,其是一种β 受体抑制剂,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患者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廓清能力提升和黏液纤毛的清洁功能增加,从而能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其单用效果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基于此,该院在特布他林的基础上增加丙酸氟替卡松这一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 它的作用机制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能有效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促进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得到改善;②能有效抑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的溶酶体中酶因子的释放活动, 从而使患者体内组织缺氧耐受力显著提高,这样便能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③其能缓解支气管痉挛,从而能提高肺通气功能;④其能促进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大大减轻和解除平滑肌痉挛症状,从而促进患者肺内气体交换,因此,将其与特布他林联合使用,将能有效提高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7]。

该研究中,对两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分别采用特布他林及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发现,FVC、FEV1 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治疗前,研究组患者FVC(2.0±0.5)L、FEV1(1.2±0.4)L 与对照组FVC(2.1±0.4)L、FEV1(1.2±0.3)L 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2.9±0.8)L、FEV1(2.3±0.9)L 显著高于对照组(2.2±0.6)L、(1.4±0.6)L;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研究组患者(2.5±0.7)d、(4.1±1.3)d、(2.3±0.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5.6±1.0)d、(8.6±2.1)d、(5.2±0.8)d;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5.6%),与杨晓华[8]研究报告中得出的总有效率对比, 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92.00%显著高于特布他林治疗组76.00%结论基本一致, 说明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阻肺皮质激素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慢阻肺可防可治(下)
慢阻肺可防可治(上)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