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地奈德结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应用分析

2019-12-18刘功让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毛细布地

刘功让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济南市莱钢医院)小儿内科,山东济南 271104

毛细支气管炎作为婴幼儿阶段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是一种流行病,主要以喘憋、咳嗽为临床表现的支气管炎[1-2]。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和生理、药物和环境因素、肺炎支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两岁以下的婴幼儿, 尤其是在6 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且常在春季、冬季发作。 在治疗时,主要遵循控制感染、止咳祛痰、平喘解痉的原则[3],积极行抗感染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起病急,所以治疗一定要及时。 因此该院决定在2015 年1 月—2019 年2 月间将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应用在治疗40 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下所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该院选取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分成两组(40 例/组)。患儿家属已知情同意且该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女孩之比为21/19;年龄均值(0.64±0.16)岁;病程均值(3.47±0.25)d。 对照组男、女孩之比为22/18;年龄均值(0.65±0.15)岁;病程均值(3.45±0.22)d。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

所有患儿在进组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前,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即根据病情程度给予吸氧、抗感染、酸碱平衡絮乱纠正、平喘等相应处理措施等[4-5]。

对照组仅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法,具体药物使用方法为: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规格:1 mg/支, 每支含布地奈德1 mg/2 mL, 国药准字:H20140475),0.5~1 mg/次, 1~2 次/d。

观察组在使用布地奈德的基础上, 联合沙丁胺醇,具体给药方法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溶 液 (规 格:2.5 mg/2.5 mL/支, 国 药 准 字:H20153141),1.25~2.5 mg/次,必要时可每隔6~8 h 吸入1 次,但24 h 内最多不宜超过3 次。

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即1 周)。

1.3 评价指标

⑴肺功能的换气变化情况:借助该院现有仪器对主要指标[PI(血流灌注指数)、Qs/Qt(肺血分流率)、PAa-D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进行检测其改善情况。

⑵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6-7]:①显效:病症发作情况显著改善,无哮鸣音且呼吸平稳顺畅,PEF(最大呼气峰流速)升高25%~35%;②有效:病症发作情况得以缓解, 偶有哮鸣音但呼吸顺畅,PEF 升高15%~24%;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情况,PEF 升高低于1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的换气变化情况

观察组PI、Qs/Qt、PAaDO2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的换气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肺功能的换气变化情况(±s)

组别 PI Qs/Qt(%) PAaDO2(kPa)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0.16±0.030.21±0.028.770<0.056.23±1.238.52±1.417.740<0.052.42±0.623.41±0.666.910<0.05

2.2 临床治疗效果

在观察组中, 总有效率为97.50%, 其中显效32例,有效7 例,无效1 例;在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85.00%,其中显效30 例,有效4 例,无效6 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5)。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于出生不久的婴幼儿身上,究其致病病毒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介于炎性介质(白三烯、组胺等)的诱导,使管腔气道狭窄时常发生于婴幼儿阶段,更甚者会产生气道痉挛[8],而其中的细小管腔会因为分泌物引起的堵塞致使酸中毒的出现,甚至造成严重的肺循环功能障碍,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咳嗽、憋气或喘息等情况,患病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概率也居高不下。

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常规办法是通过镇静与抗感染药物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中仅单使用的布地奈德属皮质类抗炎性固醇药物,同时有着弱盐皮质激素活性和强效糖皮质激素活性作用,虽然布地奈德中所含的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降低免疫组织与细胞的功能活性,减少分泌管腔内炎性介质量[9],短时间效果明显,但所持续时间较短,加上长时间机体使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多,预后情况难以改善且对机体伤害较大。因此这就需要寻求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疗效。

观察组PI (0.16±0.03)、Qs/Qt (6.23±1.23)%、PAa-DO2(2.42±0.62)kPa 均低于对照组[(0.21±0.02)、(8.52±1.41)%、(3.41±0.66)kPa],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改玲[10]研究相比,结果相似。 提示该治疗方案对于PI、Qs/Qt、PAaDO2的缓解效果比较明显,在此研究中,共对120 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每组60 例,治疗6 周及治疗12 周时两组患者PAaDO2、Qs/Qt、PI 均显著降低, 同时观察组PAaDO2 [治疗6 周:(2.75±0.32) kPa; 治疗12 周:(2.22±0.21)kPa]、Qs/Qt[(7.29±1.07)%、(6.29±1.02)%]、PI [(0.21±0.08)、(0.17±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6 周:(3.82±0.35)kPa、(9.79±1.09)%、(0.33±0.08);治疗12 周:(3.55±0.31)kPa、(8.21±1.12)%、(0.29±0.07)](P<0.05)。 当下阶段实际临床治疗常使用的方案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组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即观察组所使用的治疗方案。 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入机体中,对于平滑肌的可选择性较高且能够有效抑制释放气道过敏性物质,平喘作用明显,减少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并将其所具有的优势发挥至极限,支气管平滑肌得以松懈,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气道得以修复,患儿憋气、喘息缓解作用明显[11]。沙丁胺醇则属于一种β2 受体激动剂,其有着较高的选择性,其具有如下优势:加快纤毛运动;气道中分泌物彻底清除;气道高反应性下降;明显抗炎效果;支气管平滑肌显著舒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强势地抑制炎性细胞的形成与发展[12]。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刘丽芬[13]研究相比,结果一致。 在该研究当中,通过将94 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50 例,对照组44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9.55%)(P<0.05)。 提示此治疗方案所带来的有效性,同时兼具着用药剂量易于控制和便捷操作的优势, 可直接作用在炎症部位,起效快,造成的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将两种药物联合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可将两种药物所具备的优势协同发挥作用, 药物吸收能力有效改善,药物可作用面积变大,疗效呈理想水平。

但在进行雾化治疗使用仪器时,应特别注意如下两项:①每15 min 一刻钟内便可;②在结束治疗后及时洗漱,控制糖皮质激素对皮肤的影响。

综上所述, 联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疗效明确。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毛细布地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出现憋喘 可能是毛细支气管炎!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大剂量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