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超声联合CT 的应用价值

2019-12-18张月强

系统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癌囊肿

张月强

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影像科,山东聊城 252000

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元素缺乏会引发甲状腺病变,长期、反复性甲状腺增生会导致甲状腺囊肿[1]。甲状腺囊肿具体又包括良性和恶性,两者需采取不同方法治疗, 临床中需进行明确鉴别和诊断,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治疗,避免误诊影响治疗[2]。所以临床中针对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3]。部分研究认为,超声联合CT 能够显著提升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和鉴别效果,为对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明确, 该研究选择收治539 例该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该院接受诊疗,对其开展超声联合CT 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39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所有患者均于该院接受治疗,并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行超声联合CT 检查,两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 周。其中包括女249 例、男290 例;年龄范围26~67 岁,平均(42.7±5.8)岁;病程1~25 个月,平均(11.4±2.2)个月;结节直径0.5~5.5 cm,平均(2.6±0.5)cm。 该研究报请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超声检查:①检查方法:指导患者仰卧做,在肩部下方垫软枕,充分暴露颈部,以获得理想扫描范围。选择SIEMENS S20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设置探头频率6~13 Hz,行纵横交叉性检查,观察甲状腺及结节声像特点,包括形状、边缘、分布、回声等。②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特征:粗粒样钙化、末尾回音减弱、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结节纵横比≥1。

CT 检查:①检查方法:指导患者仰卧位,充分仰伸颈部,从口咽部扫描至锁骨上缘,选择PHILIPS 64排螺旋CT,设置电流150~400 mA、电压90~125 kV、层厚3.75 mm、层距3.75 mm、螺距1.0。对比剂应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部静脉团注,扫描于注射完成后50~60 s进行,先平扫后增强扫描,了解病灶大小、形状、密度、钙化程度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②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特征:甲状腺平扫变化呈中断征,结节缺乏规则形态,增强能够观察到低密度区。

1.3 观察指标

观察超声、CT 检查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的表现。 计算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中CT、超声、CT 联合超声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该研究共选择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39 例,其中90 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发生癌变, 为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癌变率12.2%。 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各50 例、24 例、10 例、6 例。 病灶分布方面,位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内、独立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分别为24 例、66 例, 独立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位于右叶26 例,位于左叶40 例。

2.2 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检查表现

超声表现:68 例患者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表现为囊肿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者52例(76.7%),后方回声衰减,L/T≥1;囊肿内低回声伴不均54 例(79.4%);表现为囊变18 例(26.5%);表现为囊肿内及周围血管丰富、 多为Ⅱ、 Ⅲ级血流46 例(67.7%),其中出现淋巴结转移20 例(29.4%)。 CT 表现:58 例患者CT 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48 例(82.8%)CT 平扫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包膜中断低密度结节;表现有斑片状、细颗粒状钙化灶44 例(75.9%);42 例 (72.4%)CT 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可见相对低密度区。

2.3 不同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对比

539 例患者中90 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准确度方面超声为72.0%、CT 为69.3%、联合检查为87.5%; 诊断特异度方面超声为71.5%、CT为70.0%、联合检查为86.7%;诊断灵敏度方面超声为75.6%、CT 为64.4%、联合检查为91.1%。 见表1。

表1 不同诊断方法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对比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甲状腺物质分泌失常、碘元素缺失等导致的,其中4%~17%患者会合并甲状腺癌[4]。由于复发率较高,临床针对甲状腺肿主要开展保守治疗, 但若患者合并甲状腺癌,则通常需手术切除[5]。 临床中医生需依据有效诊断结果开展治疗,但在疾病影像学重影的影响下,临床甲状腺癌诊断中经常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进而对治疗产生影响,很多患者因此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6]。所以实际中需提升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7]。该研究显示,在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中超声联合CT 效果较少, 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癌变部位通常出现血管异常增生,分化繁殖过程中恶性肿瘤需要源源不断的营养物质,其周围存在丰富的血管,超声据此进行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8]。 该研究中,检查表现为囊肿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后方回声衰减,囊肿内低回声伴不均,囊肿内及周围血管丰富、多为Ⅱ、Ⅲ级血流。但对边界模糊性病灶、小病灶,超声检查的检出率不高,进而限制诊断准确率。 该研究中超声检查准确率72.0%,临床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和超声检查一样,CT 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势,在当前临床检查中应用广泛。CT 依据以下原理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诊断:遭到恶性甲状腺病变破坏后,甲状腺贮碘细胞中碘元素流失,平扫中能够观察到低密度区; 病灶内出现异常增生血管,增强扫描可见包膜破裂,边缘混浊;破坏甲状腺包膜后恶性甲状腺囊肿浸入周围组织,检查可见病灶边界模糊,甲状腺包膜遭到破坏[9-10]。 具体检查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包膜中断低密度结节,可见斑片状、细颗粒状钙化灶,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可见相对低密度区[11]。 然而在造影剂和容积效应影响下,CT 检查无法将结节内部情况有效显示出来[12-13]。 该研究中CT 检查准确率69.3%,临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该研究中,在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联合CT,能够充分发挥不同检查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超声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结节形态特征、分布、血流情况、内部钙化,CT 则能够让医生掌握微小恶性病灶情况。该研究中,联合检查准确率87.5%,相对于单一检查具有更高特异度和灵敏度。 这与王谷子等[14]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超声联合CT 的检查准确率达90.12%,优于单一的超声检查准确率75.5%和单一的CT 检查准确率70.2%,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中超声联合CT 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进而为医生开展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和参考,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结节性甲状腺癌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