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文化人地关系中的生态伦理观探析

2019-12-18殷蒙蒙唐尚元邓艳萍李思祁黄少伟

魅力中国 2019年5期
关键词:壮族共生生命

殷蒙蒙 唐尚元 邓艳萍 李思祁 黄少伟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广西壮族地区气候温暖,降水丰沛,植被繁茂,并以水田居多。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由于田为“那”之意,壮族稻作文化亦称作“那文化”。由此,在近些年的学术考察和文化交流中,诸多专家学者口中的“那文化”,几乎成了稻作文化的代名词,二者亦可等同视之,不作区分。漫漫壮族发展史,是勤劳勇敢的壮族先人的奋斗史,他们依那而居、依那而食、依那而衣、依那而行、依那而思,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依靠稻作来完成。这种深具独特韵味的“那文化”,便是壮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文化习惯、风俗信仰的良好体现。在对待生命问题上,壮族人始终遵循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观,从“天地合德”的基本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互为一体的视角着眼,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生生不息,化育万物,壮族人把尊重自然界看作其崇高道德职责,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协调,为生命实现,谋求和谐共存。

一、那文化生态伦理观的丰富内涵

壮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承,促使生态视域下广西壮族文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系统,广西壮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在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通过对广西壮族地区隆安县、龙胜县等地的考察和调研,发现壮族地区在生态环境、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内蕴,这种观念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壮族先民正是在耕作生产中严格以和谐共生为其活动的根本遵循,才不断繁衍生息,绵延不绝。

(一)以适度索取为基本原则

控制人口数量,适度索取资源。在壮族的大小聚落的分布中,人口数量一直保持在稳定的范围以内。对于聚落长期的发展性和稳定性而言,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使之与地理环境和资源环境的容量相适应大有裨益。一旦人口超出环境容量,就必须要求一部分人迁往别处去开创新的聚落,并要开辟新的耕作区来维持生存需要。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为聚落中的人口数量过于密集,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进而破坏生态环境。在聚落居民的活动范围内,分为聚落区、耕作区、放牧区和燃料采伐区等四块区域,在耕作区四周,并非所有的土地全部开垦殆尽,还保留着相当一部分未开垦的荒地,意在蓄养土地肥力,保持生态平衡。对于山上柴薪,壮族并非砍光取尽,而是别出心裁地采用轮伐的方式,特意保护聚落附近的树林,舍近取远,恢复植被。对于聚落四周山岭的植被,明令禁止砍伐。因为开创新的聚落,造成了对植被的破坏,迅速在聚落周围密植树木,营造出绿意盎然的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珍稀自然资源,适度开发利用。壮族先民对待自然资源的基本准则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合理开发。对于壮族的稻作生产而言,必须以水为依托。壮族人民极为珍惜水资源,他们认为江河溪流皆由水神掌管,人们必须遵循适度索取的原则。民间尊奉“近水不得枉用水”的信条,崇拜水神和爱护水源成为壮族文化的典型习俗。一般来讲,人们都会在聚落背后或山上种植涵养水源的风水林,风水林在民间信仰中被视为树神的寄居之所,任何人不得擅自闯入,更不能随意采摘砍伐。

(二)以和谐共生为根本遵循

生态和谐形态。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那文化总是与森林、土地、水源密不可分,可以说有了繁茂的森林才有丰富的水源,丰富的水源滋养出高产的水稻,水稻养活勤劳的壮族先民。那文化本身就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内伦理关系,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依山傍水,临那而居,是壮族先民生态和谐形态的显著特征。从自然环境上看,壮族的村落与山林湖泉结合得极为巧妙自然。对于一些村落来讲,他们专门建在坝子与大山相结合的地方,依山临水,错落有致,充分地利用空间,意在保护耕地资源,避免水涝之害,最终形成人地共生的生态模式。

壮族村落与山、林、泉、田、河等结合得极为自然。在对隆安、龙胜等地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壮族的村落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得浑然天成,人地共生,和谐相处。每一个村落都设有保泉山林来涵养水源,村落的山泉都会自上而下汨汨流过,当地居民可以直接引水入户,取水用水非常方便。保泉山林一般都在村落的后山,能够起到保持水土、避免山体滑坡的重要作用。在壮族村民的生活禁忌中,人人维护保泉山林成为壮族人生存的基本信条,即便是在对自然资源大加掠夺的年代里,保泉山林依旧是人们不可靠近的神圣养山,这实际上是对生命之源和自然安全的保护。

通过对龙胜龙脊梯田考察,龙胜龙脊梯田所在的平安村作为那文化的典型体现,其以干栏建筑为载体的壮族居住文化特色鲜明,风格独特。整个平安村的干栏式建筑群被打上了深刻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印记,这说明壮族村民在选择居住地时要被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所影响,一般来讲,人们会选择依山傍水的坡地作为聚落点。干栏式建筑主要框架由木料构成,楼中设有楼梯,楼下蓄养牲畜,堆放杂物,楼上是一家起居饮食的主要场所,干栏式建筑离地数米,采光方便,干燥通风,很好地起到防潮、防兽、防洪的作用。

(三)以天地合德为价值追求

传统的习俗和信仰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该地区生存环境积淀而成,它凝结着这个民族世代积累起来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技巧。壮族人民在长期的耕作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知,体现出天地合德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在壮族的民间信仰、生活禁忌和神话传说中均有体现。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壮族没有最高的神祇,广大壮族地区的神灵崇拜,每地各有不同。壮族人民把山水赋予生命,使他们具有“神”或“魂”的人格特征,山中有山神,水中有水神,树林有树神,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保护神。这种以万物有灵为特点的自然崇拜体系所崇拜的对象,既有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又有动植物等自然物,每个部落都供奉的有不同的图腾,其所保护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当广泛,这就能有效防止人们去猎杀、采集同一物种,避免了资源的迅速灭绝。这些人格化了的山、水、稻、田、蛙、鸟等自然崇拜,使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谦恭礼让的处世准则,在广泛的社会生活自觉地进行着伦理实践,并注意强化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追求道德精神的完美,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壮族通过从信仰层面协调人地关系,通过生活禁忌规劝人们行为。在自然崇拜中表达对天地合德的价值信仰,把自己统一在天地自然之中,体现出对自然的崇敬和热爱。出于对神树的崇拜和敬畏,小孩子严禁在神树面前撒尿,更不能在风水林上大小便。严禁砍伐风水林里的树木,更禁止拾取风水林里的枯枝拿回家做燃料。如果违背,必定会受到山神和树神的惩罚。壮族人又认为,喜雀报喜,如果捕食喜鹊,好事就会变成坏事;稻作生产中的耕牛扮演着重要角色,禁止食用耕牛;燕子和燕子窝都要受到保护,一旦捣毁,就会受到惩罚,捣毁者头发掉光,庄稼歉收。当地壮族严禁用牛马驴狗等牲畜祭神,一般情况下也不宰杀食用大牲畜,比如肉食的猪、鸡、鸭、鹅、鱼虾、昆虫等,都是稻谷的转化物。壮族先民主要从事农耕活动,一般情况不进行打猎,狩猎文明仅仅以渔猎的遗迹出现,这种饮食结构对维护生物链的平衡,特别是在减少野生动物威胁等方面起到显著效果。

二、那文化生态伦理观的现代价值

(一)为践行绿水青山理念提供基本依据

人类社会产生伊始,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纷纷从乡村走入城市,发达的工业文明昭示着巨大的生产力,人们也从最初对自然的尊重敬畏,逐渐转变成对自然的僭越征服。而在那文化规约下,人们敬畏天地、尊重自然,把天地自然看作了具有生命意义的神性存在,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主体交际中构建大地伦理,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那文化的本身带来的启示,对自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当今中国,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那文化“适度索取”的基本原则相契合。绿水青山理念将自然生态和人的发展放在同等的地位,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类必须维护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旦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有如镜中之花,在经济建设中要着力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发展就意味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二者不存在矛盾问题,而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系统性建设。对待自然,如同有着绵长古老历史的那文化所倡导的那样,在态度上尊重自然,在道德上顺应自然,在行动上保护自然,只有如此,人类文明不断前进的同时,绿水青山在能与我们常在。

(二)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的目标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作为一个新鲜而又全面的概念,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形象化的表述,也是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一种美好愿望。那文化的和谐共生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重新端正了人们对自然的态度,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行为。“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把生态文明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相统一,这种统一出自我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而非一种任务。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不仅要求构建美丽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要求构建出一种人类与自然、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和谐统一、共生共进的状态。所谓美丽,不仅指中国大好河山风光秀丽,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升华美。我们在进行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构建美丽中国,也是在构建未来家园。那文化中的和谐共生理念,为构建美丽中国提供根本遵循,我们着力构建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形态,让人们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不断发展。

(三)构建人类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价值依循

在对待生命问题上,壮族人始终遵循尊重生命的生态伦理观,从“天地合德”的基本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互为一体的视角着眼,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统一的生命系统,生生不息,化育万物,壮族人把尊重自然界看作其崇高道德职责,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协调为生命实现,谋求和谐共存。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己”,那么人类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的整体性的系统,势必要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克己自律,有所禁忌,将自己统一在天地自然之中。而在追寻天地合德的过程中,人与自然逐渐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山水林河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不能割裂地去看待每一部分,必须树立整体性的观念,制定措施协调各个部分,加强治理和保护。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频发,以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为主,我们既要把全球生态治理整体性看待,又要把整个人类命运整体性看待,我们人类社会作为命运共同体,理应继承那文化“天地合德”的价值追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注释:

①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壮族共生生命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Cat’s book》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壮族山歌
兵器 多元共生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