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12-18高旭

魅力中国 2019年20期
关键词:标新立异创设意识

高旭

(河北省顺平县白云乡白云小学,河北 顺平 07225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呢?

一、引导自主探索,启迪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要有创造的意识、每个人都可以去创造通过创造的行动,就会取得创造的成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源头。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认知矛盾",产生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这样,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二、激发求异思维,诱发创新欲望

求异性思维,又叫逆向性思维,是指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抛开教材所提供的条件或不按照教师预设的思路导向而产生的一种与此相反或相对的转向性思维方式。求异性思维能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思考问题,能使学生根据事物的不断变化,灵活机智地进行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落俗套,敢于创新。同时要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模式,拓宽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找到最佳方案。

三、鼓励动手操作,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重组现存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真正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操作,通过摆、拼、剪、量、捏、拆、画等活动,激励学生在手指尖上创新。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书本知识。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鼓励标新立异,发展创新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依据学生喜欢标新立异、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支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能打破常规,不墨守陈规,用于创新,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五、改革评价方式,培养创新品质

渴望成功是学生内在情感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着力挖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们冷嘲热讽,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的大拇指以及"你真行""你真聪明"等激励人的话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六、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创新潜能

儿童具有特殊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胜心理,创设竞争情境,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为了使学生在展示自己能力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了便于教师能了解和考查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情况,以便查漏补缺,教师可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给予学生一定材料,采用多种形式,如比赛、复述、即兴表演、人物对话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能力的展示。竞争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创造的乐趣,创造性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掘,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培养。

七、树立自强信念,滋育创新土壤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激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你说得不错"、讲自身感受"我真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应鼓励学生:"不要着急,慢慢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说好","这回讲得真不错",使每位同学都感到"我真行",体验到品尝出胜利果实后的喜悦。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形成滋育创新意识的土壤。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标新立异创设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东方力量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我的习作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