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趣”字入手,从“实”字出发,让学生快乐习作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毽子体验生活家乡

四川省射洪市佛照小学,四川射洪 679200

1 从“趣”字入手,在“情”字上做足功夫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有效地作文训练,进而调动了学生作文的自觉性,作文教学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1 话语引导,诱发兴趣

一个蕴含激趣的话题,会触及学生的灵感,从而打开话匣子。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揭示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时,话语应具有诱导性、趣味性,以此诱发学生写作兴趣。

1.2 巧妙命题,焕发兴趣

在指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时,我将过去的文题《我爱我的乡》、《可爱的家乡》进行具体化。启发学生说出家乡有哪些可爱之处,这时学生中有的说:“家乡的苹果”,有的说“家乡的西红柿”,还有的说“家乡的路”等。然后要求学生选择题材,以点带面。拟出的作文题目有《我爱家乡的果》《我爱家乡的路》《我爱家乡的×××》,这样,作文题目虽然小,但是写作要求并没有降低,表达的中心没有变,而且唤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

1.3 善于利用偶发情境,引起兴趣

(1)教室后面忽然传来“哇”地一声,原来是一个学生呕吐了,顿时教室里臭气熏天,混乱不堪:有的扭头,有的捂嘴,有的缩脖,有的喊“臭死了”,有的甚至“两股战战,几欲相走”……而就在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走向生病的学生,扶起她,嘘寒问暖,拿起笤帚打扫其赃物……教师要停止语文课,利用这个偶发情境指导学生以《当xxx 呕吐的时候》为题指导学生作文。

(2)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正津津有味讲着课,突然一只燕子飞进了教室,并在教室里肆意翻飞,飞累了还停在日光灯上扭着脑袋东瞅西瞧,显然这儿不是它的用武之地,它试着飞出教室,却一头撞在窗玻璃上……课是不能上了,学生眼随燕飞,心随燕舞,情境难得,就以《燕子飞进我们教室》为题,写写课堂上同学们的“出色表现”,燕子那翩飞滑稽的动作,学生兴趣高昂,定能一挥而就。

2 从“实”字出发,在“法”字上着墨

习作指导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2.1 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所经历过的人、事、景、物丰富多彩,而在此间,他们往往不注意留心观察、用心记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储忆积材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周边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生活,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陶冶情操、搜集素材。

2.2 关注生活、我手写我心

习作的命题应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应从他们周围的人、事、景、物着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每次习作的素材就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这种感觉将形成一种表达欲望,让学生想把自己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2.3 体验生活、我手写我行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再现生活情境、体验生活乐趣。在指导学生写一项体育活动时,我做了这样一个尝试:先让学生说说准备写什么活动,即列出宽泛的活动项目,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去写。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A组学生一边回忆自己看过的或玩过的活动过程,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描写。B组学生先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活动,再把活动过程写下来。结果,A组学生的习作语言平淡、缺少生机和灵气,B组学生的习作不仅用词准确,而且语言形象生动。请看,A组一个学生写道:张欣踢毽子的本领可大了,只见她把毽子向上一扔,便左一脚、右一脚地踢开了,一共踢了三十二个……B组一个学生写道:张欣拿起毽子,在手上掂了掂,然后把毽子向上轻轻一抛。只见她两眼紧盯着毽子,当毽子快接近地面时,她抬起右脚,向左侧一弯,毽子稳稳地落在她的鞋帮上。她右脚稍一用力,毽子又乖乖地向上飞去。你看,她轻轻地摆着双臂,右脚不停地点地、抬起……同样是踢毽子,同样是写张欣,但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亲自操作的基础上,再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明确习作的具体要求,而且能使学生下笔成文,从而改变习作时“咬笔头”的现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趣”字入手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让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然后在学生有写作愿望时,从“实”字出发,教给习作方法,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活,体验生活。这样学生就乐于书作文,增强了习作的自信心,就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猜你喜欢

毽子体验生活家乡
毽子
成长
立正!新兵们
小小毽子,深深友谊
自动计数毽子
生活中的“万”
蝴蝶毽子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从生活中选材,讲述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