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2019-12-18

赢未来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关心领导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中学,陕西渭南 711703

温家宝同志说过,让中国人生活得幸福。是的,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教师也有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权利。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很难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幸福,也很难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教师只有在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工作,才能深刻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校主要是由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所以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就应该特别注意优化干部和群众、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1 干群一心,政通人和

领导和教师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很重要的关系。领导和教师关系融洽,就能够保证学校政令畅通,信息反馈及时。领导和教师关系和谐了,教师就能心情舒畅,教育教学工作就会繁荣兴旺。

人有脸,树有皮。每个人都有自尊,都希望别人的言行不要伤及自己的自尊。所以,构建和谐的领导和教师关系,首先领导和教师要实现人格的平等。学校领导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一视同仁地对待教师。领导对教师要多一点帮助指导,少一点命令指挥;多一点沟通,少一点指责。领导和教师之间应该发自内心地平等待人,进行朋友式的友好谈话。另外,构建和谐的领导和教师关系,领导和教师要互相关爱。学校领导要关心人、爱护人,使教职工时时处处能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重视。学校领导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关注教师,充分赞扬教师已取得的成绩,舍身处地地为教师排忧解难。“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学校领导关心爱护教师,教师就一定会“士为知己者用”,就会心情舒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领导和教师有了矛盾,都应该先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这样,既有利于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改善彼此的关系。

2 志同道合,分工协作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教师之间也需要互相帮助和团结协作。构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同事关系,是建设学校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同事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协作、切磋交流、取长补短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而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则是建立和谐同事关系的核心。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之间是分工协作的,共同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特别需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所以教师之间应该欣赏赞美,而不应该嫉妒诋毁;应该热情帮助,而不应该冷漠观望;应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而不应该狭隘自私缺少信任。顾城曾写过一首题目为《远和近》的小诗:“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把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的对立形象地表现出来,体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彼此缺少交流的失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友好合作的美好关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小诗对我们教师的为人处世也应该有很大的启发。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科教研组、班级任课教师团队等集体的作用,促使教师们凝心聚力,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以建立教师之间和谐的同事关系。

3 师生和谐,共谋发展

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师生和谐有利于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和谐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对待学生,欣赏赞美关注学生。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就像润物无声的春雨,在细微处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关爱学生就要去了解学生,包括他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情绪变化等等。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的眼中不能只有作业、考试、成绩单、名次表等,更应该关注学生这个活生生的人。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学习上的困难,还要关心学生生活上的困难,一旦发现及时帮助解决。教师要理解尊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高高在上或居高临下,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沟通。教师要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文学大师雨果也说过:“世界上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宰相肚里能撑船,教师如果没有一个宽阔的胸怀,怎么可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赞美。“良言一句三冬暖”,赞美赏识的话语就像是冬日暖阳、沙漠甘泉,会温暖着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总而言之,我们积极营造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使干群融洽、同事团结、师生和谐、让教师在学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心情舒畅,以提高职业幸福指数,既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关心领导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开心与关心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