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践为核心的综合大学舞台表演基础课程探究
2019-12-17王盛
王盛
摘要:戏剧表演是我国艺术教育大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1949年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伊始就已着手将其同音乐、美术专业教育从大学专科,提高到了大学本科层次。“舞台表演基础”又是戏剧表演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教授基础的舞台表演技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通过大量练习和训练使学生通过自行体会、领悟从而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关键词:课堂实践 综合大学 舞台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1-0164-02
作为全校公共选修课,“舞台表演基础”要面对的授课对象就不但只有艺术学院学生,而是全校所有文理专业的莘莘学子,所以在授课理念、内容、方式方法上不得不重新思考。在该课程中学生既是艺术内涵的体验者,又是舞台形象的创造者实施者,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天性得以解放;审美得到提高;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创作潜能得到激发;组织、编排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进而达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舞台表演基础是现今国内戏剧(电影)音乐类院校攻读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除戏剧(电影)院校外其他的院校(十一大音樂学院、123余所综合大学中的艺术院校)在此课程的教学研究上均不够重视,将其摆到了辅助课程甚至可有可无的位置,有单独开设此课程的院校至今也无一套较为合理适用的教学大纲或编创出一本完善的授课教材。
2011年始我院将此课程作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2015年音乐学科组通过研究讨论认为此课程极具实践性非常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随即又将此课程设置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拓展课程,2016学年02学期笔者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继续开设此课程主要针对音乐学院学生授课,效果良好。学生对舞台表演这一先前不重视或者说是空白的技能项得到了理论化体系化的补充,并且听课学生在之后自身的舞台表现以及音乐技巧展现能力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在这一学期的各专业课期末考试以及专业类比赛、演出中均有所体现)学生的舞台表演自信心大大增强。2017-2018学年笔者继续开设此课程,并开放面向全校所有学院学生,最终选课爆满。大部分选课的均来自外学院,音乐系的学生还因为没能选上而怨声载道。
二、课程改革的一些尝试
(一)根据课时安排和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重新架构课程
由于先前此课程只针对音乐学院学生开设,所以在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会主要围绕音乐舞台表演这一核心进行展开,并且由于音乐学院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舞台表演素质和欲望,所以课堂内容易展开进度也较快。现课程加入大量外院学生,而此专业对于他们来说又十分陌生,几乎是零基础零经验具体行动能力上也会较之前学生有明显不足,所以授课时要统一对待,在重视课堂实践的前提下需加入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掌握。在教学实践内容上也要换以话剧小品等通俗易懂的舞台剧形式展开;先前的教学大纲是根据一学年一个单位编写的,而现今作为全校公选课授课时间仅一学期,时间减少一半但内容不能减少,所以对授课计划要进行重新编排,合并同类项、删减重复内容、添加新内容、精简提炼重点内容从而保证新计划能满足课堂进度。
(二)调整原有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
大学学习和以往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和学生应更多是一种合作而非从属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默契的配合,通过在课堂上的高效合作建立互信关系。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授课形式,将“教师说学生记录,背诵”最后通过薄薄的试卷宣判最终结果变为“老师做学生学”“又说又练”尽量把问题及时暴露在课堂上并通过相应练习将其解决,而非老师先一吐为快再把所有问题留作课后作业待学生完成。在每堂新课开讲前笔者会迅速回顾前课要点,接着快速带入新课内容,为的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运用新课知识去做接下来的实践练习。届时笔者只会成为一个旁观者,观察学生实践的一举一动,并在第一时间给予点播启发修正,接下去课堂的进程将会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左右。实践练习主要包括一些与新课知识点相关,针对性强,并带有主题性的动作肢体语言及对话训练等简单内容排练。学生在教室里围圈而坐,教室中间要留有一个足够大的“舞台”用于学生练习。形成一种演员在观众群体里表演,观众围绕着演员,观众和演员相互交融、互补、反映的现代舞台表演小剧场模式。
(三)调整原有评价体系
由于强调实践性,所以考核也应以参考课堂实践为主,改变期末的一纸试卷模式。调整为平时,期末成绩五五开,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后作业完成度、课堂实践完成水平、课上参与度与教师的交流能力等;期末成绩则为最终每一小组编排的小剧本展演情况(期末编排一个十分钟以上的小剧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五到七人,教师会在课上用DV录制课下根据每一个人的表演情况酌情打分,给出每一位同学的文字评价,优缺点和有待提高处,并对个别小组进行重新排演)。
(四)增加经典表演艺术作品赏析
对于非表演专业的初学者来讲再精炼的文字都是抽象的,由于此课程的特殊性导致光熟记知识概念是无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所以时常穿插一些表演影像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视频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课本上的表演知识点,从而使学生以模拟造访等方式快速的运用掌握。
(五)增加学生上台表演机会
舞台表演需要一定面积的室内排演场地和最终的上台展演机会,虽然如今我院提供的工会教室面积充裕可供平时排练,但还是缺乏真实的舞台感,而且时常会和其他课程冲突,需要提前“预约”。一个没有上台经验的演员即使排练再放松自如一到正式上台面对台下无数目光的注视和台上聚光灯的火热照射是很容易思路全无满脑空白。当然要达到良好的舞台排演效果还需一定数量相应道具服装配合,而不是单一的或者通过“臆想”出来的东西在那凭空演绎。
(六)“歌剧”表演艺术延展
歌剧是音乐与戏剧表演的结合体,该表演艺术综合了音乐、诗歌、戏剧、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灯光等一系列艺术元素以语言或人体形态作为传递信息媒介,而且更以抽象音符的运用作为表现思绪心态的手段,可谓是人类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歌剧表演是音乐化的舞台表演,所以作为音乐系的课改课程,笔者认为应该将其引入从而成为舞台表演基础课程的一大补充和亮点。
当然“歌剧”元素的加入并非意味着全体学生去真正排演,因为这对于目前音乐专业本科生来讲也具有一定难度何况其他理工科学生更是无从下手。而是要学生了解掌握如何完整深入地去欣赏体会一部歌剧,懂得去品鉴一部歌剧;了解掌握歌剧舞台表演同话剧、音乐剧、戏曲等其他舞台表演形式的异同点。而对于音乐专业且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具有扎实声乐演唱表演水平)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经典歌剧片段进行分小组排演,最终结果可作为这些学生该课程的期末成绩,亦可作为本课程课堂教学成果的一部分进行期末展演。
三、结语
笔者认为“新教法、促活力、谋发展”九字是高校课改的核心理念。所谓“新教法”是指要紧扣实践注重过程评价,改变以往的期末评價方式,改变单一死板的课堂形式;“促活力”是最大限度挖掘课堂氛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品尝到知识的甜头并能积极同教师配合完成教学任务;“谋发展”是秉承艺术学院服务全校学生理念,通过此课程的开设解放学生天性,最终反哺到自身专业的学习研究上,为毕业后迅速形成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同时音乐系学生也能通过此课程增强舞台表演经验,增加表演自信心,从先前只会在琴房“闭门造车”到如今能“粉墨登场”从而适应新时代对一位音乐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鹏.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中舞台表演课的意义探索[J].大众文艺,2016,(08):239.
[2]宋艳琼.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J].戏剧之家,2016,(23):212.
[3]张晓君.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表演艺术》课程教学思考[J].北方音乐,2014,(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