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异质性研究
2019-12-17江书军庞克欣
江书军 庞克欣
摘 要: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提升科技創新政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对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对河南省2010—2017年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对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极不均衡,大致呈现以郑州市为中心由内到外政策创新绩效递减的状态。因此,河南省应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同时逐步辐射其他地级市,实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河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策;区域绩效;因子分析;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9)8-15-8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19.08.003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而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8》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东部发达地区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进步较快,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已经形成。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各领域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部分行业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是当前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纵观全国科技创新情况,201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城市科技创新均值为0.169,普遍存在投入产出效率低、区域间极化严重、科研人员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1]。而科技创新政策作为科技创新的方向性指引,在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政策绩效的发挥显得极其重要。
目前,学术界关于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政策文本的定性主观评价方法,如文献计量法等;另一种是定量客观评价方法,如因子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宏观层面,华坚等[2]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以30个省(区市)为例,研究了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胡凯[3]运用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用DEA方法分析了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总体趋势及阶段性变化情况。微观层面,张永安[4]基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经济、环境、科技产出、科技投入的作用这4项指标作为一级指标,构建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北京市2007—2016年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袭著燕等[5]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山东省2000—2012年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设计框架。虽然现有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不同区域由于政策数量、内涵及经济发展基础差异较大,许多成果无法直接适用于各个省市。鉴于此,本文立足河南省,基于河南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政策出台情况,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河南省18个地级市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系统分析省内不同区域的政策绩效差异,对河南省建成创新型省份,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2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现状分析
2.1 科技创新政策分类
在查阅邵冰欣[6]和周惠来[7]等对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科技创新政策作用对象为分类标准,将2010—2017年河南省的科技创新政策分为以下12类: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相关政策;企业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省级科技计划;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政策;科技人才支撑政策;产业集聚区发展;创新创业鼓励;科技资金与经费;科技条件与标准;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其他。本文搜集整理出2010—2017年河南省委、省科技厅发布的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共计152条(含联合发文和转发中央政策),详细划分情况如表1所示。
2.2 政策年度分布与趋势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等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出台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制度。
河南省2010—2017年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尤其是2015年以来,政策发布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国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提出,促使河南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另一方面源于河南省因自身发展需要而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等战略的提出。
2.3 政策类型分布
结合上述12项政策分类,对152条科技创新政策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类型分析。
2010—2017年出台的152条政策中,河南省在科技资金与经费、科技条件与标准、省级科技计划、创新创业鼓励和科技人才支撑等领域出台的政策较多。这主要是由于2010年以前河南省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科技规划与条件标准,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力度较小。随着近几年科技创新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河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渐发力,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资金管理、人才引进等方面逐步完善政策标准制定,强化了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支撑。
3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①全面性原则。构建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反映政策实施效果,不能忽略某一类政策在绩效评价中发挥的作用。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构建一个全面反映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指标体系。
②客观性原则。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真实,要能够反映政策的真实效果。政策评价是政策分析的重要前提,只有保持政策评价的客观性,政策分析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③重要性原则。指标体系构建时,应侧重选择能够反映科技创新政策核心绩效的因素,鉴于科技创新政策涉及内容广泛,对象复杂,评价过程中应设计反映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核心内容的指标。
④可量化原则。由于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评价的最终结果是要计算出各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得分,所以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可量化的数据为依托,每一个指标都应该是可计量的,能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
3.2 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通过梳理现有学者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来看,主要有4种类型:第一,基于投入和产出角度,如刘珩冰[8]从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人才投入、基础产出、产业发展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对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又根据指标选取的可量化原则选取15个指标对湖南省14个市的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第二,基于政策作用对象角度,如张凌等[9]从企业、地方政府、创新环境等对象出发,以自主创新环境改善、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介机构创新服务能力和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等5个指标作为衡量黑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基于政策类型角度,如郭强[10]从科技创新投入政策、科技创新需求政策以及科技创新环境政策3个角度构建省级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估体系;第四,基于客观可量化分析角度。如孙枭坤[11]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中心性分析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网络结构图分析,运用比较客观的分析方法使得核心指标的提取更加准确和全面,为设计具体的指标评价体系打开了新的思路。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投入与产出活动,其政策绩效指标的设计主要涉及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12],本文依据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涉及类型,结合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现有研究成果,根据绩效评价的基本原理,从研究与试验发展(R&D)、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技术市场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5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具体如表2所示。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主要从R&D人员(X1)和R&D人员全时当量(X2)、专利授权数(X3)三方面构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主要从新产品产值(X4)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X5)两方面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主要从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X6)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X7)两方面构建;技术市场发展主要从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X8)和成交合同额(X9)两方面构建;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从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X10)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X11)两方面构建。
4 河南省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因子分析
4.1 因子分析原理与步骤
因子分析是指在研究过程中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关键因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关键作用在于通过降维来减少变量的维度,但同时又能够保持原有数据提供的大部分信息,提取的关键因子能够描述众多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载荷矩阵,将组内高度相关的变量设定为一个公共因子,确定其中方差贡献大的因子来有效描述原来样本指标,找出主导因素,做出准确的估量,并据此进行综合评价[13]。其基本步骤如下。
①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有一个潜在要求,即原有变量之间要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因子分析前,需要对原有变量做相关性分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如果相关系数矩阵在进行统计检验中,大部分相关系数都小于0.3并且未通过统计检验,那么这些变量就不适合于因子分析。主要统计检验有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测度法检验。
②构造因子变量。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因子变量,主成分分析的步骤如下:①数据标准化处理;②计算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③求R的前m个特征值[λ1λ2λ3……λm],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的标准正交;④求m个变量的因子载荷矩阵。根据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一般方差的累计贡献率应在80%以上。
③计算因子载荷矩阵方差最大旋转。主成分分析不仅在于找出主成分,更重要的是掌握每个主成分的意义。因此,对载荷矩阵进行方差最大旋转,以达到简化结构的目的,旋转得到的最终因子载荷矩阵为A。
④对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在实际分析工作中,主要通過对载荷矩阵A的值进行分析,得到因子变量和原变量的关系,从而对新的因子变量进行命名。
⑤计算因子变量得分。其中,[λ1、λ2、λ3]分别代表3个主成分特征值的算术平方根,[Α1、Α2、Α3]表示各主成分得分。
[因子得分=λ1λ1+λ2+λ3×Α1+λ2λ1+λ2+λ3]
×[Α2+λ3λ1+λ2+λ3×Α3]
4.2 因子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SS 22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进行了统计检验,通过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见表3),得到KMO值为0.698,表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度较高;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 374.786,显著性概率为0.000,显示各变量观察值间有共同变异,可采用因子分析法。
数据经过标准化和相关处理以后,得到因子特征值、贡献率及因子载荷,如表4所示。
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得到3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0.692%、18.057%、13.08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835%,充分保留了原始变量信息,可以解释指标体系中变量的大部分方差。然而,由于初始主成分载荷分析结果与评价指标的结构关系不明确,不能很好地解释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因而有必要用方差极大值旋转法进行分析,得到因子负荷矩阵(见表5)。旋转之后提取的3个公因子依次为[Α1、Α2、Α3]。
在[Α1]下,“R&D活动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新产品产值”“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专利授权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这7个变量具有较高的负荷,而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科技创新内部投入因素,因而可以将该主成分A1命名为“科技创新内部投入”因子;在[Α2]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和“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这两个变量具有较高的负荷,它们的共性在于都属于外部经济因素,因而将该主成分A2命名为“科技创新经济动力”因子;在[Α3]下,“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这两个变量占比较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属于科技创新政府扶持因素,所以,可以将主成分A3命名为“科技创新政府支持”因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可以得到3个主成分得分,进一步计算河南省18个地市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见表6。
4.3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特征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河南省18个地级市之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呈现如下特征。
4.3.1 河南省18个地级市科技创新水平差异较大。从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总体得分来看,18个地级市总体得分较高的4个地区为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它们的总体得分都在0.1以上;而总体得分较低的4个地区是商丘市、信阳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它们的总体得分都在-0.5以下。整体来看,河南省18个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极不均衡,科技创新能力两极分化严重。
4.3.2 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大致呈现出以郑州市为中心由内到外综合得分递减的状态。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格局近似呈三层环状,其中内环和二环是相对发达区,尤其是环绕在郑州市周围的地市得分基本较高,创新能力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外围的三环地带。
4.4 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差异成因
4.4.1 政策关注点方面。排名靠前的4个地区在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撑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资金设置方面都有着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通过对前4名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的梳理发现,郑州市非常注重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和支撑条件,在整个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遥遥领先;而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处于郑州市周围的二环地带,能够依托郑州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利用强大的经济支柱条件,积极向郑州市靠拢,注重资金投入、创新创业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而排在后4位的商丘市、信阳市、漯河市、三门峡市这几个地区都位于科技创新三环地带,受郑州市科技创新辐射能力弱,自身经济落后和地理位置偏远导致科技创新缺乏内生动力,政策出台积极性不高,发布的政策没有重点关注的领域,只停留在对省级政策的转发以及各种发展规划的制定上。
4.4.2 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排名靠前的地区能够依托当地的高校和科研平台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引进专业人才,重视科技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郑州市,十分注重引进高技术人才,曾先后出台16条人才引进专项政策来吸引高技术人才;洛阳市也比较重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先后制定“河洛英才计划”和“玉洛汇计划”等人才发展和引进计划,来吸引各类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在人才培育方面,前4名的地区在资金投入方面力度大,设置了各种人才培育专项资金和先进人才奖励政策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而落后地区的人才政策相对较少,且缺乏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技术企业等科技创新平台,导致这些地区在人才引进时只局限于人才引进计划大方向的制定,缺乏对人才管理的细分;在人才培育方面也由于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数量限制,这些地区人才培育经费支出缺乏重要来源和保障,人才培育类型缺乏目标和导向。
4.4.3 自主创新方面。排名靠前地区能够真正把“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针对中小型企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不同需求阶段,出台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有效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同时能够结合本地区特点出台科技政策。例如,洛阳市在“双创”体系建设方面,专门成立了“双创”部门,先后出台7条正式配套文件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新乡市从近几年出台政策内容来看,主要聚焦于科技成果转化,并依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重点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活动,专门成立新乡市科技成果转化平臺,促进政策落地生根。落后地区近几年虽然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但政府仍缺乏对不同创新主体需求的正确认识,政策的激励与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河南省18个地级市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区域差异明显,各地市在人才培养、自主创新等方面政策的制定、执行等方面参差不齐,对河南省打造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8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大致呈现以郑州市为中心并从内环到外环综合实力得分递减的状态。尽管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前列,其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在全国也具有明显优势,但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不均衡势必影响未来省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鉴于此,基于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绩效差异,提出如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