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2019-12-17陈晓华陈倩倩

关键词:村落空间传统

陈晓华,陈倩倩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2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村落正面临着被损毁的厄运[1],越来越多的村落“空心化”[2],也导致村落公共空间萎缩或荒废[3]22。作为传统村落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空间,是乡村民众集体活动的共同载体[4]99,涉及村民日常的政治、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5]51,孕育着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自2000年以来,我国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给予了多视角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多,近年成为传统村落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本文基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主题文献的回顾与梳理,系统归纳国内有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以期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

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涵及价值

(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内涵

城乡规划学与地理学一般更加注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物质”属性,认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自由出入并进行日常交往与进行公共事务的公共场所的总称,也是体现村落民俗文化最为主要的场所[6]74,涵盖广场、祠堂、寺庙等固定的公共场地,也包括因村民集会所形成的临时场所[7]82。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不仅是村民进行交流与交往的主体空间,更是村落文化与历史得以延续的物质载体[8],是有别于私人宅院的一处村民共有的公共场所[9]96。

政治学、社会学则普遍认为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包括两个层面:第一是指村落内提供给人们进行集聚、交流等的公共领域,如寺庙、祠堂等;第二是指村落内普遍存在着的一些制度化组织与活动形式,如文艺活动等[10-13]。因此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空间体系,它不单是一个拥有固定边界的实体空间,同时也是一个被附加了地理、文化及政治等外在属性的文化范畴[14]133,是“一个可以进行对话的场所”[15]11。

目前对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界定,对其内涵的认知,虽不同学科、不同学者侧重点不同,但基本形成共识[16]150,归纳起来其内涵主要包括社会的公共属性以及物质的空间属性两个方面[17-18](见图1)。

图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涵

综合现有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实体空间,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下长期积淀形成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及群体记忆的集合,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元价值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涵丰富,因而具有多元价值。一是空间使用价值,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物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让村落能够达到可及、可控、可感、宜人的空间效果[12]825;二是社会服务价值,这些空间由于其功能的不同而为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不同服务,从而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打造成一个集教化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空间场所[9]96,如广场空间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街巷空间主要承担交通运输功能、祠堂空间构成村落内的统治中心等[20-21];三是乡土文化价值,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为村民日常活动提供场所,更是一个村落悠久历史文化的承载者[21]544-545,大多数学者认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载体[3]28[22-23],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四是经济开发价值,由于传统村落蕴含浓郁的文化底蕴,目前已成为旅游业界的研究热点[24],作为传统村落内重要联系纽带的公共空间,不仅让当地村民产生浓郁的环境认同感,且对游客来说也具有浓烈的旅游吸引力[21]545,蕴含着一定的经济价值;五是科学艺术价值,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以及特定的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9]98,是当地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极高的文化、美学及科学考察等价值[25],对其研究可以辅助学者更好地再现特定时代村落生产、生活场景[26]76(见图2)。

图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价值

综上,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蕴含多重价值,它是我国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遗产,其本身凝结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及时代价值,作为后代子孙的我们更应将其传承[27],并进行相应的研究与保护。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及特征

(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类型

诸多学者对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类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由于分类依据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按公共空间用地权属,分为显性公共空间和隐性公共空间[28];依据开放程度,可分为开放性公共空间、半开放性公共空间以及半私密性公共空间[12]824;根据型构动力来源的差异,将其分为正式公共空间(嵌入型公共空间)与非正式公共空间(内生型公共空间)[29]61;基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分为旧形式公共空间和新形式公共空间两大类[30]58等。综合现有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以下类别(见表1)。

表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类型

资料来源:依据相关文献整理。

综合来看,目前学者多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内部的活动性质以及空间功能等视角来进行分类。由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使得各划分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试图探寻更为精准的分类方式[26]76。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不仅具有公共性、可达性、可交往性等城乡公共空间的一般特性,也具备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地域性、文化性以及形态多样性等特征[31]。地域性特征指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在特定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条件下形成的,具备与其他地域村落公共空间不同的特点[32]86;文化性特征指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和乡土生活气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空间上的烙印,更是被赋予了诸多外在属性的文化范畴[14]133[32-33];形态多样化特征指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具有复杂的空间形态,而这些空间形态均是当地地域与文化特征的折射,如街巷以及河流一般为不规则的线形空间,多数村落依托祠堂、寺庙等营造标志性的空间等[32]87;人性化特征指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聚落生活和形态的独特写照[15]12,它以村民为主体,强调人们自身的需求,集中体现村落民众的生存和活动空间形式及其结构特征[23]116。

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研究,尚待形成系统化成果,以及深层次地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社会及文化内涵,揭示其个性化的本质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其保护与活化利用。

三、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其演变

(一)集会与交往功能弱化

集会与交往功能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最为主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其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弱化。如晒坝空间以前主要承担晾晒谷物、集会及交流功能[34]260,但目前这种场景已很稀少。广场空间原先主要用于村民休闲、娱乐及集会等[21]545[23]116,如今这些功能也在不断衰退。风雨桥由承担交通及休闲交流功能转化为村落的一处景观,其功能在不断地弱化[35]。溪流、水井、洗衣码头过去在传统村落内主要用于集会、交流、浣洗以及取水等[30]58-59[36-37],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使用,其原有功能也早已衰微[38]102,一些古井成为村落别致的景观。集市以前主要承担经济物品流动与交易的功能[39]144,如今其传统的经济功能正在不断弱化,社会文化功能却在不断增强,并且在社会交往、文化消遣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40]。

(二)祭祀与礼仪功能淡化

祭祀与礼仪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另一主导功能,目前也在呈现不同程度的淡化趋势。宗祠作为传统村落最为典型的仪式空间,其功能正在经历着复杂的转换过程,目前正由礼法向世俗转变,由原先祭祖功能向集会、娱乐、拜神、教育等复合功能转变[41]。私塾空间作为以前村落内启蒙教育的场所[42],如今早已走下历史舞台[43-44],绝大多数被改造成公办或民办小学[45]。对于庙宇,其过去祭神拜佛、寄托情感的社会功能也在逐渐退化[46]。村委会以前主要承担集体生产、生活及政治性的功能,但随着公社体制的解体其政治性功能淡化[23]113。

(三)防御与会客功能衰退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较为重要的防御与会客功能,现今早已衰退。如鼓楼已由早期的击鼓报信、聚众议事、迎宾送客功能走向政治、文化、商业等复合功能[47-49]。寨门以前不仅是村落界定区域空间和防御的场所,同时也是迎宾送客的场所[47],而如今仅作为村落内的一处标志物或景点存在。

(四)交通与运输功能延续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内承担交通与运输功能的空间,虽目前大部分得以延续,但也出现一些功能衰弱的现象。早期的街巷空间不仅是整个村落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主要的交通运输功能,为居民日常交往提供便捷的场所[34]261-263。随着街道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街巷交通性增强,场所性以及防御性功能减弱[17]125。而对于桥头、码头空间而言,已由原先村内的交通要道转变为孩子们嬉戏的游玩场所或是传承历史文脉的特色景点存在[21]545[39]144。

(五)民俗节庆功能改变

在传统村落内承载民俗节庆功能的公共空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空间,有学者将其称为事件型公共空间[7]82,目前该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在一些地方由于民俗节庆等活动的规模与规格越来越高[50],逐渐将其演化为一种敛财的手段[5]54。虽有学者认为民俗节庆仍是村落内较为重要的功能,但人们往往对其表现出社会学上所说的“仪式性参与”[10][38]103。

综合来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目前传统村落内各公共空间的功能均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转换,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公共空间来说其原有功能正在逐渐走向衰微,只有少部分的公共空间,如宗祠、寨门以及街巷等空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转换自身功能,以适应现代人需求(见表2)。

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转型及驱动因素

(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转型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民众在长期集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文化和社会规则的特定载体[4]99,也是在特定时期由于村民生产、生活习惯所形成的空间产物。故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着变化。根据国内学者对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演变规律的现有研究,可以将其演变过程大致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表2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演化

资料来源:依据相关文献整理。

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此阶段传统村落是一个封闭、单一的社会聚落,村落公共空间处于自下而上的内生发展状态[16]150,因此功能与形式高度统一[30]62。传统村落内部宗族文化得到高度重视,故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成了以宗祠为载体的乡村宗族文化的维系[3]24。

第二阶段,1949—1978年。此时国家政权日益渗透到村落内部,导致以宗族文化维系的公共空间(如祠堂、寺庙空间等)迅速萎缩乃至“退场”[3]25[6]76[51]9。同时,一些政治性以及生产性的公共空间成为传统村落内部重要的组成部分[30]59[51]6-7。

第三阶段,1978—2005年。这段时期虽然国家政权从传统村落内抽离[23]115,但是受到市场经济浪潮影响,村落内的青年人选择进城打工或经商,大多数传统村落逐渐演化成为了“空心村”[3]26[52],致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日渐冷落[6]77[30]60[51]6,主要表现为生活性公共空间的弱化以及信仰性公共空间逐渐衰败[16]152。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随着新农村建设推进,传统村落的发展进入到了新时期[51]6-9,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渴望重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住乡愁”的田园风光,有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3]27,故对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重构开始增多。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转型驱动因素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转型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可归纳如:第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是导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演变的主导因素。快速的城镇化致使村落内大量劳动力流失,使得“空心村”现象明显,大量公共空间处于闲置状态[3]29[17]124[22]61[53-54]。第二,居民自身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化的影响也是影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整体空间形态演变的关键性因素。现代化导致村民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使村民对公共空间需求的差异加大[5-6][30]59。第三,国家政策的影响,以曹海林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国家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演变轨迹[29]61。第四,也有少数研究者指出由于当前传统村落内旅游业的日益兴盛,村落内商业化气息越发严重,导致大量游客涌入村内制造了大量生活垃圾,让村落内原有的空间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55],驱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发生改变。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一个承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空间的演变并非由单一机制所决定的,受到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概括起来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衰落,主要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部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功能无法满足村民需求、国家政策的局限性、国家政权的抽离、村民的传统村落保护意识薄弱、社会各界对传统公共空间及文化的不重视以及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6-58]。

五、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化与利用

(一)挖掘历史价值,延续乡土文化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承载的乡土文化传承与延续是其空间活力恢复的关键。通过对当地文化脉络的整理,以及地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彰显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地域性特色[22]61[59-60]。具体路径为:第一,加强有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发展理论研究[12]826;第二,在村内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并注重对于当地民间艺人及文化能人的传承培养[12]826;第三,加强对于传统村落内标志性的公共空间保护,这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承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同时能够促进当地居民归属感的形成[56]123;第四,对于不能投入使用的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遵循就地保护原则,而对已经消失的公共空间,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强化对于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及标志物的继承,从而将寄托于其上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承下来[12]825[56]123。

(二)提升环境品质,激活空间活力

提升品质、激发活力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化利用的重要前提。可以在尊重传统文化、习俗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营造具有当地乡土特色的公共空间[61]114。具体路径有:第一,塑造可及、可控、可感、宜人的半开放型交往空间,尤其注重内部交通组织的可达性[12,57];第二,从“形”和“神”两方面保持并恢复优秀乡土建筑交往空间,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艺术、经济、技术相结合[23]116[62];第三,在设计过程中,体现人性化、传承地方特色,在依据空间原有尺度和围合界面的基础上对开放式的点、线、面空间进行修缮和保护,保持其原真性[36]60[63]50;第四,山林、河川等都是传统村落内优秀的自然景观空间[12]825,可采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方式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地引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之中[36]62,从而更好地维护和恢复村落原有的景观生态风貌,保持其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21]545。

(三)更新重组功能,提倡多元利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公共空间中不适宜的功能进行优化重组,促进公共空间功能更新,激活公共空间自身活力[21]545[30]59,以满足村民新的需求。具体路径如下:首先,针对原本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对其功能做“加法”,引入一些新颖的、有活力的功能体,激发空间自发性活力,从而形成一个有活力的功能复合体[30]63。如将祠堂改造成民间组织的议事协商的场所;礼堂类公共空间与传统村落内的特色旅游相结合,打造成为民俗博物馆等;而对于具有一定价值的民居传统建筑,应结合村民自身意愿改造成特色民宿等[57][63]52。其次,对于一些已经失去效益的公共空间功能做“减法”,梳理并整合掉不适应、不合理的功能,以满足现代人需求,促进自发性活力的形成[30,61]。

(四)完善保护政策,鼓励多主体参与

相关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化与利用的重要保障,可通过完善保护政策,拓展多元参与渠道,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61]114。具体路径有:第一,建立合理的传统村落管理机制,明确各责任部门职能,制定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条例,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63]53;第二,加强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和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对村落保护的认识[63]53;第三,积极鼓励多主体参与村落公共空间的建设与管理,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发展的多元合作机制,搭建政府、市场和村民三方沟通平台,实现“村民需求反馈—政府回应—市场有效参与”的良性循环[61]114。

总的来说,目前学者们对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化与利用已提出了较为详实的建议,尤其是在文化传承及其物质实体空间营造等方面,指出了政策管理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化与利用的重要保障,这对今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有其地方性,因此对其空间的活化与保护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从而彰显地方特色,保持其原真性。

六、总结与展望

我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不断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初步形成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框架,为今后指导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借鉴。有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一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由于多学科相互交叉,各个学科侧重点有所不同,致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以及分类标准等内容体系不够明确。二是研究内容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对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概念、类型以及村落整体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颇多,但是有关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以及某个单一公共空间的功能的转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较少。三是活化利用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虽然现有研究已给予了较为详实的建议,特别是在物质性空间营造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但是对于其公共空间内部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关注不够,尤其对传统村内某一具体空间的保护措施研究极少。

未来研究在以下方面有待加强:第一,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集成构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利用研究理论框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空间,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因此也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推进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论研究交流,在丰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成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形成自成一体的研究思路与范式,是城乡规划学科未来的重任。第二,强化系统性研究,完善研究内容体系。针对传统村落某单一公共空间功能的转变及其机制研究的欠缺,未来可聚焦于传统村落内某一具体公共空间功能的转化探究,进一步揭示其功能转化的内在机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其空间活化与利用。拓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范围,不断完善其研究内容体系。第三,强化保护利用方式与模式研究,提升研究成果实践价值。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化及利用既要考虑将静态横向的研究与动态纵向的研究相结合,同时还要关注现代科技在其活化利用中的作用,并从深层次揭示其内部的生产生活习惯以及地域环境对于其公共空间的影响,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活态保护及利用策略。

猜你喜欢

村落空间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