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古今文献和解剖数据考证箕门穴定位及其变革

2019-12-17戴娇娇蔡慧邱洁高艳珍杨梦晗谢美英许广威曲姗姗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血海分寸腿部

戴娇娇,蔡慧,邱洁,高艳珍,杨梦晗,谢美英,许广威,曲姗姗

(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 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 510515)

随着近些年针灸的发展,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对于部分定位不明确、不同时期描述不一致的腧穴,其标准定位和导致差别的原因也更加引人注意。为了锻炼同学们独立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协同合作等能力,开展“课前预习-翻转课堂-互动解疑”的新教学模式,在自我预习、集体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将2006年国标与之前的教材比对,发现了箕门穴定位的显著差异[1]。基于此,本团队以箕门穴为目标,研究其历史变化的原因。最后获取局部解剖数据,以印证结果,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团队成员通过本校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籍,同时通过图书馆网站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书籍,通过略读及精读查找不同时期不同文籍对箕门穴定位[2]、大腿部骨度分寸、大腿部相关穴位定位的描述。采用Windows 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对各描述进行关键词信息提取,并进行数据分类及分析,来研究箕门穴在不同时期定位描述的差异,及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

通过解剖实验室获得大腿部局部解剖数据,以“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为解剖参考定位,于新鲜大体标本分别测量髌骨底至耻骨联合上缘的垂直距离(cm)、耻骨联合上缘至长收肌与缝匠肌交角的垂直距离(cm),以验证箕门穴定位。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和古籍中关于箕门穴的定位

此次共参考49本书籍,其中有箕门穴定位的书籍共有41本。在这41本书籍中有26本书籍中对箕门穴的定位关键词为“筋间,动脉应手”,首见于《针灸甲乙经》。有13本书对箕门穴的定位关键词为“血海上6寸”,首见于明代《针灸问对》。另外2006年的国标修订版之后,对箕门穴的定位描述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SPI2)的连线上 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历代针灸文献中“箕门穴”定位描述结果

续表1

2.2 局部解剖数据结果

通过解剖实验室获得大腿部局部解剖数据 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其结果如表2、图1。

表2 局部解剖结果

图1 大腿部局部解剖测量

3 讨论

从表1可知箕门穴定位描述的变化始于明代首次出现的“血海上6寸”(《针灸问对》),然而这个定位描述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大部分的书籍对箕门的定位描述依旧沿用了古人的“鱼腹上越筋间,动脉应手”这个说法,之后提到“血海上6寸”的书籍也有也多结合“动脉应手”的描述进行定位。新中国成立后的17部教材中,1953年承澹盦主编的《中国针灸学讲义》继续沿用“在内股去血海六寸,动脉应手”的描述,之后大部分教材均认同“血海上6寸”这个定位,包括199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 GB12346-1990》亦采用该定位,故其后的教材专著等,均采用“血海上6寸”[3]之定位。直到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12346-2006》中结合现代解剖学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SP 12)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这几种定位描述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3.1 关于箕门穴定位的变化的思考

3.1.1 关于“血海上6寸”的思考

关于本穴的定位,早期书籍是按照体表解剖位置定位,即“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自明代始有“血海上6寸”的记载,黄龙祥[4]认为“血海上6寸”首次出现在吴崑所著《针方六集》神照集中:“箕门二穴,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上血海六寸,气冲下五寸”。而《针灸学通史》[5]则认为明·汪机《针灸问对》年限早于《针方六集》。《针灸问对》记载:“箕门血海上六寸,触间动脉须审议。”且认为“血海分明膝膑上,内廉肉际三寸据”,也就是说《针灸问对》认为箕门穴在“膝髌”上9寸。

然而,不论《针方六集》还是《针灸问对》中对大腿部的骨度分寸描述均为“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这与“上血海六寸,气冲下五寸”及在血海在“膝上内廉辅骨上二寸,赤白肉际宛宛中”所计算出的,气冲至膝上内廉辅骨为“十三寸”不相符。因此,要理解“血海上6寸”,应考虑当时的是否有大腿部骨度分寸的变化。

3.1.2 关于大腿部骨度分寸的思考

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对大腿的骨度分寸的描述为“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明·高武《针灸聚英》则描述为:“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另一种是在耻骨联合上缘到股骨内上髁上缘为18直寸。1961年以后的骨度分寸统一使用了第二种,即耻骨联合上缘到股骨内上髁上缘为18直寸。

然而,黄龙祥曾提及在明正统石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修明堂诀式》中,对铜人大腿部的骨度分寸规定为“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四寸”,且其后对于铜人腧穴“髀关”的描述也多遵从该骨度分寸,例如清代《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虽然对大腿部骨度分寸记载为“髀枢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但对髀关穴的描述仍为“从气街下行,膝上一尺二寸许,……在此肉起后,交纹中,髀关穴也。”对此第三种大腿部骨度分寸的描述,在1959年由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主编的《针灸学简编》中也确实有“股骨内上髁与耻骨结节连线为十四寸”的类似描述进行认证。

因此,可以认为在明代之后,因对铜人进行目测或量度而得到的大腿部骨度分寸为“十三寸”“十四寸”都是可能存在的[6],在“十三寸”“十四寸”的大腿部骨度分寸前提下,“血海上6寸”的定位,如果在《针灸问对》中计算为膝髌上9寸(9/14=0.643),则与新国标描述的定位(12/18=0.666)差距最小。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血海的定位。

3.1.3 关于血海穴定位的思考

血海穴最早的定位记载出现在《针灸甲乙经·卷三》中:“血海,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中”。在《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圣济总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中均可见相同记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在膝膑上内廉白肉际二寸半。”《针方六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学入门》也可见此记载。在少数记载中,《针灸问对》定为三寸,《类经图翼》[7]定为一寸。因两寸的定位记载较多,且在后世医家在临床较为多用,所以在建国后的历版《针灸学》[8]教材中也都按髌骨内上缘上两寸所记载,延用至今。

可以说,血海穴本身的定位在古籍中亦有不同,故而以血海穴作为参照的箕门穴定位方法是不准确的。

综上所述,大腿部骨度分寸到明代之前一直延用“一尺八寸”,明代因对铜人的解读,而加入了“一尺四寸”的插曲,“一尺四寸”的大腿部骨度分寸主要影响了“髀关穴”与“箕门穴”的定位,同时因“血海穴”的定位不确定性,导致箕门穴定位的不准确性。其后虽然恢复了大腿部“一尺八寸”的骨度分寸,但对不常用穴位箕门穴的定位描述未能及时更正。直至2006版新版国标对箕门的定位放弃以血海穴为参照,而改为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SPI2)的连线上 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与血海穴最早的定位:“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相一致,可以说是“返璞归真”的体现。

3.2 对于局部解剖数据的讨论

由表2可见,尽管每个人有个体差异,但基本趋向于2006版新版国标对箕门的定位。然而关于箕门穴的取穴方法,《素问·三部九候论》王冰注中有如下描述:“宽拱足,单衣取乃得之,而动应于手也。”即取坐位,绷腿,可见大腿内侧有一形似鱼的肌肉隆起(即股四头肌)、鱼尾处(股四头肌尾端)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由于新鲜大体标本无法做到上述动作,且样本量较小,故而获取的相应数据可能有一定偏差,仅供参考。

尽管如此,通过解剖结果,仍可以更加形象而深刻地理解到“鱼腹”指大腿呈扁平鱼腹状的股内侧肌群,“越筋”则是斜跨股内侧肌群的人体中最长的肌肉——缝匠肌。缝匠肌从髂前上棘自外上向内下方斜行,约于上1/3与下2/3交点处与自内而外的长收肌交叉。股动脉正从这两条肌肉与腹股沟韧所带形成三角形地带下行,即在“越筋间”,可触及动脉搏动,此处正是箕门所在处。也更容易理解箕门穴深层解剖,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经脉,深层之外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4 结论

箕门穴,归属足太阴脾经。箕[9],《说文解字·箕部》:“簸也”。《经穴解》:“穴名箕门者,以足之两股在此,其形并列如箕,经脉之动脉皆以门称,故曰箕门。”关于该穴的定位有三种说法[10],一曰: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一曰:在鱼腹上,越两筋间,动脉应手,上血海六寸;一曰: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SPI2)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其中第一种与第三种描述基本一致,且可被解剖数据结果印证。而明代产生第二种不准确描述可能与当时对针灸铜人大腿部骨度分寸描述误差有关。

本团队查阅文献和古籍,追本溯源,旨在确定箕门穴的准确定位以及引起箕门穴定位差异的原因,并以局部解剖数据为验证,为腧穴学习及研究提供思路。

猜你喜欢

血海分寸腿部
说话的分寸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从甜到齁 注意分寸
为官要有“分寸感”——分寸更是见精准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线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