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乳腺癌术后镇痛和TNF-α、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9-12-17孙宁周民涛
孙宁,周民涛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阳 473010)
乳腺癌是我国中年女性常见病[1-2],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肿瘤疾病[3]。乳腺癌手术创伤大,术后常伴有剧痛,若镇痛不完善,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5]。目前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引起机体多种因子的改变,起到镇痛或治疗疾病的目的[6-8]。电针镇痛效果好、起效快、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9],但对电针刺激内麻点和行间穴,对乳腺癌术后镇痛的疗效以及对TNF-α、IL-6免疫功能影响效果的研究甚少,本课题拟通过术前电针刺激内麻点和行间穴,来观察对乳腺癌患者的镇痛疗效和TNF-α、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择期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 min电针刺激行间穴与内麻点;对照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年龄和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通过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36~59岁;②体质量56~74 kg;③ASAⅠ~Ⅱ级;④手术时间90~180 min;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穿刺部位感染者;②拒绝电针治疗者;③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④凝血功能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麻醉诱导为咪达唑仑 0.03~0.05 mg/kg、舒芬太尼 0.3~0.5 μg/kg、丙泊酚2~3 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4 mg/kg静脉序贯诱导。麻醉维持为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依据BIS(45~55)值调控靶控浓度。
2.2 观察组
麻醉诱导前采用电针刺激。取双侧内麻点与行间穴。内麻点体表定位在小腿的内侧,胫骨后缘0.5寸,内踝上7寸处。患者入室后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一次性毫针与皮肤垂直进针,得气后固定好毫针。然后接G6805Ⅱ型治疗仪,选用连续波,频率在4~100次/min之间,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输出电压正脉冲>12.5 V,负脉冲>20 V,250 Ω负载),刺激 30 min。
2.3 对照组
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选用一次性静脉输注泵,舒芬太尼50 μg、地佐辛10 mg和0.9%NaCl,总量为 100 mL,锁时 15 min,PCA 一次 0.5 mL,锁时15 min。于手术结束前大约15 min给予负荷量5 mL,连续使用48 h。若出现不能唤醒、呼吸频数低于10次/min,停输注泵,并将该例患者排除。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电针刺激前(T0)、术后 2 h(T1)、术后12 h(T2)、术后 24 h(T3)和术后 48 h(T4)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抽取静脉血 5~6 mL,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6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和CD4+/CD8+含量。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 VAS评分在 T1与 T0比较,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在 T1、T2、T3与 T0比较,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VAS评分在 T1、T2、T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各时段VAS评分比较 (,分)
注:与T0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T4观察组 42 2.12±0.23 3.42±1.011) 2.62±0.97 2.27±0.73 1.78±0.36对照组 42 1.92±0.24 4.63±1.251) 4.36±1.081) 3.85±0.931) 2.36±0.42 t值 - 1.311 -3.046 6.127 4.525 2.058 P值 - 0.194 0.009 0.000 0.002 0.074
3.3.2 两组各时段血TNF-α和IL-6水平比较
对照组 TNF-α和 IL-6 在 T1、T2、T3与 T0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 TNF-α和 IL-6在 T1、T2、T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详见图1、图2。
图1 两组各时段血TNF-α水平比较
3.3.3 两组各时段血CD3+、CD4+、CD8+和CD4+/CD8+百分比水平比较
观察组 CD3+、CD4+和 CD4+/CD8+在 T1与 T0比较,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CD3+、CD4+和CD4+/CD8+在 T1、T2、T3、T4与 T0比较,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 CD3+、CD4+和 CD4+/CD8+在 T1、T2、T3、T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详见表3。
图2 两组各时段血IL-6水平比较
4 讨论
4.1 内麻点和行间穴
电针刺激机体镇痛和治疗疾病,脊髓神经支配的部位疼痛和疾病与刺激穴位相近区域治疗效果佳[10-12]。内麻点[13-14]为“经外奇穴”,目前临床研究证实,电针刺激内麻点能为胸部手术[15]、腹部手术[16]和四肢部手术[17-18]等提供良好的围术期镇痛。行间穴[19]为“荥穴”,依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描述“荥输治外经”的原理,刺激行间穴可以治疗足厥阴经脉循行通路上的病患。目前临床上采用电针刺激行间穴可以治疗乳腺相关疾病[20-21]。因此笔者选择电针刺激内麻点与行间穴,来研究电针对乳腺癌手术后镇痛疗效以及对TNF-α、IL-6和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表3 两组各时段血CD3+、CD4+、CD8+和CD4+/CD8+百分比水平比较 ()
表3 两组各时段血CD3+、CD4+、CD8+和CD4+/CD8+百分比水平比较 ()
注:与T0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指标 组别 例数 T0 T1 T2 T3 T4 CD3+ 观察组 42 58.35±8.23 53.49±7.531)2) 56.61±7.482) 57.32±8.052) 57.74±7.742)对照组 42 59.28±7.96 47.35±7.261) 37.65±6.541) 45.85±6.731) 52.37±6.871)CD4+ 观察组 42 41.65±5.82 35.42±4.681)2) 38.64±5.072) 39.37±5.272) 40.56±5.442)对照组 42 42.73±5.76 30.29±3.921) 23.78±3.451) 28.92±3.681) 34.69±4.251)CD8+ 观察组 42 27.13±5.23 25.16±4.37 25.73±4.64 26.28±4.712) 26.84±5.06对照组 42 27.08±5.16 25.23±4.29 23.64±4.57 20.39±4.861) 26.97±5.01 CD4+/CD8+ 观察组 42 1.62±0.76 1.33±0.431)2) 1.56±0.242) 1.58±0.422) 1.60±0.532)对照组 42 1.63±0.52 1.04±0.711) 0.82±0.371) 0.93±0.411) 1.17±0.521)
4.2 术后镇痛与TNF-α和IL-6
本课题结果表明,对照组术后采用PCIA镇痛,镇痛效果明显,而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2 h、12 h和24 h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表明电针刺激内麻点与行间穴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其机制可能是电针刺激内麻点和行间穴能抑制TNF-α和IL-6的释放。手术损伤外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时产生剧烈疼痛[22],主要是神经系统对痛觉的持续敏感化[23]。在炎症反应介导过程中,IL-6、TNF-α等炎性因子起到非常重要的始动作用,它们常常在炎症反应之前就高度的表达,因此被称作“前炎症因子”[24];而IL-6不仅具有致炎作用,还具有抗炎的功能[25]。有研究报道,电针镇痛机制与电针刺激能降低机体前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有关[26]。已有研究报道,电针刺激机体,能引起机体释放阿片肽以及孤啡肽,阿片肽以及孤啡肽与其受体结合,使神经胶质细胞因子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使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受阻,降低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27]。本研究对照组TNF-α和IL-6在T1、T2、T3与T0比较,显著升高。而观察组TNF-α和IL-6在T1、T2、T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也证明电针刺激能抑制TNF-α和IL-6的释放。
4.3 CD3+、CD4+、CD8+和 CD4+/CD8+
乳腺癌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治疗,而手术创伤会不同程度地抑制免疫功能[28],免疫功能的抑制与手术创伤有关,创伤越大,抑制的强度和时间越大[29]。T淋巴细胞亚群能反应机体的免疫功能,当CD4+/CD8+比值<1.4时,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30]。以往的研究证实,针刺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31],如电针刺激机体强壮穴,能增加T细胞的增殖和提高IL-2的分泌,还能使T细胞免受免疫抑制剂抑制[32]。电针刺激患者,能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功能恢复正常,而HPA轴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3]。本课题中,采用电针刺激疗法来改善患者手术后免疫功能,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CD3+、CD4+和CD4+/CD8+细胞百分率术后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表明手术创伤能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细胞百分比在术后2 h下降显著,而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表明电针刺激患者能消除手术创伤导致的淋巴细胞功能下降从而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以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电针刺激内麻点和行间穴,术后不仅镇痛良好,还能抑制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保护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