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研究生课程的调查分析及优化改革

2019-12-17陈天朝马彦江王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中药学学时中医药大学

陈天朝 马彦江 王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已从劳动制造转变为科技创造的新型大国,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1]。社会的转型急需技术型人才,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中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课程,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培养一批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任务[1]。从就业来看,单位每年接收研究生的数量有限,仅少数进入高校及科研院所,大部分毕业生进入医院及企业,因在校学习期间对中药学领域内的生产、流通和管理工作接触较少,造成了研究生培养的浪费[2]。本文通过统计和分析当前的研究生培养课程,找出利弊加以优化,推进研究生培养现状改革,让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更加切合实际。

1 研究资料

根据当前研究生的职业选择、规划、专业方向等,通过对中医药研究生的传统课程设置进行统计及分析,建立以“企业”“医院”“科研机构”等不同职业方向的专业人才课程培养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法,询问不同的专家团队(学院教授、领导主管、企业人事高官)针对实际情况对课程评估,对课程的权重系数赋值,最终得到不同方向研究生的最优课程及学时安排。

目前,我国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特别是在综合性医学院校,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每年招生人数不足1 000 人,占中药学科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0%~20%[3]。各高校对于研究生培养,虽根据培养目的设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但在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基本无任何差别,缺乏一定的选择性与特异性[4]。笔者收集统计五所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医学类科目所占比例情况如表1。

表1 五所中医药大学相同专业课程统计情况(%)

数据采集与统计: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专业优势,增强实践技能等为目标,结合中医药产业的基础条件,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等硕士专业性人才[5-7]。

2018 年初,在五所中医药大学针对临近毕业研究生分发问卷。本次回收问卷220 份,其中有效的是210 份[8]。111 人是男生,占52.85%,99 人是女生,占47.14%,说明了此次调查的男女比例相对均衡。调查中,毕业去向为医药企业的有78 人,比例为37.14%,去向为医院的有46 人,比例为21.90%,去向为科研院校的有86 人,比例为40.95%。

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满足社会人才实际需求三个方面展开,具有规定性和灵活性[9]。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设置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促进学校跨学科博士生、硕士生等类型人才的培养[10]。其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可为提升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11-12]。通过调查问卷、现场咨询等对研究生选课情况及毕业去向进行汇总,结果如表2。

2 统计分析与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李克特的5 级量表法,对调查的问卷设置5 个程度值,分别是5(非常重要)、4(重要)、3(一般)、2(不重要)、1(完全不重要)。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建立出合适的判断矩阵,评审专家分别在相应课程学时打分,并对其赋值,如下表3。

表2 不同专业研究生选课情况及毕业去向统计表

表3 针对不同就业去向所选课程重要度及权重

通过矩阵计算得到上述结果,将各准则层的指标平均分(重要度得分)与权重相乘,再与总学时相加,最后可得出课程的最终学时数,最终优选结果如表4。

表4 课程学时优化前后结果(学时)

由表4 可知优化结果中增加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等传统中药课程,其他一些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普遍增加,公共课经优化有些被剔除。

3 结论

学校是人才加工的总工厂,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所以人才培养的方向应由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特别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培养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中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要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为目标,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8]。

初步探讨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课程的改革,期望能为教育行业和中医药事业培养具有中医药思维,系统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及现代中药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学应用和研究型专业人才[13],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立中高层次人才,加速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3]。

猜你喜欢

中药学学时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