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12-17周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4期
关键词:艾滋病循证评分

周琴

艾滋病由艾滋病毒,即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可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患者抵抗力下降而易感各种疾病[1],患者除忍受疾病带来的躯体疼痛,还易产生恐惧、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因而,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延缓病程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问题。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护理人员通过可信的科研成果为指导,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临床经验制定而成的一系列护理决策[3]。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2 月—2018 年3 月期间收治的78 例艾滋病患者,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2 月—2018 年3 月收治的78 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5 例,女33 例,年龄21~61 岁。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定的《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 版)》[4]中诊断标准,经蛋白印迹实验均确诊,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或不具备量表调查沟通读写能力;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配合研究的依从性较差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21~61 岁,平均年龄(41.18±2.12)岁,临床分期:Ⅰ期6 例,Ⅱ期12 例,Ⅲ期14 例,Ⅳ期7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22~61 岁,平均年龄(41.35±2.25)岁,临床分期:Ⅰ期7 例,Ⅱ期14 例,Ⅲ期13 例,Ⅳ期5 例。两组性别、年龄和临床分期等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和日常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包括以下内容:(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和护士骨干等组成,所有小组成员进行循证护理培训,加深对循证护理目的和意义的了解,掌握循环护理的基本方法。(2)确立问题。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个体需求,发现临床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文献调研和循证支持。根据循证问题,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各大国内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 等国外文献数据库以及各重要网站中,以相应关键词进行资料检索,查阅最新护理文献资料。所有小组成员进行文献筛选和学习,获得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护理决策的相关依据。(4)循证应用。根据小组总结的最近护理依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和患者实际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进一步实施护理计划,在临床观察和循证护理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动态分析、评价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以确保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积极有效。

1.3 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HIV/AIDSQOL-46)[5]的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从心理状态(12 个)、社会状态(10 个)、身体状态(16 个)、一般性感觉(8 个)共计46 个条目评价,每个条目采用5 分制评分,得分范围5~230 分,量表评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参考文献[6]中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该测定表从自护理技能、自护理责任感、健康认识水平、自我概念4 个维度共43 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0~4 分的5级评分法,各项得分相加即为总分,总分范围0~172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HIV/AIDSQOL-46 和ESCA 评分均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HIV/AIDSQOL-46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HIV/AIDSQOL-46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在心理状态、身体状态、一般性感觉3 个维度方面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ESCA 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ESCA 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ESCA 评分在4 个维度方面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组间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常表现出发热、营养不良、皮疹等症状,引起患者不适,而HIV 病毒的慢性消耗及负性情绪的心理刺激,可进一步影响艾滋病的治疗,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而,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科学为依据的护理模式,根据存在的潜在问题展开循证研究,利用科研成果、专家意见等综合实证来进行决策[7]。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HIV/AIDSQOL-46 中心理状态、身体状态、一般性感觉3 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文献报道结论[8]有共同之处。循证护理通过确定护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本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大多存在临床症状的护理需求,抵抗力降低、营养状况不佳等营养指导需求,焦虑、抑郁、孤独感等心理辅导需求等,对临床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学习,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实现最优化,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而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在社会状态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不明显,与谢彩英观点[9]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均为院内护理,在社区、家庭等方面的社会支持有所欠缺,可在今后研究中改进。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ESCA 评分在4 个维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艾滋病患者一旦确诊需终身服药治疗,因而自我护理能力对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有调查[10-11]指出部分患者存在漏服、不按规定时间间隔服药、随意停药等用药依从性不高的现象,本研究中采用循证护理告知患者科学服药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通讯工具定期发布艾滋病相关信息并提醒患者定时定量服药等方法,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另外,采用循证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并培养自我护理理念,可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医疗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已有研究[12-13]表明,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而循证护理通过文献调研,可根据自我护理能力的众多方面展开循证研究,加强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等工作,提高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表1 两组HIV/AIDSQOL-46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HIV/AIDSQOL-46 评分比较(分,±s)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t 值依次为4.071、2.806、2.810,P 值依次为0.000、0.006、0.006;②与护理前比较,t 值依次为4.321、2.876、4.395,P值依次为0.000、0.005、0.000

表2 两组ESCA 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ESCA 评分比较(分,±s)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t 值依次为3.649、3.816、3.932、3.821,P 值依次为0.001、0.000、0.000、0.000;②与护理前比较,t 值依次为3.928、4.175、4.590、5.145,P 值依次为0.000、0.000、0.000、0.000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艾滋病循证评分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 世界艾滋病日》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