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中国茶学建制化历程

2019-12-17

安徽史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茶业茶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安徽 合肥 230026)

近代茶叶科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属印度。彼时,随着印度茶业种植面积的急剧增长,业界对茶树病虫害学、茶树栽培学以及茶叶化学等相关知识需求迫切;而另一方面,近代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茶叶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注]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New York:The Tea and Coffee Trade Journal Company,1935,Vol1.p.408.两方面的条件促成了茶叶科学的产生,并先后在英属印度、锡兰、日本等国发展并逐步实现建制化。近代华茶出口衰落之后,国人逐步意识到印、锡、日等新兴产茶国崛起的背后不仅是生产技术的改进,还有茶叶科学的支撑。引入茶叶科学成为当时振兴茶业举措中的重要内容。经过晚清、北洋和南京政府三个阶段的努力,近代茶叶科学在中国经过初步传播、发展而逐步实现了建制化。目前,关于晚清民国时期茶业革新的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产业和技术革新的视角,对于这一时期茶叶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注]涉及这一时期茶叶科技发展的代表性成果有:朱自振:《〈茶务佥载〉和茶叶科技的近代化》,《茶业通报》1999年第3期;魏露苓:《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1840—1911)》,暨南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陶德臣:《民国茶叶科技发展述论》,《福建茶叶》2009年第1期;张小坡:《近代安徽茶叶栽培加工技术的改良及其成效》,《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本文根据相关文献和档案,从茶叶科研机构、茶学杂志、茶学专业教育和茶叶学会四个角度对茶叶科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过程加以梳理,并探讨这一过程中各方因素对于茶叶科学发展的影响。

按照现今学科划分,茶学属于园艺学下属二级学科,包括茶叶科学和茶文化学两个子学科,本文集中讨论民国时期茶叶科学的建制化问题。关于学科建制化的标准,目前学界略有争议。较为权威的观点是费孝通在1979年论述中国社会学重建问题时所提出的:一门学科机构的建制化,大体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包括专业人员和支持这门学科的人;二是专业研究机构,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大学的科系,是培养该学科人才的场所;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和研究支持服务;五是本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及通俗读物。[注]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第2—8页。本文基本采用费氏的观点,但图书资料中心在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科系中均有提及,故不再作专门论述。

一、茶叶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专业研究机构的设立是一个学科建制化最基础的要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度、锡兰、日本等主要产茶国都先后建立了专业的茶叶科研机构,如著名的印度托克莱(Tocklai)茶叶试验站、日本农林省茶叶试验场等。这些茶叶研究机构极大地推动了本国茶业的发展,并对世界茶叶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中国茶叶研究机构的发展路径相对曲折,先后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草创、南京十年的发展和抗战期间的全面建设三个阶段,逐步由简单的试验茶场发展为专业的茶叶科研机构。

1.清末民初的草创

早在19世纪末,国人就陆续有诸如引进西洋制茶机械等茶业改良的尝试,但这些尝试仅限技术层面,并未涉及到科学的研究。就茶叶科学研究而言,其滥觞可追至1906年设立在南京的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光绪三十一年(1905),郑世璜在考察印、锡茶业后便向当时的两江总督周馥提出了建设专业茶叶研究机构的设想。[注]樊汇川、石云里:《清末民初的境外茶业考察及其影响》,《中国农史》2018年第2期,第66—76页。翌年,在周馥的支持下,江南商务局拨官款银2万两,于南京钟山灵谷寺附近开辟茶园,设立模范茶场,全称为“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植茶公所的《章程》开宗明义称:“本所以参用西法、改良土造、扩张茶业、维持商务为主义。”[注]《江南商务总局办理植茶公所章程》,《南洋商务报》1906年第2期,第1—4页。但由于清末时局动荡,植茶公所未能持续多久便告停办。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农商部为了提振衰败中的华茶业,于安徽省祁门县平里镇设立了农商部祁门模范种茶场。该场于1915年4月开建,1916年初建成,首任场长陆溁。[注]周自齐:《农商部饬第九六号》,《政府公报》1916年第81期,第25页。随后的两年里,祁门模范种茶场在陆溁的主持下进行了各种植茶和制茶的试验。但未久因北洋政府财政拮据,经费逐步缩减,加之继任场长邓礼寅尸位素餐,祁门茶场逐步陷入半开半停的状态。[注]潘忠义:《国立茶业试验场参观记》,《中华农学会报》1923年第37期,第169—175页。此外,1911年湖北省府在蒲圻羊楼峒设茶叶试验场,但该场仅一年有余便因经费不足停办,未能产生影响。[注]刘伯轩:《羊楼峒茶业试验场调查表》,《湖北建设月刊》1931年第3卷第5期,第201页。

总体来说,清末至北洋时期的茶叶科研机构处于草创阶段,不仅机构规模小,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研究内容也较为浅显。就规模而言:江南植茶公所只有草房两进,雇员仅茶师1人,督工1人,连同长短雇工在内也不足10人;[注]《江南商务总局办理植茶公所章程》,《南洋商务报》1906年第2期,第1—4页。祁门茶场规模略大,人员平时约16人,茶季连短工在内约40人。[注]Model Tea Farm of Anhui.The Far-Eastern Review.XIII.16.1917,Manila,Philippines.此外,这一时期的研究人员少有系统接受过农学专业教育者,因此所开展的工作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播种、施肥、驱虫以及晴雨、温度对茶叶影响等栽培技术的试验[注]《江南植茶公所试验成绩》,《广东劝业报》1909年第60期,第35—40页。,二是各地茶树品种调查、茶区土壤成分分析等基础性研究。[注]陆溁:《安徽模范种茶场种茶报告》,《安徽实业杂志》1917年续刊第4期,第1—22页。而对制茶学、茶树遗传学、茶叶化学等方面的问题均未能展开深入的研究。

尽管存在上述种种局限,这一时期的茶叶科研机构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开创了中国近代茶叶科学研究的先河,也为后来南京政府时期茶叶科研机构建设提供了参考。

2.南京十年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的前十年是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高峰,农业科技在这一时期也受到政府高度重视。易劳逸(Lloyd E.Eastman)曾指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农村和农业的凋敝衰败成为当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实业部和全国经济委员会等部门在这一时期均大力推广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希望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来提振处于衰败中的丝、棉、茶等农业经济,进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复兴。[注]John K.Fairbank & Albert Feuerwerker.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13.p.152.1933年,时任实业部长陈公博在《实业四年计划》的序文中解释农业技术革新的重要性时说:“中国农村已濒破产是人人知道的,复兴农村已成了今日政府工作的焦点,也是人人知道的。可是农村问题,真是错综复杂……实业部所注意的单是技术问题已够研究。”[注]陈公博:《序四年实业计划初稿》,《国际贸易导报》1933年第5卷第8期,第1—14页。同年,实业部制定了以科技振兴茶业的相关计划,提出了通过建设茶叶试验场以谋求茶业改进的设想。[注]《实部筹谋改进茶产》,《农业周报》1933年第2卷第50期,第15页。1935年1月,为进一步推进茶叶科研机构建设,陈公博签署了致江苏、浙江等十一省实业厅和建设厅的部令,要求全面推进茶叶试验场的建设:

令江苏、浙江等十一省实业、建设厅:查茶叶一项,原为吾国特产,向居对外贸易主要地位。年来因栽培不良,调制未宜,品质未能改善;加以日本及英属锡兰等地新兴茶业,突飞猛进,遂致海外市场渐受排挤,销路日滞,丞应改良整顿,以谋救济。应由该厅按照省内茶产情形,对于栽培及烘制方法力谋改进,并划分区域,设场试验。如已设立试验场者,亦应积极整顿,励行指导及推广工作。并将省内茶产情形,拟具详细报告及改进茶产具体计划,送部审核。案关整顿全国茶产,除分令外,合行令仰遵照办理,并将遵办情形迅行具报为要。此令。[注]陈公博:《实业部训令:农字第四一四四号》,《实业公报》1935年第213期,第26—27页。

南京十年茶叶科研机构的建设主要由实业部和全国经济委员会两部门主导,分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对原有茶叶研究机构的整顿与改组,二是设立新的研究机构。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两年(1929),湖北省建设厅对停闭中的羊楼峒茶场进行改组,月拨经常费1019元,以刘伯轩任场长,陈迁任技士。[注]刘伯轩:《羊楼峒茶业试验场调查表》,《湖北建设月刊》1931年第3卷第5期,第201页。1932年,原浙江省建设厅长程振钧调任安徽省建设厅长,到任后随即邀请吴觉农、胡浩川、方翰周等人讨论祁门茶场的改组事宜。1933年,安徽省建设厅正式改组祁门茶业改良场并增拨经费。[注]《皖省设立茶叶改良场》,《工商半月刊》1933年第5卷第8期,第84页。翌年,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与实业部、安徽省建设厅三方联合改组祁门茶业试验场,吴觉农任场长,胡浩川任技士。1933年4月,实业部下属的中央农业试验所联合上海、汉口两地商检局,于修水县白鹏坑设立了修水茶叶改良场,月拨经常费1000元[注]陈公博:《实业部训令:农字第二三九六号》,《实业公报》1933年第121—122期,第25页。,俞海清任主任兼技师,冯绍裘、方翰周先后任技术员。[注]《江西茶业改良场之新贡献》,《国际贸易导报》1933年第5卷第7期,第240页。两年后,修水茶场改属江西省农业院。1936年,浙江省建设厅联合实业部、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在浙江平水县三界设立浙江茶业改良场,吴觉农任场长。

南京十年茶叶研究机构的规模较之前有显著提升。较小的如羊楼峒茶场有房舍13间,茶园125亩3分;而较大的如祁门茶场则有凤凰山总场与平里、历口两座分场,另设附属卫生院一所,茶园数百亩。[注]《祁门茶业改良场二十五年度业务报告》,《经济建设半月刊》1937年第18期,第17—34页。研究人员也多是科班出身,如吴觉农、胡浩川、刘伯轩、方翰周等人先后在日本学习过农学或茶学专业,其他如冯绍裘、庄晚芳、潘忠义、陈迁、王堃等人也都是国内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研究经费有显著改观。以改组后的祁门茶业改良场为例,1936年度预算达到6万元。[注]《祁门茶场改组》,《国际贸易情报》1937年第2卷第5期,第53—54页。浙江茶业改良场开办费也多达2.8万元,另有经常费2.5万元。[注]《实部会同浙建厅签订协建茶场办法》,《浙江农业推广》1936年第2卷第1期,第39页。与人员专业素养和经费的提升相对应,此时主要茶叶科研机构的试验条件、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也较前期有着长足进步。例如,祁门茶业改良场和浙江茶业改良场均设有专门的制茶车间和化验室,其试验内容涉及:红茶和绿茶的制茶试验、茶叶化学成分分析试验、病虫害防治试验等方面。此外,这些机构还成立了茶学图书资料中心,组织人员翻译印、锡、日等国茶学著作,向国内传播前沿茶学知识。

3.抗战期间的完善

1937年后,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南各省或沦入敌手,或濒临前线,茶叶科研机构的建设工作一度趋于停滞。但情况很快迎来转机。随着与英国、苏联等国家易货条约的签订,茶叶成为抗战期间换取外汇和战争物资的主要出口商品。[注]孔祥熙:《抗战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工作概况》,《中央党务公报》1940年第2卷第23期,第6—9页。由于有着促进茶叶出口的迫切需求,国民政府对茶叶科研的经费投入空前加大,加之有南京十年的积累,这一时期茶叶科研机构无论建设规格还是科研水平,都有显著进步。

1938年,原本主导茶叶科研机构建设的实业部和全国经济委员会先后被撤销,其职能被新组建的经济部替代。同年,主管对外贸易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财政部贸委会”)成立。因此,抗战期间茶叶科研机构的建设主要由经济部和财政部贸委会及其下设的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公司”)主导进行。

由于战争原因,这一时期新建的茶叶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江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后方省份。国民政府先后在江西河口、浮梁、婺源,湖南沅陵、高桥、桃源,四川灌县,云南思茅,贵州湄潭,福建崇安等地建成十余所茶业改良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贵州湄潭的中央实验茶场和福建崇安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

1939年初,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与时任贵州省主席吴鼎昌等人商谈后,决定将几经辗转的浙大西迁至贵州的遵义和湄潭。同年9月,经济部下属的中央农业实验所联合中茶公司、国立浙江大学在湄潭成立了中央实验茶场,由张天福主持场务。半年后,浙江大学农学院完成搬迁,由浙江大学农学院的昆虫学家刘淦芝任场长。中央实验茶场是近代第一个由大学参与建设的茶叶科研机构,由浙江大学与当地政府协同建设了200多亩的试验场地,其研究内容涉及茶树病虫害、茶树品种统计与调查、制茶学等。[注]《湄潭茶场研究概况》,《农报》1945年第10卷第19—27期,第41—45页。

1941年2月,财政部贸委会为促进茶叶科学研究,于浙江衢县筹建东南茶业改良总场,8月奉令改名为财政部贸委会茶叶研究所,1942年元旦宣布正式成立,4月又改迁至福建崇安。[注]《贸委会茶叶研究所近况》,《贸易月刊》1942年第4卷第九、十月号,第78—80页。财政部贸委会茶叶研究所科研活动涉及茶树选种和繁殖试验、茶树光照与抗冻试验、病虫害防治试验、红茶及武夷岩茶制造试验、茶叶分级标准试验、茶叶化学成分分析试验、制茶机械发明及改造试验、肥料及土壤成分分析试验等。[注]《茶叶研究所两年来工作概述》,《茶叶研究》1943年第1卷第6期,第4—56页。此外,除了自身开展科学研究,该所还负责统筹安排财政部贸委会对于东南各省茶区改良经费的分配。1945年抗战结束后,该所被中央农业试验所接管。[注]《中农所崇安茶叶试验场工作简报》,1947年6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农林部档案,档号(二三)-123。

茶叶科研机构的设立使得茶叶科学研究在中国得以有计划、成规模地开展,对中国茶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当时大部分茶叶科研机构都建设在茶叶主产区,也对华茶生产的科学化起到了普遍的示范作用。此外,各地茶叶科研机构建立以后,随着科研活动的大量开展,还直接促进了茶学期刊的产生。而各茶叶研究机构之间通过人员与学术交流形成了一个学术共同体的雏形,也为后来全国茶叶学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茶业期刊与茶学期刊

专业研究期刊的创办是学科建制化的重要内容和成熟标志。中国茶学期刊的发展进程略晚于茶叶科研机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综合期刊中的茶业专栏,到茶业期刊的出现,最后发展出茶学期刊。

在没有茶业期刊的时候,近代有关茶学的资讯、论文通常被发表在一些地方性的综合性报纸或者与茶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主办的刊物上。早在19世纪80年代,有着天主教会背景、热衷于传播“西学”的《益闻录》便时常刊文介绍印、锡等新兴产茶国的茶业发展情况;19世纪末,以维新变法为主旨的《湘报》也常常刊登关于茶业革新的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中便有不少对茶学和制茶技术发展的介绍。20世纪以后,一些主管茶业的政府部门所办的期刊也常常刊登茶学资讯。例如,1906年,郑世璜就将他对印度、锡兰的茶业考察报告发表在《南洋官报》上。[注]郑世璜:《郑观察世璜拟改良内地茶业办法上江督禀》,《南洋官报》1906年第34期,第60—64页。民国以后,作为产茶大省的安徽省实业厅主办的《安徽实业杂志》和浙江省建设厅主办的《浙江建设月刊》也定期刊登茶叶科学和制茶技术研究的文章。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茶学论文被发表在农学期刊上,如《中华农学会报》《农报》《农声》等。

由于早期茶业科研机构较少,茶叶科学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并未形成气候,所以茶学研究文章发表在综合杂志上的状态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直到1936年,实业部为振兴华茶业,加强茶业界和茶学界的联系,主持成立了中国茶业协会,并在上海召开首届年会。年会议定的诸项决议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创办中国第一本茶业期刊《茶业杂志》。[注]《中国茶业协会年会记要》,《国际贸易情报》1936年第1卷第34期,第53—55页。汪振寰在《茶业杂志》创刊词中解释说:创办该杂志既是为了推广茶业革新的相关知识,亦是作为茶业协会内部沟通的平台。[注]汪振寰:《发刊词》,《茶业杂志》1936年第1卷第1期,第4—5页。

此后,茶业期刊迅速发展,先后出现了十余份刊物,其中大部分由各地茶业主管部门创办。1937年4月,实业部上海茶叶产地检验监理处主办的《茶报》创刊,主要撰稿人有陈国汉、吴觉农、蔡无忌、马世淦、陈雨泉、聂成、虞中南、范和钧、庄熙杰等。处长蔡无忌在发刊词中指出:“本报之发行,即应时势之需要,一以补检验人员实地指导之不足,二以报告国内外茶业之情形,及改善之途径,以供茶业界推广业务之参考。”[注]蔡无忌:《发刊词》,《茶报》1937年第1卷第1期,第1页。

1939年6月,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于安徽屯溪创办了《茶声半月刊》,该刊以“配合目前的形势,以讨论茶业问题,介绍茶市情况,报道茶区实况及报告茶界动态”为主旨。至翌年7月停办,该刊共发行24期,撰稿者大都是著名的茶学专家,如吴学农、范和钧、傅宏镇、张堂恒、郑铭之等。该刊关注茶树种植、改良方法研究和茶厂生产管理、茶叶技术人员培训等问题;发布茶叶管理检验规则,提供茶叶销售市价行情和收购指导价格,发挥合作社的功能,刊登茶界消息。1941年1月,安徽省茶叶管理处又创办月刊《安徽茶讯》,发刊词称:“顾事业推进须以学术为其基础,茶叶之产制改良,尤非随时探讨、群策群力不足以求其进步。本处爰于本年岁首发行茶讯月刊,举凡关于茶政兴革、生产制造、运输销售诸端与夫各地茶况、国际销场情形以及茶叶法规、茶农茶工茶商动态各分别类编藉供研究。”[注]方君强:《发刊词》,《安徽茶讯》1941年第1卷第1期,第1页。

1939年6月,福建省茶业管理局于福州创办旬刊《茶讯》(福州),旨在提倡茶业研究,沟通茶业消息,办理茶业指导,公布茶业政令,内容以有关茶业的论著、新闻及报道茶农、茶工、茶商的消息为主。翌年8月停刊,改办《闽茶季刊》。[注]向耿酉:《福建茶业管理之回顾》,《闽茶季刊》1940年创刊号,第45—58页。《闽茶季刊》以“宣扬茶政,改进茶业”为主旨,报道国内外各地茶业信息,探讨中国茶业之未来前途,研究茶业生产各环节,介绍茶工生活情况等。[注]徐学禹:《发刊词》,《闽茶季刊》1940年创刊号,第1—2页。1945年福建省农林公司茶叶部创办月刊《闽茶》,发表有关茶业的论著、译述、研究及调查报告,刊登施政建议、产地通讯、茶市概况、茶界动态,报道各地茶业消息,研究茶叶种植、加工、包装、贮藏、出售等问题。[注]《发刊词》,《闽茶》1945年第1卷第1期,第1页。

1939年,江西省农业院茶业改良场于江西婺源创办《茶讯》(婺源),初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主要撰稿人有吕增耕、黄直夫、吴觉农、方翰周、姚正斋等。该刊重点介绍婺源、浮梁等地茶业生产概况,探讨茶业生产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推广茶树改良,介绍国内外市场需求等茶界消息。1940年9月,江西省茶叶管理处创办月刊《江西茶叶》,主要探讨茶叶生产及其改良途径、人员培训、科学栽培、选种和制作以及产地实况调查、茶叶贸易等。[注]张明善:《发刊词》,《江西茶叶》1940年第1卷第1期,第2页。

1940年5月,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茶叶部创办旬刊《浙茶通讯》。该刊以“阐扬茶政,报道茶情,推动茶人,改进茶业”为主旨,主要刊登战时茶叶政策、茶业研究、改进制茶工艺与经营管理、茶业调查报告、茶界动态、产地通讯、园外茶情等。[注]《发刊词》,《浙茶通讯》1940年创刊号,第2页。

尽管茶业杂志包括相当的业界资讯,但其中有固定的茶学研究专栏,故就学术意义而言,已经算是茶学期刊。纯粹的茶学专业期刊则是1942年创办的《茶叶研究》。如前文所述,1942年以纯科研为目的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成立后,对茶学专业期刊的创设工作也就提上了日程。翌年7月,该所主办的茶学期刊《茶叶研究》在福建崇安创刊,首期创刊词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其以科研为导向的态度:“国内有关茶业的定期刊物,为数原不在少……但多数是以报道茶情为主……本刊所载稿件将以试验研究报道的记录做它的中心。不但如此,我们更希望抛砖引玉,如荷茶界同志源源惠寄这类稿件,我们将尽先刊载,引为本刊的光荣。”[注]《创刊之词》,《茶叶研究》1943年第1卷第1期,封二。《茶叶研究》自1943年7月创刊至1945年6月停刊,共18期。其文章内容涉及茶叶化学、制茶学、茶叶调查、国外茶学介绍、茶史等各方面研究,主要撰稿人有吕增耕、吴觉农、叶作舟、张堂恒、陈舜年、王泽农、吕允福、徐大衡、胡浩川、陈观沧等。该刊成为抗战后期中国茶学界主要的学术交流阵地。

茶学期刊的创办使中国茶叶科学研究的成果有了专业的发表渠道,对茶叶科学的传播以及茶学界、茶业界的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茶学教育的发展

茶学专业教育的出现是茶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经历了茶务讲习所、茶业职校、茶学科系三个发展阶段,代表着茶学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

近代中国的茶学教育是从开办茶务讲习所起步的。清末华茶出口衰落后,朝野有识之士对于学习新法以改良茶叶种植与制作的呼声不断增强。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农工商部奏请在各产茶省份开设茶务讲习所:“亟宜于产茶各省筹设茶务讲习所,俾种茶、施肥、采摘、烘焙、装潢诸法,熟闻习见,精益求精,务使山户、廛商胥获其利,人力机器各洽其宜。如蒙俞允,即由臣部通行产茶省分各督抚臣,一律迅饬兴办并将入手办法厘订章程送部备核。”[注]《农工商部奏请就产茶省分设立茶务讲习所摺》,《政治官报》1909年第814号,第10页。

该案批准后不久,湖北省劝业道便在蒲圻(今赤壁市)羊楼峒设立了讲习所。翌年,四川灌县(今都江堰市)也成立了四川通省茶务讲习所。民国以后,茶务讲习所的建设进程得以延续。1917年,湖南长沙成立湖南茶业讲习所,1918年安徽休宁成立安徽茶务讲习所,1920年云南昆明设立茶务讲习所。[注]叶知水:《近十年来中国之茶业》,《中农月刊》1944年第5卷第5—6期,第112—137页。这些茶务讲习所的开办对各地茶业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各种不利因素掣肘,大多存在的时间都不长且收效有限。例如安徽茶务讲习所仅开办3年,羊楼峒茶务讲习所更是两年不到便告停闭。当时有人曾在《中华农学会报》上撰文评论安徽茶务讲习所,认为其未能持续的原因在于“既无成熟的教材,亦无实习的茶园,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草草招生讲习”。[注]养真:《停闭了的安徽茶务讲习所底印象记》,《中华农学会报》1923年第37期,第175—180页。叶知水在对这一时期全国各茶务讲习所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时认为:“除安徽茶务讲习所于毕业学员中选成绩优良之二三学员,实习归国后对中国茶业有所建树外,余均学非所用。(笔者注:此处应指自安徽茶务讲习所毕业后赴日进修实习的胡浩川、方翰周等人。)二十余年来之茶业教育,如斯而已。”[注]叶知水:《近十年来中国之茶业》,《中农月刊》1944年第5卷第5—6期,第112—137页。

此后,随着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茶业职校替代了传统的茶务讲习所。1921年,四川成都设立四川高等茶业学校,后迁至灌县。1923年,安徽六安的第三农校设立茶科。[注]王振铎:《中国茶业三年建设计划》,《闽茶》1947年第2卷第2期,第4—21页。1935年福建省为改良茶业,在福安县设立了福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40年,江西省农业院婺源茶业改良场创办了江西省茶校。[注]朱焜:《茶校创设之目的与教导之方针》,《茶讯》1940年第2卷第4期,第1—2页。这些茶业职校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根据茶学家张天福提出的“欲振兴茶业,则培养专才,设立茶业研究机关,谋栽培与制造上之改良”的主张,福建省政府作出了建立“一校一场”的决策,在创办崇安试验茶场的同时,在福安县设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由教育厅与建设厅共同建设。该校共有包括校长在内教员、讲师12人,校务及实验员6人[注]《福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教职员一览表》,《安农校刊》1937年第1卷第2期,第81—82页。,下设主管教学的教导部和负责农场实践的农业部。[注]《福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组织系统表》,《安农校刊》1937年第1卷第2期,第80页。1937年,福建省建设厅为进一步加强茶业人才培养,又将该校由初级职业学校改为高级职业学校,并增设高级茶业科。[注]《福安农职设高级茶业科》,《闽政月刊》1937年第2卷第2期,第100—101页。

1936年后,随着全国经济委员会茶业统制政策的施行,茶业人才短缺进一步凸显。为应对这一问题,当年全国经济委员会召开茶业技术讨论会的决议就提出:“重要产茶地之大学、农学院,应筹设茶业专科,或附设专系,以训练专门人才;各农业职业学校应添设茶业科,以培养实际经营与推广人才。”[注]熊式辉:《江西省政府训令:教字第一三九七号》,《江西省政府公报》1936年第474期,第8—9页。此提案得到了全国经济委员会和教育部的重视。加之抗战爆发后,政府对茶叶研究支持力度加大,各地大学也开始着手筹设茶学专业,茶叶科系开始在中国出现。

最先付诸行动的是国立复旦大学。1940年,西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筹设中国第一个茶业系及茶业专修科。时任中茶公司总经理寿景伟、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教务长孙寒冰、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吴觉农四人组成茶叶教育委员会,筹备茶业系和茶业专修科的开办事宜。[注]上海市茶叶学会编:《吴觉农年谱》,1997年印,第94页。寿景伟在给经济部递交的报告中对创办茶业系的原因做了如下解释:“窃查茶叶为我国出口重要商品,对平衡出口贸易、挽回利权所关至钜。惟事关专门技术,栽培、制造、运销各项人才颇为难得,而东南旧茶区与西南新茶区及国内外茶业市场之范围又复甚广,自非广植干部不能勉图……本公司负有改进全国茶业之使命,统筹办理责无旁贷,爰经与复旦大学双方议定,合办茶业系及茶业专修科。以培植茶业专门人才、改进国茶产制技术及扩展国内外贸易为宗旨。”[注]寿景伟:《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呈报与复旦大学合办茶业系及茶业专修科案》,1940年4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经济部档案(四)60705。

按双方约定,由中茶公司负担全部开办费9万元和第一年经常费5.8万元。第二年开始,经常费由中茶公司负担2/3,复旦大学负担1/3,但经常费之外的研究消耗费则全部由中茶公司负担。[注]寿景伟:《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呈报与复旦大学合办茶业系及茶业专修科案》,1940年4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经济部档案(四)60705。尽管中茶公司和复旦大学上报的方案中计划单独设立茶业系,但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审核时认为其初期规模较小,暂不适宜单独设系,因此最终茶学专业被设置在复旦大学农艺系下属茶业组(四年制)和茶业专修科(两年制)。茶业组一、二学年所修课程为共同必修课程,三、四学年分为产制、贸易两个方向。产制组重点学习茶叶栽培、制造、分析等课程,而贸易组则偏重茶叶运销、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由于有着中茶公司的财力支持,复旦茶业组经费十分雄厚。考录茶业组的学生均免费入学,毕业后中茶公司优先聘任,成绩优异者还可保送留美。[注]王方维:《报道复旦大学茶业组情况》,《修农》1943年第43—44期,第4页。此外,茶业组还附设茶业研究室,内分产制、化验与经济三组。该研究室不仅负责茶业组和茶业专修科所用教材书籍的编辑,还负责带领学生开展茶叶科学的研究活动。[注]《复旦大学茶业研究室》,《安徽茶讯》1941年第1卷第6期,第7—12页。

除了复旦大学外,这一时期创办茶学专业的还有英士大学和福建农学院。1940年,英士大学农学院特产专修科开设茶叶班,著名茶学家陈椽便在英士大学教授茶学课程。1942年,由福建农学院代办的苏皖技艺专科学校于崇安设立茶叶专修科。该校地处茶区,实验条件优越,理论与技术兼备,具有茶学专业教学和实习的特殊优势。可惜仅开办一期,培养学生16名,便告停顿。[注]王振铎:《中国茶业三年建设计划》,《闽茶》1947年第2卷第2期,第4—21页。

总体来看,茶叶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较为顺利,尤其是茶业科系的及时设立保证了茶学研究人才结构的延续性,并为后来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茶学界和茶业界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四、茶叶学会的成立

茶学学术共同体的出现是茶学建制化的又一重要方面。本文梳理茶叶学科的建制化过程,拟以作为茶学研究者之间交流平台的茶叶学会为关注对象,至于茶业协会之类的行业组织则不在考察范围之内。

清末民初,在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学会出现之前,已有一些具有部分茶叶学会性质的组织。例如,早在1908年,湖北汉口茶业组织成立了茶业研究会,讨论与茶业改良相关的一切新法,并打算待来年春季茶树发芽时,派会员入山实地试验。[注]《议设茶业研究会》,《北洋官报》1908年第1600期,第12页。1912年农林部批准钟为桢等人设立茶业研究会。批文中说该会是茶商自行组织的茶业研究会,惟茶务改良事关实业,其一切事务应禀由福建实业司查核。[注]《农林部批钟为桢等设立茶业研究会呈》,《政府公报》1912年第66期,第4页。这样的茶业研究会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会,但其以研究茶业改良为主旨,并开展各种茶叶调查和试验,围绕制茶技术和茶业经营开展探讨研究,可以看作茶叶学会的雏形。

近代中国第一个茶叶学会是成立于1923年的安徽省茶务学会,地址在安庆四方城22号门牌。该学会由付宏镇、潘忠义等人发起,学会章程宗旨的第一条便是“研究学术图茶务之发展”。学会研究的范围“以关于茶业培植、制造、装潢、贩卖诸学术为限,并联络各处茶业界人士协力进行,以期茶务发达迅速”。会员分三类:基本会员以曾在茶业校所毕业者;普通会员以曾在茶业校所肄业一年以上或从事栽培制造及装潢贩卖之有经验学识者;而在茶业界享受声誉并赞同该学会宗旨的人可称为名誉会员。学会经费由全体会员承担,每人每年会费1元。[注]《安徽省茶务学会简章》,《中华农学会报》1923年第37期,第194—198页。学会成立后,积极研究茶业改良。学会发起人潘忠义、付宏镇曾调查秋浦(今安徽省东至县)和祁门两县的茶业,并将调查报告联名发表在《实业杂志》上。[注]潘忠义、付宏镇:《调查秋浦祁门茶务报告》,《实业杂志》1923年第3卷第9期,第1—14页。学会发起人张维及赞成人陈鉴鹏等人还以学会的名义将其对华茶改良路径的研究发表在《中华农学会报》上。[注]《改良茶业根本办法草案》,《中华农学会报》1923年第37期,第198—201页。

相比于安徽茶务学会这样的地方茶叶学会,全国茶叶学会的成立则晚至抗战爆发之后。1940年,中国茶叶学会在重庆成立。根据《中国茶叶学会章程草案》的相关规定,中国茶叶学会以联合全国茶业同志从事茶业学术研究并推进茶业国策为宗旨,地点设于国民政府所在地,同时可酌情于各地设分支会。学会有六大主要任务,即关于茶业学术之研究、全国茶业之调查、国茶产销之促进、茶业政策之探讨、茶业机构之辅导、茶业书报刊物之刊行。[注]《中国茶叶学会章程草案》,《茶声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19期,第205页。

学会制订的工作计划包括七个方面:出版定期刊物,编辑茶业丛书,编印茶业丛刊,编印茶业年报,翻译世界茶业名著;征集各种调查报告,协助各省茶区实地调查,设通讯网举办定期通讯调查;成立中国茶业研究所研究产制运销等问题,特约各地会员或派员分赴各地作特种专题研究;指导会员作各种研究工作,协助指导茶农茶厂改进产制技术,举办茶业学术讲座;定期举行座谈会讨论一般茶业改进问题,临时召集特种问题讨论会;协助实验茶场试验茶树品种及推广,改进制茶技术,改良茶用材料;接受各茶业团体以及茶农茶工茶商关于茶业问题之咨询,代办茶场设计、茶厂设计和运销及国外推销设计等。[注]《茶叶学会工作计划大纲》,《茶声半月刊》1940年第1卷第19期,第206页。

按学会章程相关要求,福建省随即设立了分会。在征求会员启事中称:“中国茶业学会,联合全国茶业同志,从事学术之探讨,以谋茶业之促进。本省现正着手筹设分会,业已成立筹备委员会,广征会员,共谋推展,尚望茶界热心人士,踊跃参加,至深企盼!”[注]《中国茶业学会福建分会征求会员启示》,《闽茶季刊》1940年创刊号,第141页。

结 语

中国茶学的建制化历程始于1906年第一个茶叶科研机构江南植茶公所的设立,1940年中国茶叶学会和复旦大学茶业组的建成标志着茶学在中国完成了建制化。至此,茶叶科学在中国正式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体系的学科。纵览茶学建制化的历程,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首先,相比于印、锡茶学的发展,中国茶叶科学的前期发展表现出相当的不稳定性。例如印度著名的托克莱茶叶试验所由印度茶叶协会(I.T.A.)科学部支持,茶叶协会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支持茶叶科研活动;而锡兰更是将茶叶出口税中固定比例的资金用来作为茶叶的科学研究和相关的出口推广费用。[注]William H.Ukers.All About Tea. New York: The Tea and Coffee Trade Journal Company,1935,Vol 1.p.412.清末至北洋时期的中国,尽管华茶业急剧衰败,亟待科学的方法来革新,但除了个别政府部门临时性地资助之外,茶叶科学的研究并未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常态化的经费支持。

第二,在“外汇至上”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国民政府对于茶叶科学研究的支持表现出显著的外销倾向性,而对内销茶的科学研究并不重视。以茶叶科研机构的区位分布为例:截止到1947年,全国共设立茶叶研究所25座,其中除湖北茶叶试验场和云南茶事试验场设立于内销茶区外,其余均设立在外销茶区。[注]王振铎:《中国茶业三年建设计划》,《闽茶》1947年第2卷第2期,第4—21页。

最后,在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百业凋敝的时期,政府对于茶叶生产的迫切需求反而使得茶叶科学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支持。1938年财政部贸委会奉令办理茶叶统销后,为促进茶叶科技的发展,提高茶叶品质,将每年全国茶叶收购总额的1.5%作为茶业改良经费。以民国二十九年(1940)为例,当年全国收购茶叶近6000万元,划拨给各省茶业改良经费便多达86万元。其中大部分经费都分配给了各省茶叶科研机构用作茶叶研究和技术推广。[注]《东南茶情(附表)》,《万川通讯汇订本》1942年创刊号至第50期,第112—114页。前所未有的投入使得茶叶科学在抗战期间得以加速发展,进而在1940年完成了建制化。

相比于其它近代农业科学,茶叶科学虽传入较晚,但茶业的特殊地位却使得茶叶科学成为近代农业科学诸多分支中较早的一批完成建制化的学科。其建制化的完成对后来其它农业科学的建制化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茶叶科学的建制化与制茶机械化、茶叶的分级标准化等方面的革新,共同推动了中国茶业由传统自然经济模式向近代化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茶叶科学建制化实现以后,对于中国茶学人才和科研队伍的养成以及茶叶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加速推动的作用。

猜你喜欢

茶业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2021年10月国际茶叶拍卖市场行情
茶叶贸易中高职英语教学的作用及地位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香喷喷的茶叶
乱倒茶叶导致美国独立